在家老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章华夏故国行续一十,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在家老大,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866年1月20日,四国谈判会场

鉴于宫内催促甚急,满清诸位大员与三国官员加班加点,终于于19日晚将条约文本成本,将此前双方谈到的除外域的内容在建交条约中明确出来,至于外域的问题,另文密约约定,不对外公开。所有公开文本、密约均得到了两宫太后的认同,双方约定今日签约。

四方签字完成后,根据四国之间的沟通,三国不进中原未在条约公开文本和密约中显示,但可在祭天时四国盟誓中宣示,三国当然知道满人的小心思,他们这是要为自己的政权加一个保险,还要求汉人大员共同参加背书,以期绝了他们的心思。但三国也未轻饶他们,杨师德代表三国提出,三国可以盟誓,三国许诺的不入中原执政可以答应,但要求清国这边承诺不以歧视做法对待汉人,任何时候不得以任何理由荼毒汉人,如有发生,盟约作废。且如果将来中原政权更迭(这句话差点令众多满人跳起来)新政权必须承认该条盟誓的效力,满清不得阻碍走向进步、走向文明的政权变动,不得限制汉人的服饰、发行(又差点跳起来),盟誓才能进行。经过讨价还价,在三国威胁不再盟誓的时候满清诸人妥协(其实主要是满人权贵的妥协),满清承诺满汉真正一体对待,不再限制服饰、发型(但不会以公文下达),不以武力阻碍走向进步、走向文明的政权变动,但要求三国承诺保障满清权贵及满人的待遇,这一点三国有限度的同意了,即在出现和平的政权变动时(满人权贵也认识到政权更迭的可能性很大,既然如此,为何不要求一点优待呢),三国保证皇帝的公爵待遇(无论在中原还是在三国),政权变更过程中的起到积极作用的满人贵族降一等享受待遇,但满清开国的权贵因为得来不正,只能给平民待遇,至于满清族人的铁杆庄稼,到时自动取消,最后奕等人只好捏着鼻子同意,约定盟誓2月1日进行(腊月十六,清国钦天监看的黄道吉日)。

1866年2月1日,北京天坛。

恭亲王奕代表清国同治皇帝,唐国鲁王傅士勤代表正丰皇帝,明国郑王李青安代表裕德皇帝、宋国秦王林平和代表凤和皇帝郑重盟誓,四国为同族兄弟之国(奕本希望同治与三皇同辈,三王坚决不许,以同治幼小,只能与三国太子同辈),各国永不以武力加诸其他同族之国(包括将来的封国),对外一致,同族各国不受外族威胁的政权变动其他各国不得插手(将来的封国亦将来在盟书上签字)。四国共同以黄帝纪年,再加本国纪年并行于华夏内部,历法采用格里高利历(盟约签订日为黄帝纪年4562年,清同治4年,唐正丰15年,明裕德18年宋凤和14年,农历12月16日,公历2月1日)。将来加入国以华夏族裔国民为主(大于80%)或全面华夏化(语言、文字以华夏汉语为第一官方语言,民间使用率大于80%)二者皆一即可。该同盟为文化同盟,同盟内国家签订政治、军事、经济同盟听凭自愿,不得强求。

实际上华夏历史上并无同等之国的盟约形式,春秋时期的会盟是诸侯之盟,上有天子(其实满清奕等人考虑的是诸侯之盟,尊同治为共主,可自己想想也不可能,即使满清汉员也不同意,何况三国)且有强弱之别,汉唐与外族签订的是臣服之盟(均先是中原向外族称臣(包括石敬瑭臣服契丹,金宋之盟),后又是外族向中原称臣),宋辽签订的是城下之盟与这次最接近(双方均是皇帝,但是因为岁币的存在,带有臣服的性质),但满清汉员坚决反对(他们现在是满清的臣子,当然不同意称臣性质的盟誓,再说将来汉人复国(现在看来可能性很大)再恢复这种名义上的平等就难了)。最后四国礼部官员引经据典,查询古籍(三国这次准备的非常充分,带来了很多据他们讲从中原带走的古籍(其实是在社会建设模块中形成的,依据是远程探测飞船的资料),古籍齐全的令满清汉员眼红,尤其是两汉先秦的资料非常多,大多与他们的认同类似(当然了),三国以当年带出的皇室资料为证,纠正了他们大多谬误(引得奕等一众满人权贵脸红,他们当然知道四库全书是怎么回事)),在全场汉人一边倒的立场下,奕代表同治捏着鼻子完成了这个繁琐的仪式。四王代表各自的君主签字,然后分别由各自君主用玺后保存,四国官员也分别在见证人的位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然祭天盟誓以后,在室内四国又把此前约定的各种不太适合在公开的盟书中存在的内容(如将来满清皇室待遇、服饰、发行等内容)以成文的形式签字,同盟书、建交条约、密约一起由四国君主用玺后分别保存,这才完成了三国使团前来满清的主要政治任务。

其实建交条约、密约和盟约、盟约补遗对于满清来说求得就是一个心安,通过这些文件,满清得到了三国不入中原的保证,争得了满人图强的喘息之机。如果满清能在三国达成自己的目的(主要是移民)之前发展起来,即可保持满清的统治,还可与三国成为真正的同盟之国。如果在这个时间段里没有进展,那就洗洗睡吧。在满人权贵看来,满清200余年的统治已经深入人心(到此时自我感觉还不错),如果善待汉人平民和士人、官员,未尝没有机会。但是时局的发展结结实实的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让其又有了一点清醒。

本来以满清的传统,签约时间基本接近朝廷封印的时间了,但是今年不行,条约的落实、给予三国军队上岸补给路线沿岸官方进一步配合的指令、左宗棠西征部队的(编制、兵员调遣、装备到达时间、训练)问题、给予各省配合移民的指令、礼部给予前往三国民间人士的护照(不错,就是护照,以不同名义存在中国几千年了,三国国民凭借身份证明可自由来往)问题、三国驻防舰队的驻地及海军官兵的培养等问题,林林种种,把整个满清朝廷上下忙的喘不过气了,当然不可能封印了。有鉴于此,三王前往前线部队的时间也是一拖再拖,幸好唐国施存礼中将发文过来,现在冬季严寒,回回们也没有行动,且兵站建设也未结束,支撑不了高强度的战斗,现在小规模骑兵部队已近前沿威逼叛军,未发生大的交火,所以前线派来参谋军官配合三王与满清沟通(鲁王为总指挥部的参谋长)。有如此多的事项需要处理,所以满清各部及地方官员均在继续上班,但满人权贵发现,汉人官员陆陆续续的变了发型,当满员问起时,厚道些的就说头部有疾,先剃了再说,还有的说清洗不易,总之各种奇葩的理由都有。年轻的官员就不一样了,脖子一梗,给一个后脑勺看,有留短发的,大多数剃光头,让这些满员气的牙根痒痒,但又没有什么办法。一时间满人上层唉声叹气,抱怨汉员忘了国朝200余年的恩养,Uw.uknsh.真是一群白眼狼,但又不敢大张旗鼓,担心引起汉员的反弹和三国的反对。

满清与三国的签约,在欧美各国驻清公使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实主要是英法两国,这两国在中国的利益最多(其他国家基本都是顺势而为,包括美国)。不过现在法兰西刚刚失败,不会多言多语,但是英国的想法就不一样了。在三国出现之前,英国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三国出现之后,英国的地位在清国下降的很快,现在清国人认为洋鬼子不过如此,这让自认为上帝子民的英国人情何以堪?但不管英国如何自负,在看到三国分别击败法兰西、俄罗斯,灭掉秘鲁之后,在自身实力增长到足以抗衡最强的唐国之前,与三国为敌的念头是不会有的,再想到三国基本接近一体的同盟,英国更是以一己之力对抗三国感到绝望。但是作为欧洲上千年的搅屎棍,英国的底蕴在于纵横裨阖、灵活机动以及制衡均势的现实主义外交精神,现在英国的外交部门正加紧与法兰西、俄罗斯接洽,最低程度是建立一个对抗东方的欧洲联盟,当让最理想的是在具备足够实力后,灭掉(现在看来即使加上两国也不太可能)或控制三国,阻碍其进一步扩张(现在三国小试牛刀的第一步扩张已让欧洲老牌殖民大国心底难安)才是急务。所以现阶段对于三国与满清的建交,虽然不是像英国人所说的乐见其成,暂时也不好有什么合适的应对措施,现在英国人需要做的就是继续在国际外交中显示存在,并且加紧从三国引进冶金、动力、及其他军工技术,还不能得罪三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乱世潜龙

就叫我刘老师吧

光荣之路

贺兰才人

穿越当权臣

残梦痕

帝国殇

赵铭恩

拯救大唐之大唐皇帝聊天群

一叶烟尘

第四天灾中的冒牌大魔王

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