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舞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章 王卷·军规,神洲飞云志,弹指舞春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阿尔斯勒得知后,先是命令所有部队后撤,随后,他与十二名不愿离去的部下跨着战马,手持兵刃,毅然冲向了尸横遍野的关海。
此刻,几乎所有中原将士都已经从关海走出,他们站在城楼下,踩着柔软却血红的草地,目睹了那位君王最后的尊严。
十二名骑兵一个接一个的倒下,行到关海前五里时,阿尔斯勒的左侧身躯和半张脸都已经皮肉剥离。
可是他没有从战马上掉落下来,而是挥动弯刀,继续向前冲锋。
这一幕看得许多中原士卒心惊肉跳,他们甚至怀疑,阿尔斯勒已然变成邪魔。
当身边最后一名部下坠落时,阿尔斯勒的战马终于到了极限,它不再向前,而是在原地疯狂跳跃,甚至想要踏死它的主人。
几乎完全露出骨骸的男人,一刀便将自己的战马劈成两半,然后,他一步步的继续前进。
站在前面的中原士卒,原本都已经收起了兵刃,但此刻,却都不由自主的将刀剑横握,做出严阵以待的架势。
只是最后,阿尔斯勒终究止步于距离他们五丈远的地方。
这位蒙歌历史上杰出的君王,至死也没有倒下。
有人说,蒙歌的凄惨遭遇,是因为不断南下,造成生灵涂炭而受到的天咒。
也有人说那全是依仗高祖皇帝在泰山顶上的惊天呼喊。
甚至有传言,蒙歌九大部落的首领与“祭司庭”不合,十六位大祭司联手,给蒙歌铁骑种下了诅咒。
但无论如何,从此之后,蒙歌铁骑再无法跨越关海,对中原造成威胁。
一开始,还有不带兵器不骑战马的蒙歌部队抱着幻想前来,死伤无数之后,终究未有一人能登上关海城楼。
蒙歌九部显然也意识到不能再如此,之后便下达禁令,在“诅咒”消失前,不准任何人走出草原。
再后来,关海底下便形成了惯例,每年的固定时间,蒙歌都会让一些死囚带着兵器,骑上战马前来试探,如果死了,那是活该,如果没死,立刻就会从死囚变成整个草原的英雄。
只是将近六十年的时间,这样的英雄还没有出现过而已。
问题是,蒙歌的威胁消除了,并不意味着中原士兵就能在草原驰骋。只要不接近草原边境,蒙歌的骑兵依然骁勇。
所以双方只能维持现状,可这样一来,北魏的重要性,立刻就被降到最低。
随着威胁一同消失的,还有朝廷的优厚待遇。
很快魏人便发现,以前就算不去务农,只要有仗可打便不愁吃穿,可现在,好日子却一去不复返。
不打仗了,虽然没有了性命之忧,可是朝廷的各种赋税立刻就砸在了魏人的脑袋上。
曾经也有人向皇帝建意,不要立刻向魏国施压,但很快便遭到反对。
怪只怪,上至魏王,下至魏国的文武官员,过去都太仗势欺人了,而景帝也担心不去打蒙歌人的魏国铁甲,某天会朝金陵兵戈相向,所以魏人就免不了要吃一些苦头。
到了那位著名的老魏王接位时,所有的这些矛盾,便形成了一场险些使大邺王朝分崩离析的动乱。
晚年的景帝是幸运的, .uukansh.他手下不仅有能征善战的将领,还有无数出谋划策的文臣,那时,苏元峥已然崛起,韩崇越也雄心勃勃,老魏王派出的刺客被小龙袍收拾得干干净净,北方又受到了百年一遇的旱灾。
总之天时、地利、人和,老魏王一样也没占到。
虽然他最后败了,但幸好是输在了计谋上,勉强还能依靠边将,为后人保住魏王的座位。
如果真正大规模的打起来,死的人一多,朝廷必会不遗余力,将老魏王一家满门......满门抄斩是不可能的,他毕竟也姓轩辕,还是景帝的伯伯。
而在后来人眼中,老魏王只是做错了一件事,那便是没有任用当时还年轻的神将后人,李炎宗。
当老魏王死后,李炎宗以其韬略与武功,加之李氏的背景,很快便成为北方边将中最为厉害的人物。
景帝本来就有些犹豫,既然老魏王都自尽了,还有发兵的必要吗?
等李炎宗掌兵后,朝廷便彻底失去了机会,好在后来,不论是苏元峥还是韩崇越,都多次斡旋,使得北方边将之间,也产生了许多矛盾。
结果是,边将依然强横,但都各自为战,表面上都臣服天子,按时纳贡,但实际上,北魏已经变成了三块由边将管制的“小国”。
可就算到了这种地步,魏人还是没有放松对蒙歌的警惕。所以,只要是魏国士卒,都必须牢记那条第一军规。
而当王卷知晓面前站着的是蒙歌人,并且还是蒙歌的君王时,他突然想到的,以及沈亮随后才想起来的,也正是这条军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