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章 穷达自由切换的白居易,唐诗有温度,苏州皖,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三日,天还微微亮,管家敲了敲主卧的房门,轻声地说到:“宰相大人,该上朝了。”不一会就听见屋里穿衣起身的声音。大唐宰相武元衡在简单的用餐中,紧邹眉头思索着今天上朝要如何跟皇上陈说藩镇割据势力的危害,如何才能将那些被藩镇收买的官员不着痕迹的赶出朝廷。武元衡放下碗筷,叹了口气,心里默默念到:“还是不能操之过急,徐徐图之吧。”随后,坐上专属于宰相的车驾往大明宫的方向前进。刚出靖安坊东门,闭目养神的武元衡被躲在暗处的刺客射灭灯笼后刺杀死亡,同时上朝的副手裴度同样遇刺受伤。

这件事瞬间在朝堂引起了轰动,所有士大夫十分愤怒,但是碍于藩镇势力的无孔不入,每个人都敢怒不敢言,生怕引起杀身之祸。这个时候,有个闲官走了出来,痛斥藩镇目无王法的嚣张气焰,更是要求一查到底,将所有参与刺杀的人员全部处以极刑。虽然很多人同情他,但是那时候这个刺杀宰相的藩镇势力很大,又有很多走狗为其辩白,虽然有心杀贼的宪宗却无法在这个时候保护这个仗义执言的臣子,因为他虽为皇帝,但是仍要隐忍,因为他还没有强大的实力去与藩镇对抗,他还需要一两年积蓄力量的时间。所以这个直臣被贬江州司马。这次被贬却成为了这个男人一生的分界线,前半生的达则兼济天下,后半程的穷着独善其身。

这个人就是白居易。

被贬江州的白居易,在一个下雪的冬天,温上一壶酒,看着刚认识的新朋友刘十九,问道:“喝一杯吗?”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首诗我非常喜欢,从诗中流淌出来的那份静谧恬淡我听着就很向往。在现在这快节奏的生活里,能慢下来,静下来的时间真的不多,更别说跟自己的至交好友在下雪的冬天看着火炉上正在温的酒,满眼期待。

今年,我在遥远的新疆伊犁一个人度过了这个漫长寒冷的冬天。在一个下雪的晚上,我突然想到了这首诗,想到了远方的朋友,虽有有酒,但是却不是那颜色如绿蚁的新醅酒,更没有把碳烧成红色的小火炉,只有那要下雪的天是一样的,就连对面也没有一个可以征询能否喝一杯的人。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喝着酒品着诗,这个时候的我仿佛体会到了千年前白居易的那份“能饮一杯无”的情调。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另外,白居易是唯一一个名扬海外的诗人,尤其是在日本,他的诗歌非常畅销。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官僚家庭。但是藩镇割据导致家乡一直发生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父亲在彭城因抗敌有功,被升为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又是一个在安徽留下足迹的人)。在后来白居易回忆这段颠背流离、亲人失散的日这样说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望月有感》。

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你看看,这多么勤奋,值得每一个小朋友学习。用一句时髦的话说,不怕别人比我优秀,就怕比我优秀的人比我还努力。显然,白居易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这么努力的学习,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难能可贵更是会有些自信甚至自负,于是在贞元三年(787年),十六岁的白居易独自前往长安游历,希望这次能够打起自己的名声。他在拜访著作郎顾况的时候,将自己的名帖和诗作送给他。顾况看到了他的名字后,笑着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当翻开他的诗作时,立马收起了轻视之心,并且很快将这位十六岁的少年引为坐上宾。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大家都耳熟能详:

赋得古草原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的前四句就是儿童启蒙的古诗。相比于后四句,前面四句更朗朗上口些,比较适合儿童读背。

打出名声的白居易并没有能够在长安城立足,游历了没几年后又回家继续苦读了。很多人都分析为什么已经在长安城出名的白居易会离开,很多原因。都很有道理,但是我自己分析后的原因,我觉得更温暖。白居易有一个“郎骑竹马来,两小无嫌猜”的红颜知己。11岁的白居易第一次见到7岁的湘灵,或许彼此都不知道这是他们这辈子都忘不掉的那个人。俩人是邻居,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在无忧无虑中渐渐长大。当彼此都明白对方的爱意时,却发现有座大山横在他们之间。白居易的母亲不同意这份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尽管白居易苦苦哀求也不行,于是白居易辞别湘灵前往长安,或许他心里想我成功了就能让母亲松口。在长安混出名堂后,立马回到家。(这就是笔者认可的原因——因为爱情。)但是白居易低估了母亲的坚持,这次还是没有成功。那就索性不出去了,跟母亲打起了持久战,也能离自己喜欢的人近一点。这场持久战最终因为母亲以死相逼而宣告白居易的抗争失败。在37岁那年被母亲逼着娶了另外的姑娘(笔者曰:能为了心爱的女孩坚守这么久,原来小白是个痴情种。)。虽然木已成舟但是仍心有不甘,在母亲去世后,白居易以为没有什么阻碍自己和湘灵在一起了。没想到,在深爱自己的女子在世俗的压力下也能等他这么久,当两人再次相见时,早已物是人非,两人唯有抱头痛哭一场为彼此的爱情画上句号。笔者怀着好奇心查了查白居易有多深情,一查不得了,白居易为湘灵写了很多诗,比如《长相思》(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潜别离》(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夜雨》(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逢旧》(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等等,足足有十几首。可见,我们的白居易早年也是一个用情至深的痴情种。

达则兼济天下

贞元十五年(799年),28岁的白居易在经过地方考试选拔后,前往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并以第四名的好成绩进士及第。这已经算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白居易也非常高兴,在同一批进士前往慈恩塔游玩提名时,春风得意的白居易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进士及第后的白居易在长安城继续读书,因为还有一场吏部考试。贞元十九年(803年),白居易参加了吏部考试,并成功通过考试,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这一年他遇到了自己一生的好友,元稹。

两人从此便密不可分,在一起就喝酒游玩、探讨学问。不在一起的时候,相互寄送诗文表达思念。贞元二十一年(805年),他们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仙游寺游玩。众人提到了几十年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有人就提议让白居易就此事写一首诗,来传于后世。白居易正好感觉诗兴大发,提笔就写,一曲《长恨歌》横空出世,将长篇叙事诗推向了巅峰。

白居易仿佛是一名举世无双的电影导演,将玄宗和贵妃之爱描绘的忧伤哀婉、凄美动人,更是用直白、浅显、准确但分外动人心弦的叙事风格,将电影推向了高潮。

他写杨贵妃的美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他写唐玄宗陷入杨贵妃的温柔乡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他写杨贵妃得到的爱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他写众将逼宫赐死杨贵妃是:“六军不发无奈何,婉转蛾眉马前死。”

他写玄宗再次回到两人曾经生活的故地是:“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

最后,他为两人的爱情写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曲《长恨歌》,梦回大唐爱。相传,这首诗流传出来后,在长安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上至百官,下至百姓,一时间纷纷传唱这首诗。白居易给元稹的信里就提到,有个军阀想找几位倡妓乐一乐,结果妓女直接开了个高价,然后自豪地说:“我可是能唱白学士《长恨歌》的,你当我是普通小姐吗!”(“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倡妓,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哉?”)

但是这首诗对白居易来说未放在心上,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元白两人都对当时的诗风看不顺眼,决定搞一件大事,来提振逐渐萎靡的诗风。这就是我们在上一章说到的新乐府运动。白居易为这次文学改革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元和元年,(806年),年仅36岁的白居易被授予左拾遗之职,成了皇帝身边的近臣,专给皇帝劝谏。这段时间也是新乐府运动的最高潮部分,白居易利用自己的官职写出了大量反映时事、揭露社会黑暗的诗作。他把笔作为武器,写人写事绘声绘色。

他写卖炭翁:一个被生活逼到墙角,又惨遭欺凌的贫苦老头。他写折臂翁,又一个为战乱所苦,不得不自断手臂的受害者。他写贫家女,一个被贫穷折磨,婚事被家境耽误的底层女子。

白居易写完贫苦人民,笔锋一转,指向权贵,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此时的白居易颇为自负,一鼓作气写了一百多首讽喻诗,以为一支笔可以改天换地,根本不在意权贵们咬牙切齿。

写完权贵,那就把矛头指向朝廷政策。公元808年冬到809年春,旱灾频发,民不堪命,皇帝心生怜悯,免除今年租税,可惜一片好心,事与愿违。白居易得知真相后,提笔就是一首《杜陵叟》,诗中最后说道税都收完了,免税的政策才到。皇帝看了之后,很不爽,于是白居易不再是左拾遗,被换了一个不用管事的职位,整体喝茶看报就行。

穷则独善其身

接下来就发生了文章开头说的武元衡遇刺案。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被贬官其实没什么,毕竟起起落落才是人生,最让白居易介意的因为自己的仗义执言而被贬,这是自己坚守至今的理想和信念的崩塌,这是让他无法接受的方式。

于是,在浔阳江头送客的时候,当琵琶声起,当看到琵琶女后,悲从中来,沉闷半年的的白居易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压抑许久的情绪“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平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抺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过分经历

九指纹龙

我的女皇上司

魅男

我是真不想穿越

蜀地精英

乾隆四十八年

一万只熊猫

开着外挂再活一回

趁机

穿着草鞋跳探戈

水边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