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章 短命天才李贺,唐诗有温度,苏州皖,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中唐时期有这样一位诗人:
他是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是韩愈期待的重振盛唐气象的诗坛扛旗之人;
他是可以媲美李白的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勤奋创造了一个成语叫呕心沥血;
他说的天若有情天亦老被无数后人引用;
但是他又是一位短命的天才,就像初唐的那位人杰一样,在风华正茂的27岁就离开了这是世界。
他就是“诗鬼”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李贺自幼体形细瘦,通眉长爪,长相极有特征。(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相貌会多么让人一眼就记住他的奇特。)俗话说,人丑就要多读书。李贺估计也是听到了这样的说法,从小就刻苦读书,再加上上帝为他关上了盛世美颜,那就给他敏捷才思。他七岁能诗,又擅长“疾书”。唐朝的天才,往往与仕途坎坷,命途多舛联系在一起。李贺也没有逃脱了这样的宿命。下面我们就从他的诗中去了解他那令人扼腕叹息的一生吧。
青春期的李贺,发现自己的样子无法拯救之后,就更加刻骨学习,专攻诗赋。相传李贺经常骑着毛驴,书童背着箩筐,俩人漫无目的的溜达。当然啦,他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一路看一路想,一旦脑中有灵感,那就把句子写下来,扔进书童背着的箩筐。晚上回到家中后,饭也不吃,就将白天所得的断章零句整理,并形成一首令人拍案叫绝的好诗。他的母亲非常心疼,因为李贺除了姿色不佳外还体弱多病。就对李贺说:“你非要把心血都呕出来才能罢休吗?”这就是著名的典故“呕心沥血”。只是没想到李贺的母亲一语成谶hèn),李贺饱受病痛折磨,加上仕途不顺,心情抑郁,在27岁那年就去世了。
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十八岁岁左右。意气风华的李贺来到了长安城,准备在长安城大展拳脚。李贺这个时候已经很有名了,但是李贺还是稳妥起见,将自己的诗文送给了当时的文坛一哥韩愈。韩愈拿到诗稿的那一刻,激动地语无伦次,恨不得立刻将这个小年轻纳入自己门下。这首让韩愈惊艳万分的诗叫《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是一首边塞诗,谁也没想到会是十八岁的年轻人所写。诗中描绘的是两军对垒的场面:敌人像乌云一样逼近城池,感觉城池要被攻破,战士们穿着的鱼鳞铠甲在那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触目皆是秋天的荒凉大地上,号角声充斥其间,战士们伤亡惨重,血流满地,到了寒冷风夜晚,血都凝成了紫色。寒风半卷着红旗,轻骑驰向易水,夜里格外寒冷,战鼓声音都变得低沉。为了报答国君招用贤才的诚意,手挥舞着利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读完之后,韩愈对这个小伙子是青睐有加,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模样。在那一瞬间,他做了个决定,我一定要让这小子名扬立万。很快,整个文坛在韩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个叫做《李贺诗词研讨会》的学习活动。李贺名声大噪,准备向另外一个目标前进,那就是科举!
踌躇满志的李贺没想到大嘴巴子来的这么快。有个人没有李贺有才,比李贺长得还丑,内心的嫉妒如同有一只猫在疯狂的挠自己的心。百爪挠心的这个小人终于找到了机会,大肆宣扬李贺的父亲李晋肃与进士谐音,李贺要遵守孝道避父讳,就不能参加科举。嫉妒使一个人弱智,但是能让一群人疯狂。在悠悠众口下,李贺退缩了,他担不起不孝的骂名,毕竟在以孝治天下的时代,这是过不去的死胡同。
李贺放弃了科举考试,韩愈听闻前后缘由后,对这些不分黑白的小人气愤的很,就怼了他们一句:你爸爸名字里有仁,你是不是就不能是人了?然而,在大势所趋下,一个人的言语太薄弱了,因为李贺太年轻了,太有才了,你有多少人爱你就会有更多的人恨你!
仕途无望的李贺曾叹息道:“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二十岁最美的年华,就已经心如朽木,是多么凄凉。
我曾经幻想着跃马扬鞭,驰骋疆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