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背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3章:10全老人,从亮剑开始的特种战,星空背厚,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其他七全者,就有一些小题大做和凑数之疑了。
比如面甸、安南之役清朝是损兵折将无数,最后还是这两个小国慑于清朝的体量巨大,认为打不起消耗战才主动议和让怂使才使乾隆有台阶可下。二征金川虽然意义重大,加深了改土归流。但损失也不小,同时这些战役属于镇压少数民族起义,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而抬湾镇压天地会林爽文的起义竟然被算入十全之内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所以说乾隆这个十全老人自称还真是有些夸大事实了。当然最后也的确不全了,铭国时代乾隆帝的安息之地裕陵被东陵大盗孙点英光顾,过后乾隆帝的尸骨是再也全不起来了。
至于说后来乾隆帝有没有后悔这个自称呢,答桉自然是没有的。
乾隆帝在乾隆六十年让位于嘉庆帝,自己退居幕后是为太上皇,到了嘉庆四年才驾崩。等于说又当了四年的实际统治者。
其中值得幸运一说的是,乾隆禅位以后嘉庆登基的当年,清朝中期最大的起义白莲教起义爆发。
这样一来,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是在嘉庆年间跟十全老人乾隆帝治下的强大国度是没有关系的。
嘉庆三年,白莲教起义的领袖之一王三槐被擒。乾隆帝得知以后,得意洋洋的侈谈“武功十全之外”,又“成此巨功”。
说明了乾隆帝压根就没有后悔过。
所以虽然说乾隆年间发生了十次的叛乱但是却是和一众轮回者们所降临的两江之地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在乾隆年间两江之地还是十分和平的。
而这样的和平环境反叛自然也就无法和清初明末时期的李自成那样只要稍微一起义,那就可以立马裹挟着大量吃不饱饭快要饿死的平民老百姓去攻打县城,乃至京城了。
至于明末起义的表面原因在于商品经济的急剧发展和剥削程度的急剧加重,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社会各阶层和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加派激化矛盾,而其深层次矛盾则在于明朝中后期的制度体系—宦官和赋税制度。
以及屯田制中的军屯制度到后来弊端暴露无遗,首先是克扣粮饷,明后期,将领克扣士卒粮饷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他们用睃削所得,过着糜烂生活,向兵部官员、监视太监和纪功御史等人行贿,营求升迁或开脱罪责,其次是军队的屯田多被军官、豪强和内监占夺,使军队失去粮食的来源,决定了霸占军田的人同士卒的矛盾激化,平时摩擦甚多。
明中期以后,国家财政的破产和赋税的加派,不断提取太仓银两供自己享用,甚至把外库的藏银输入户部,w.ukshuom导致国家财政内外交困,面临破产。并且为了应付日益增多的军费开支,朝廷不断地加派赋税,明朝统治阶级在全国范围内以征矿税为名,派遣了大量矿税监,鱼肉人民,加重百姓负担,加速了阶级矛盾激化。
当然还有大自然的天灾,也就是明末时期的那个小冰河时期。
其实小冰河时期对于北方虽然影响较重,但是对于南方而言却是没有那么严重的。
所以每个朝代的灭亡的最大原因其实还是在于人性的贪婪得不到遏制,官员的贪污腐败得不到有效的惩罚。
皇帝做为唯一一个监察百官的人如果出现昏庸无能,那么百官的贪腐自然就会日益严重得不到有效的扼制。
然后大量的官员贪腐在得不到有效扼制的情况之下,就必然会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出现。
然后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极大不平衡的情况就必然会导致起义造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