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仲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7章 将至,贾琮传,乔仲元,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拿来与我看看。”那年过半百的老教谕将信将疑的接过年轻教谕手中的词稿,看了一遍。
词虽是极好的,可比起自己长子以后的前程,老教谕还是否定道:“堆砌词藻,华而不实!”
说着,将词稿掷在地上,众教谕见如此,捡起来互相传阅了一番,再看看词稿下面的署名,顿时面面相觑。
贾琮的词稿送来的最晚,东山书院的那个学子放在桌上就出去了,当时教谕们正在进行第一次筛选,并未留意,若不是那个年轻教谕后来重新翻查了一遍,说不定会使宝珠蒙尘。
“诸公,平心而论,此佳作若不能得魁首,以后天下人定要笑我等有眼无珠也。”那年轻教谕淡淡道。
“哼,郑居安,这里哪有你决定的份?还不速速退下。”那老教谕见众人纷纷看向自己,心中恼怒,怒斥道。
叫郑居安的年轻教谕也不反驳,摇了摇头,接过别人手中的词稿,大步出去了。
见有教谕进来,所有人第一时间看了过去,郑居安拿着词稿,昂首挺胸大步入内,环视一圈道:“哪位是贾琮?”
贾琮站起身,朝郑居安微微欠了欠身,道:“学生便是。”
郑居安打量着贾琮,对众人宣布道:“今年东山书院诗会,当以贾琮所作之词为魁首。”说着,把《渔家傲》大声朗诵了一遍。
所有人都看向贾琮,贾琮迎着众人各异的目光,微微颔首。
剩下的教谕们也都来了,除了那个老教谕,剩下的几个教谕都没有什么意见,毕竟贾琮所作的《渔家傲》比李愈的那首长诗好的不是一星半点。
之前碍于那老教谕的情面,再说什么人得魁首和他们也没太大的相干,如今见了真神,也不好继续为虎作伥,传出去自己也没脸。
那老教谕见其他教谕都没有什么意见,恨恨的看了一眼郑居安,怒哼一声,甩着袖子出去了,他这张老脸今天算是丢尽了。
“诸位,可有意见?”郑居安问道。
“没有!”陈远之和冯昌文异口同声道,其他各书院的学子们也纷纷附和着,当然这些都是有自知之明的,附庸风雅对他们来说也是件风流雅事,何乐而不为。
李愈看着贾琮,淡淡道:“恭喜了,后会有期。”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一些学子见状连忙跟上,有几个回头看向贾琮,一脸的鄙夷。
郑居安大步走了过来,朝贾琮行了一礼道:“我是平云书院教谕郑居安,今日有幸见此佳作诞生,足慰平生矣。”
郑居安今年约三十岁,进士出身,如今在平云书院里做教谕。
贾琮连忙回了一礼,道:“郑教谕言重了,学生受之有愧。”
郑居安对众人道:“按照规矩,还请诸位同学为贾琮此词扬名。”
众人轰然应下,各自散去,冯昌文朝贾琮拱了拱手,贾琮还了一礼。
贾琮的几首诗词不光在京城士林中广为流传,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卜算子》《采桑子》和《青玉案》更被花魁们谱了曲,编成歌吟唱着,火便了京城数十家青楼。
第二日,贾琮新作的《渔家傲》就已经传遍了神京城,无数文人士子争相传诵。
……
荣国府,梦坡斋。
贾政把手中的词稿读了一遍,方对坐在一旁畏手畏脚的贾宝玉说道:“这一点你要和你三弟学,我听说他明年就准备参加秋闱大考,你也要去,还有一年多的时间,若不给我考个名次回来,你也不要回来了。”
迎着贾政威严的脸和略带威胁之意的目光,加上没有贾母的护持,落入敌手的贾宝玉战战兢兢,目光躲闪,嗫嚅道:“是,父亲。”
见贾宝玉这幅做派,贾政无奈的叹了口气,告诫道:“接下来须用心读书,若是让我知道你再跑出去和你那些朋友鬼混,仔细你的好皮!”
贾宝玉心中悲呼不已,连声答应,离开梦坡斋后,第一时间奔向林黛玉住的院子。
林黛玉这段时间身子不爽利,许是从娘胎里落下的病根,她看起来一直都是弱不禁风,前两日不知怎么了,咳嗽不止。
贾母让鸳鸯持着荣国府的名帖去太医院把张老太医请了来,张老太医细细诊断后只道是体弱,又受了风寒,开了几味药,吃了后好了一些,因为不能见风,所以这两日足不出户。
闺房内,林黛玉穿着一条杏色的罗裙,梳着云鬓,倚在靠窗的软塌上,呆呆的看着窗外,不知道在想什么。
旁边的紫鹃和灵儿坐在一旁的软凳上打着五色的络子,时不时的给林黛玉添一些热茶,屋里熏着好闻的檀香,窗外吹着熏人的暖风。
“宝二爷来了?”紫鹃见贾宝玉苦着脸,怏怏不乐的进来,连忙站起身福了一礼。
旁边的灵儿也站起身,眼中有些不满,这个宝二爷真的是,这么大的人了,也不知道避讳,就喜欢往自己姑娘房里钻,呸,不知羞的。
贾宝玉没有理会紫鹃,径直朝林黛玉走去,直接坐到了软塌的另一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