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炮少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章:水水更健康,口年!,皇女的逆袭,魔炮少女,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1912年,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煤与铁,正逐渐被象征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石油与轻金属取代。
尽管数万吨吞吐黑烟的钢铁怪物依旧航行海上,像完美之猫般优雅展现着大工业时代的征服魅力,可随着蒸汽轮机、汽油机、柴油机等的生产普及,往昔蒸汽弥漫的世界在一分分被改变。
当然,蒸汽动力至今仍牢牢主宰着世界,犹如现下的赫尔辛基与圣彼得堡,广泛使用着海外舶来的英国煤炭。
这并不是说俄罗斯的煤产量太小,而是从经济利益上看,用廉价海运的不列颠煤更实惠。
毕竟,俄罗斯的产煤区主要在波兰的卢布林和乌克兰的顿涅茨克,前者着实距离两德意志太近,后者虽储量惊人,可距离首都圣彼得堡又太远。
按照后世的历史研究,如果说十月革命是一次有预谋的暴力夺权,那迫使沙皇下台的二月革命,从开端上来讲完全就是一场气候突变的偶然。
套用东方古老的天人感应理论,简直可以说是天不佑沙皇。
曾经坑了拿破仑皇帝,后来又坑了民族英雄希特勒的俄罗斯寒潮,这一趟狠狠坑了罗曼诺夫王朝一把。
在1916~1917年的那个冬天特别冷,尤其是圣彼得堡(开战后改名彼得格勒)在1917年的头三个月平均温度竟低达摄氏-26.5度,比上一年下调近10摄氏度。
当年2月,彼得格勒出现少有的严寒,平均温度下降至摄氏-29度。
天气已冷到农民们没法去城里的市场,偏偏罕见的大雪又覆盖住整条铁路,致使缺少人手的铁道部门难以快速清除积雪。
况且,烧煤火车头在这般恶劣的酷寒中也不能正常工作,经常要生上数小时的火加温,然后才能产生蒸汽压力。
由于恶劣气候影响,运输问题比过去更加尖锐,在1916~1917年的那个冬天,有多达6万节装载粮食和燃料的车皮因为积雪问题而无法移动,要知道这个数字占了俄国全部铁路运力的1/8比例。
就此造成的供应不足对北方诸城市,特别是首都彼得格勒影响较大。
事实上,保安局在2月初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居民还没有发动饥饿暴动,那么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最近的将来不会组织这样的暴动:愤怒在增长,而且看不到尽头。而这类饥饿群众的自发暴动将是走向最可怕的无政府主义革命疯狂和无情的破坏道路的第一或最后阶段,这是毫无疑问的。”
可惜,固执的尼古拉二世沙皇眼里只有战争与前线,压根没关注这些“小问题”。
到2月中旬,由于运输困难,彼得格勒食品供应跟不上,出现了排长队的情况。
差不多同时,煤炭存量不足又导致一些工厂停止了生产,譬如2月21日,著名的普梯洛夫工厂被迫关闭,多达3.6万名工人失去工作和生活资源,踯躅街头。
天灾,人祸,饥饿,冻寒,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大改革后的急速工业化。
随着城市化进度加快,大量二十万常驻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纷纷涌现,他们无法凭周围的简单资源自持,必须要整个国家铁路网来输血才能维生。
这其中,尤以彼得格勒为典型。
相比1856年翻了三倍多的城市居民,高达150万余的常驻人口,绝不是本地区资源能够简单供养的,它就像一个无限增大的婴儿,需要一根粗壮的脐带来输送丰富营养。
一旦这根脐带堵塞或断裂,婴儿便在母体**内拳打脚踢,狠不得破腹而出。
尽管1917年的俄国实际上不缺粮食,减去需求和联合会征购以外,1916年的粮食富余多达1.97亿普特(1普特=40俄磅=16.38KG)。
可是没有燃料,纵使市内仓库中仍有9000吨面粉,够彼得格勒居民吃上好些天,但偏偏无法做成面包。
以上种种因由,结果进入2月下旬,随着彼得格勒天气又突然明显变暖,.uknsh令大批市民走上街头集会,进而酝酿成难以平息的群众性运动。
集会,罢工,示威,游行,最后踏上革命的节拍。
这其中或许有人推动了粮食危机的产生,但毫无疑问的是,一切的根源皆在供给不足。
“确实,在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圣彼得堡的优势日趋下降,劣势日渐明显……”
就像大宋朝赵官家讲究守内虚外一样,大国的首府往往同工业聚集区联系在一块儿,哪怕其周围不产矿石资源,好歹也要有一条或多条能快速传递资源的通道。
譬如伦敦依靠海运而生,巴黎柏林凭借运河而生,如果说和平时代的圣彼得堡尚能借助临海的廉价水运,那么一进入战争状态,它就只能吊死在几条高纬铁路线上。
也难怪在日后,俄罗斯的政治中心被迁回莫斯科。
归根结底,运输渠道决定一切,越靠近内陆资源产区,首都的生产生活就越安稳。
“这大概就是稳定压倒一切吧!”阿娜斯塔西娅轻笑着,将枕头抱在怀里,微微咏叹:“煤与铁,就是整个世界;油与电,将开辟无限未来……”
\00href=\003e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00/\003e\00\003e。\00/\003e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