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狗栗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章 白莲,绣春刀之沈炼的奋斗,海边的狗栗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殷澄蹲在地上翻来覆去的检查这些尸体,一无所获。扭头看见沈炼正盯着一张烧的只剩半截的纸片,凑过去一看,双眼骇然圆睁。
“白…白莲教?!”
身为锦衣卫怎么会不知道这八个字意味着什么,这可是朝廷的死敌,历代皇帝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白莲教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兴盛于南宋绍兴年间,因教义浅显、修行简便而得以广泛传播。
信众遍布三教九流,乃至宫廷太监、官僚豪门都有被鼓动的。
从宋至元再到如今天启朝,绵延数百年,以明王出世和弥勒下生的谶言煽众闹事或聚敛钱财,历朝历代都被朝廷严禁打压。
洪武、永乐年间,川鄂赣鲁等地多次发生白莲教众暴动,朝廷费力镇压,而民间却香火不断,屡禁不止。
三年前,更是在山东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起义。信众先后攻占郓城、邹县、膝县,掠运河僧船,袭击曲阜。朝廷费了好一大番功夫,才将这场叛乱镇压。白莲教元气大伤,而朝廷也损失惨重。
从太祖朝至今,朝廷对白莲教一直深为忌惮,双方更是结下了血海深仇。若这次真是白莲教所为,难以想象京城会掀起一场怎样的血雨腥风。
殷澄倒吸一口凉气,不由觉得头皮一阵发麻:“天启二年,白莲教不是已经被连根拔起了吗?连教主徐鸿儒一家都被斩了首,怎么还有白莲教的人敢作乱?”
“从太祖朝至今,朝廷已经扑灭了多少次白莲教作乱。可他们依旧能卷土重来,民间香火更是屡禁不止,难以根除。”
沈炼盯着地上的尸体,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将这些尸体的衣服扒开,看看有没有印记。”
殷澄带着校尉照着吩咐一具一具地仔细检查,却一无所获。
“大人,没有。”
“没有?”沈炼有些不甘心,亲自上前检查了一番,结果还是同样。
奇怪。
但凡这种作乱的白莲教徒,都是死忠,每个人会在胳膊上文一朵白莲或者一尊弥勒佛像,以作为标识。可眼下,居然连一具尸体都没有纹身。
沈炼两眼放空,陷入沉思。一阵风吹过,他的鼻子突兀地在空气中捕捉到一丝似有若无又非常熟悉的气味。可触感稍纵即逝,等回过神来,再怎么嗅,也无法再捕捉到刚才的气味。
“你们有没有闻到什么味道?”
“味道,什么味道?”殷澄凑到跟前,用鼻子嗅了嗅地上的尸体,一股酸臭味呛的他差点背过气去,“他奶奶的,真臭!”
沈炼闭着眼睛,仔细地回忆着刚才自己抓住的那一缕气味,却始终想不起来。
一个校尉风风火火进了院子:“大人,卑职查了大兴县衙的户册,这栋宅子的主人叫李可擢,在崇文门那边儿还有一处铺子,卑职将地址抄录了下来。”
沈炼只好暂时放弃寻找气味,接过校尉递过来的条子,粗略地扫了一眼。原来在崇文门附近。
明時坊早已经被东城兵马司肃清,街面上一个人也没有,家家户户都紧闭着门窗。
一队锦衣卫的马队在宽阔的街面上飞驰,不到半炷香的功夫,就到了一家占着两个铺面的米店门口。
门前的牌匾上写着“李记”的字号。
沈炼翻身下马,后面的校尉们的动作更快。
“开门,锦衣卫公干!”霎那间,如暴雨般的敲门声响了起来。
“来了,来了,官爷们稍等。”
里头响起一阵动静,门板被一块块拆开。一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头探出身子来,年纪在五十上下,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就像一朵干瘪的老菊花,陪着笑问道:“官爷们有何贵干?”
??沈炼掀开布帘走进去,里头光线有些幽暗,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樟木香气,应该是用来驱虫的。
他走到柜台前,朝柜台里面扫了一眼,亮出锦衣卫的腰牌:“锦衣卫办差,你是这儿的店主?”
“是。”
“李可擢?”
“正是小老儿,不知官爷有何贵干?”
“这铺子里就你一人?女眷呢?”
“内人带着闺女去乡下省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