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1章 文字是有力量的,我真不想看见bug,梧桐火,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于写诗作词,唐灿向来是没有这个兴趣和天赋的。
先不说原来身体的唐灿是个大傻子,连正常说话交流都比较成问题,根本不可能创作出什么诗词来。
哪怕是在地球上的唐灿,从小最讨厌的就是语文课本上的“朗读并背诵全文”几个字。
和大部分的人一样,对于课本上的这些诗词,这个年纪的中小学生,几乎完全都是死记硬背,根本无法体会到其中的意境和诗歌之美。
往往这些我们上学时厌恶背诵的,能流传千古的诗词和名句,只有在真正长大了以后,碰到了类似的风景和场景的时候,就会突然如同潮水一样涌上心来。
在你旅游大西北,看到那一望无际的荒漠,突然升起了一缕炊烟,天边晚霞下又浮着一轮血红血红的落日时……
当别人都兴奋得哇哇大叫一句“牛逼”和“卧槽”,而你的脑海当中却是不自觉的想起那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在你的人生陷入低谷,无数的危机和困难蜂拥而来,周围的亲朋好友对你敬而远之,连你自己都认为这是一生都过不去的坎,甚至想要放弃生命时……
脑海当中陡然想起的“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便会成为支撑你继续乐观扛下去的最后希望和精神支柱。
或许,只有我们真正长大了,真正经历了世事,真正在这红尘滚滚中打了几次滚后,才能够恍然大悟,那些小时候厌恶且觉得枯燥的文字……
原来全都是有力量的,它们不是死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是经过千白年积淀下来最是无价的瑰宝。
甚至于,你在人生不同的际遇当中,读相同的一首诗,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人生感悟与思考。
那是一种直击灵魂的震撼与冲动,仿佛跨越了上千年的时光,与那已经被时光长河所吞噬的古人,来了一场灵魂的碰面。
文字,是有力量的。
这一点,唐灿在地球上当图书管理员博览群书的时候,就特别的深有体会。
也正是因此,后来利用“过目不忘bg”,苏林记下了不知道多少的古典诗词和典籍来。
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对这些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唐灿在脑袋瓜里也是一点一点的加深。
而“熟读唐诗三百首”下,唐灿自然“不会作诗也会吟”,就今天这以“月亮”为主题的诗会,不夸张的说,唐灿脑子里记下的诗词没有上千首也有几百首了。
而且几乎每一首都是脍炙人口,足以在历史长河当中流传千古的,随便拿出一首来,都足以在这个世界里扬名千古了。
别的不说,单纯我们的诗仙李白,写过的诸如《静夜思》、《把酒问月》、《月下独酌》、《关山月》等,哪一首不是千古名篇呢?
还有张九龄的《望月怀古》,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直接封神,更是成为了唐诗当中望月怀思的最巅峰千古名句。
而重生后的唐灿,之前也在金陵城时,粗粗了解一番这个世界的政治和文化历史,很遗憾的发现,这个世界的诗词水平似乎有点低啊!
也难怪,又有武者又有修仙门派,国家之间纷争还多,朝堂上的党争和封地的勾心斗角,都牵扯了太多文人墨客的精力。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个世界各个城池内的“青楼”行业非常之发达,哪怕是一些府城当中,青楼都至少是五座以上,里面的风尘女子,更是耗尽了许多有才华文人们的灵感与才思。
一些稍微有点才气,唐灿能看得过眼的一些诗词,一查创作背景,不是在烟柳画巷,就是在画舫妓船上。
创作的目的,也都格外的统一,都是某某进士为了博得某某花魁一夜,某某举子一日一诗坚持了百日,终抱美人归之类的。
“呸!厮文败类啊!”
每每想到这里,唐灿都忍不住摇摇头,难怪这世界千百年来,都没能出什么名篇佳句。
看看旁边已经开始构思的南宫华,唐灿看他的眼神,已经在对面那些世家小姐们的身上扫来扫去,便知道他肯定也是要借题发挥,用诗词向某个看上的小姐们传情表白了。
而作为宴会的主人,赵子云已经吩咐下人,给到场的每一位宾客们面前,都发放了上好的宣纸和笔墨。
今日镇海候府邀请的不仅有唐灿他们这些世家子弟,大梁国西南这一片稍微有些名气的文人墨客,也几乎都来了。
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似乎早有准备,一个个胸有成竹的开始在宣纸上挥洒了起来。
“唐兄,你怎么还不落笔呀?你看我这一首已然写了三句,就差最后一句,我再琢磨一下,就可以来个点睛之笔,到时候惊艳全场……的小姐们!”
兴奋地落笔写了三句后,南宫华停顿了下来,一边继续思索构思,一边朝着唐灿这边瞟了一眼。
却只见唐灿有些眉头紧锁,似乎是在“抓耳挠腮”的穷极构思,想起这唐灿装疯卖傻这么多年,还从未在文坛听说过他会写诗,想来他肯定是对写诗作词一窍不通了。
于是乎,南宫华便安慰道:“其实写不写诗,对唐兄你来说无关大雅。我要是能有唐兄这冠绝大梁的容貌,又何必每次都靠一身的才华去博得小姐们的亲睐呢?像唐兄这般惊人的美男,只要单纯往这一站,便足以让不少小姐们芳心萌动了。”
不仅是南宫华,一直关注着唐灿的赵家赵子居,以及护国公府的苏照,见到唐灿此等为难发愁的模样,也都忍不住发出了嗤笑声,认为唐灿是空有一身帅气长相空皮囊,实则肚子里一点墨水才华都没有。
“苏兄,依我看来,咱们今天恐怕是看不到这位唐公子的佳作了。倒是今日到场的一些诗词大家,可以有所期待。”
赵子居很儒雅的在纸上写下一首五言绝句后,便和旁边的苏照很随意的聊了起来。
“子居兄的这首《望月》,表面上是在借望月论古今英雄,实则却是在抒发自身的大志向。虽文采略欠,但已然算得上一首佳作了。”
苏照自己没有写诗,却是看了一眼赵子居写的,微微点头赞赏了一句。
他从蓬莱仙岛回来后,便时常有听闻到这顺义城赵家赵子居的声名。
以一己之力,将四分五裂的赵家整合,并且一直在暗中发力,各种合纵连横与借势,能够将赵家从末流发展到顺义城前三的大世家,可以说这赵子居的才思和手段,都是相当了得的。
尤其是这一次离开仙岛,师尊交给苏照两个重要的任务,其中一个便是要想方设法,与镇海候的小女儿赵蒹葭联姻,并且说服镇海候将赵蒹葭也送上蓬莱仙岛修仙。
赵蒹葭是师尊为他算好的绝佳道侣和炉鼎,事关他将来的元婴大道,此事乃是重中之重。
因此,苏照不仅在给候爷的寿礼里,送了一瓶连在仙门内都珍贵无比的天品护心丹,更是仔细调查了一番顺义城内各大世家的情况。
而在这些世家子弟当中,最亮眼的青年才俊,就要属赵家的赵子居了。
否则的话,以苏照这护国公之子加两个丹田的蓬莱仙门亲传弟子的身份,是绝对不会装出如此平等待人的态度来的。
毕竟,传闻镇海候赵承熙也是非常看重赵子居这个旁系子弟,甚至都有过要收他为候府义子的想法。
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赵子居在镇海候面前还是说得上话的,也许就是关键的时刻,可以让赵子居给自己当说客,促使镇海候答应下这一桩联姻呢!
“随手捉作罢了!和在场的那些才子们却是万万不能比的,苏兄你且看,那边几位是前几榜才中的举人,还有后面那一排,都是有进士功名却懒于为官的青年才俊。想必一会等看他们的佳作,定然能够让苏兄满意的。”
赵子居也有自知之明,自己写的诗也就是有个诗的样子罢了,算不上什么佳篇名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