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3章 鱼米之乡,朕在三国谋天下,醍醐香,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制度的形成,最好是在社会秩序尚未建立时开始,这样才不会有阻力,这“千里无鸡鸣”的徐州,正当时。
在这么多利民政策下,流民归属的速度可比刘协预想的快很多。
有了田产就不算贱民,这一针对工匠的落户政策,给徐州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修葺官道,修缮房屋,水车也按部就班的制作出来了,虽然只是个雏形。
累日来,能开垦的田地基本都开垦出来了。除草捉虫,灌水是非。派军队依样劳作。
种田,无非一个勤字,至于能有多少收获,只能听天由命了。
随着陆续而来的流民迁徙而来,徐州开始逐渐复苏。每日都各郡县登策造户的册子都不少。
北方所食的粟米是可以一年两熟的,问了一些当地的老者,这个时节只能种晚粟了,一般在芒种后播种,立冬前收割。
秋播在即,必须得将这一波粟米种进土里,来年才不至于挨饿。
至于种子的问题,糜家商号在北方地区是比较多分号的,糜竺更是散尽家财,各地收购种子,陈宫更是将全部存粮全部拿出支持发展农业。
水利作为农业中最不可缺的一环,各朝政府虽致力于兴修水利工程,不论是灌溉渠道或是修建运河,都动员了打量的人物、武力和财力去引荐。
但这些渠道大多分布在各大农业区,至于高地或是离灌溉渠道及水源较远之地,显然是无法顾及到的。
水车的发明,能极大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徐州本是平原地带,有淮泗两大河水,支流遍布,加上水车的应用,几乎可以做到种植无死角,一时将粮食的种植上限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般大水车可灌溉农田六七百亩,小的可灌溉一二百亩。水车省工,省力,省资金,可以算是当时最先进的灌溉工具了。
当工匠们开始掘渠引水,灌溉两天的时候,人群不由发出阵阵欢呼,这可真是比以往种田轻松多了。
在一阵阵“天降麒麟”的呼声中,刘备长袖一挥,乐呵呵的离去。
其实刘协还有许多科技树要攀,可现下手下的人才与资金都有限,只能先放下,还是要先解决粮食问题,先以水车为重任,一步步慢慢来。
就这样一切都顺利起来,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科学的养护了,刘协将脑中所有农业知识全部摘录出来,并整理成书籍,分派给各区的屯田校尉。
说起糜家商号,刘协就想到了一些小玩意,比如玻璃杯、鞭炮、小马扎、纸张、高度酒....呃,高度酒还是免了,太浪费粮食,以后再说。
这些东西虽小,但着实能给生活带来便利,而且原材料都能就地取材,上山伐木取石,除了玻璃工艺复杂一点,其他都简单。说白了,卖的就是个知识产权。
至于经营制度,刘协建立了“供销社”这个组织,将与糜家合作供销的商品都会印上一个锄镐的图标。这些东西若是经营的好,是可以成为国家一项重要的财源的,也是促使民间商业兴盛的重要手段。
说道纸张,等他忙过这段时间,定要将纸制作出来。西汉时期,纸张就已出现,因其制作麻烦,价格就极高,只有士族可用。要想扫盲,纸张必不可少。
待一切步入正轨后。
刘协再次来到郊外巡视,看下这些时日的成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