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仲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章 始作俑者,贾琮传,乔仲元,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几日贾琮和贾宝玉一起在梦坡斋里读书。
李纨打发素云来说,贾兰这几日身体不舒服,不能来了。
所以书房里只有贾琮和贾宝玉。
贾宝玉正在模仿贾琮所创的新字体,很合他的口味,写的不亦乐乎。
贾政依然在和一帮清客在外面闲谈。
今天休沐,贾政邀请了一些朋友到家里小聚,都是工部的官,还有几个户部的好友。
贾政的朋友都是正人君子,他们相聚的地方一般都是在各自的家中,从不到风月场所饮酒作乐。
贾琮写得两首诗词和新字体已经散出去了,在外面引起了轩然大波,那一词一诗虽好,可也并不稀奇。神京城人口巨万,文人骚客不知凡几,像贾琮这个年纪的神童比比皆是,很多都写得一手好诗。
因为受前朝的影响,世人做的诗比词多,词又叫长短句,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繁盛于宋朝。
可这个时空宋朝已经被大乾所取代了,许多极其出名的词人也一并消逝,所以,词,并未繁盛起来,世人更多的还是像前朝那样写诗。
诗以言志,词以抒情。
贾琮的两首咏梅诗词,传出去也只是一片叫好声,“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让很多自恃诗才天授的文人都自愧不如。
可新字体的问世,却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丢在了京城上空,在无数书院和大儒的耳朵边炸响,效果是明显的,很快弥漫了全城。
很多人把目光纷纷盯在了贾府。
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对文人士子们来说,新字体就像解除瘟疫的良药,久旱逢甘雨,对他们至关重要。
天下字体虽繁冗,可依然以前朝的“颜体”为主,其他那些,都是上不了台面的,而如今,国朝出了一种可以和“颜体”抗衡不相上下,甚至隐隐在其上的新字体,比起老成的“颜体”,新字体更加活泼,却又不失锋芒,写出来的字仿佛能刺穿人心。
随着一词一诗和新字体散出去的时候,还有一则消息也传了出去:七日后,贾府大开前门,欢迎天下来客。
贾家要为贾府的少年神童贾琮,找一位老师,传授学问。
一时间,暗流涌动,这个创造出新字体的少年是何等天资,将来会对青史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大家都心知肚明。
若是能收如此徒弟,此生无憾矣。
京城的八大书院纷纷派人投上拜帖,很多大儒投了拜帖。
至于其他那些小一点的书院,只能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
一时间,荣国府再次站到了风口浪尖,无数人纷纷侧目,贾琮的大名,第一次传遍了整个神京城。
成为了很多文人士子饭前茶后争相谈论的话题,很多贾琮的“小道消息”也被专业人士给挖了出来,多是神童幼年受尽嫡母苛虐的事情。
比起什么劳什子诗词和新字体,普通老百姓更爱听大户人家里的那些香艳夺嫡的故事。
一时间,贾琮被嫡母指使通房婆子打的遍体鳞伤啊,嫡母指使厨房给贾琮吃馊掉的饭菜啊等等,很快的就传便了神京城一百零八坊的大街小巷,众人皆知。
文人,要有文人都尊严和待遇,更何况是创造出新字体足矣留名青史的少年神童,更应该受到尊敬和爱护。
至少很多士林俊杰都是这么认为的。
很快,就有人把矛头对准了贾琮的嫡母,邢夫人。
在一片声讨声中,贾府的名声很快又烂了大街。
而这一切,始作俑者贾琮“并不知道”。
还沉浸在贾家出了一个天资绝伦的文华种子,喜不自胜的贾政也不知道。
事情要从一天前的这个时候说起。
用完早饭,贾琮让小如意把李安叫到了书房里。
这段时间贾琮没有外出,所以李安也很清闲,得到贾琮的允许后,就回家探望生病的爷爷了。
李安的爷爷前几天因为年纪老迈,就跟贾府请了辞,“告老还乡”回家养病去了。
贾家倒也仁义,看在李安爷爷兢兢业业那么多年的份上,赏了二十两银子和一些药材。
这二十两银子,其实就是棺材本。
李安被叫到书房后,贾琮把一叠纸交给了他,道:“这件事,我只能交给你去办,你去外面,把这些事散发出去。”
李安也是认得几个字的,纸上写的都是贾琮的“亲身经历”,他这一次,要把邢夫人彻底打垮,至少以后不能再以嫡母的身份欺压他。
按照贾琮的吩咐,李安在外面开始散布“贾府神童嫡母不慈,受尽苛虐”的消息。
传播速度比起后世的广播电视还要快,毕竟那个时代普通人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最多的也就是聚在一起谈论家长里短,最多的,还是那些公侯府邸的奇闻异事。
贾琮的“遭遇”,很符合他们的口味,人性如此,自己攀不可及的贵人备受折磨,才是他们最津津乐道的。
很快,市面上传闻的这些消息就被贾府外出采购食材的仆役们带了回来。
一时间,贾府从上到下几百双眼睛纷纷看向了邢夫人和贾琮。
……
神京城,西城,静安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