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国家不幸诗家幸之杜甫,唐诗有温度,苏州皖,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何谓圣人?众说纷纭但是又有一些共同认可的标准,即至德之人,德才兼备,在某一领域做到极致并对其他领域产生积极深刻的影响。有些圣人是经过古代帝王祭祀而成的,更多的人是社会阶层普遍遵从的。在诗歌领域,有个圣人,他是“诗圣”杜甫。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4月,BBC(BritishBrsting,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最大的新闻媒体)推出了一档纪录片,名字叫做《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请注意标题,他说的最伟大后面并没有加上之一。纪录片里面有一句评语是:“世上有但丁,有莎士比亚,还有杜甫”。由此可见,在世界范围内,杜甫的地位有多高。

杜甫在世的时候,他在诗坛其实地位并不突出,甚至说籍籍无名。他的诗作在当时传唱度并不多见,毕竟盛唐的优秀诗人太多,而杜甫的名作大多都是在安史之乱,见识家国不幸后的创作的。杜甫去世后,有一个叫元稹的中唐诗人发现了杜甫的诗集,惊为天人,这才流传开来,并对中晚唐诗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他身上还有很多争议,最甚者说他从小家境殷实、书香门第怎么会混到最后穷苦潦倒,要么是他自己能力不行,要么就是惺惺作态。在这里,我想为他说上一说。他少时家境优越,但是那是祖辈的荣耀,到其父辈时已经后继乏力了,杜甫小时候确实在家庭中过得比普通人好一点,但是当祖辈和父辈渐渐老去的时候,这种荣耀也随之消散,留下来给杜甫的是一屋藏书。钱财永远无法代替知识,真正的富足是精神上而不是物质方面。

杜甫(712年—770年),字之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尊称“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出生于河南巩县。文章四友之一杜审言之孙,少时家境殷实后逐渐没落。

年少不知愁滋味,意气风华正当年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在河南一个书香门第,家境还不错。他出生这一年,他的祖父已经去世四年了,小杜甫并没有能见到在初唐时期有头有脸的爷爷杜审言。杜审言是文章四友之一,出了名的狂士(说话有时候不在意他人感受,整的别人很是尴尬),小杜甫也遗传了自己祖父的这特点,曾说过“语不惊人死不休”。得益于祖父留下的家业,加上父亲也是年轻有为,做了个地方官,年少的杜甫能够经常看到公孙大娘的舞剑,还能听到当时娱乐圈天王李龟年的演奏。

年少的时光估计是杜甫这辈子最快乐的时光。开元十九年(731年),弱冠之年远游吴越。一路看景更看美女,在小杜成为老杜的时候,还对此念念不忘,在回忆录中写到“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在外游荡了四年后,杜甫信心满满的前往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没想到第一次就这样歇菜了。24岁的杜甫不以为意,考完试继续开始自己的游荡生活。这一次的小杜学聪明了,不能直接出去玩,要有借口。于是,小杜给父亲寄了封信,想去看望在兖州任职的父亲。在这次游历中,小弟意气风发,信心满满,登上泰山,极目望去,感觉前途无量,一首《望岳》脱口而出:

望岳

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一天小杜来爬泰山,从远处望在走到近处望,然后凝望,最后登上山顶俯望。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蓬勃向上的朝气。

泰山的美景如何啊,走出齐鲁大地依然历历在目。美丽的大自然聚集神奇秀美的景色,山南山北分出清晨与黄昏。激荡的心胸如同那层层的白云,空中归巢的飞鸟映入了眼帘。登上泰山的顶峰,一眼望去,群山皆小。

天宝三载(744年),这是一个足以被历史铭记的日子。这一年被“赐金放还”的李白来到了洛阳,而杜甫此时正在洛阳。这一年李白44岁,杜甫33岁。这一年李白已经是名满天下的文豪巨擘,而杜甫还是名声不显的穷困书生。只是没想到,一次偶然的相逢,两位相差11岁的诗坛明星一见如故、把酒言欢,相逢恨晚。有人形容他们的这是会面不亚于老子和孔子的会面,可见分量之足。就这样洛阳分别后,两人相约同游梁宋(开封、商丘一带),会见高适,三人组团穷游。天宝四载(745年),在齐鲁与李白第三次见面。三次的会面后,杜甫彻底成为了李白的小迷弟,文思泉涌的杜甫笔不能停的为李白写了十二首诗!其中《饮中八仙歌》把自己的偶像吹得毫无底线,不信你看: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我的偶像只要一喝酒,那就是文思泉涌,笔不能停,上百篇的诗都能写出来。在长安夜市的酒铺喝醉了就睡。天子在船上看到了李白,邀请他同船游玩。李白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当朝天子,说我是酒中仙人,就不去你这凡夫俗子的船上啦。太没底线了,杜甫的这种行为要对他提出严厉的批评,他的粉丝行为让我想到现在某些年轻人追星的态度,不值得提倡,追星要适度啊。会写诗也要用在正道上,怎么能溜须拍马呢,关注一下民生疾苦不行吗。

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这个标题是我们的骆大侠打包不行写的《代女道士王灵妃赠李道士》里面的一句话。我觉得用在杜甫和妻子杨氏身上非常契合。

开元二十九年(740年),杜甫迎娶白富美弘农杨氏的千金小姐为妻。据统计,诗中出现自己妻子最多的人就是杜甫。我们可以为诗中从未出现妻子的诗人辩解称爱到深处就是吝啬到不想让别人知道。但是我们无法去说诗中出现妻子最多的杜甫说他不爱妻子。俩人相识相爱相守,一起过过富足生活,但是更多的时间俩人都是在清贫困苦的生活中度过,出身世家的杨氏抛去锦衣玉食无怨无悔的跟着自己的丈夫,她用时间和坚守证明爱情的伟大。而杜甫也未曾让妻子杨氏伤心失望,在那个娶妻纳妾如同吃饭喝水的封建社会,杜甫没有花前月下,没有红袖添香,更没有青楼狎妓,他用一生证明爱情的纯净和专一。三十年如一日的守着那个她,在别的诗人都在花前月下时,他用最深情的文字为自己的老妻写着爱的赞歌:“何日干戈尽,飘飘亏老妻”,“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老妻是杜甫对妻子的爱称,世界上最美的爱情难道不是白头偕老吗?

我想,当杨老爷子三十岁的杜甫后,询问了基本情况后,微微皱眉,没有生计的杜甫,我怎么能忍心将十九岁的女儿托付给她呢?只是下面杜甫的话应该彻底打动了在屏风后面侧耳倾听的杨小姐。杜甫说:“我别的能耐不大,我会写诗,我会一生只对她一人好,我会努力让她过上好日子。”满脸绯红的杨小姐走出来,选择嫁给了爱情。

困顿长安,谋得一官半职时,第一时间回家去向妻子分享这个消息,看着妻子消瘦的面庞,忍不住的留下了泪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被叛军拘押的日子,杜甫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自己的妻子。夜空中的这轮明月,或许她也能看见,月光照在她的身上一定特别的温柔,这时的她或许也在想着我。

在草堂的那几年,或许是俩人最幸福的时光,虽然生活依然困苦,但是那破败的茅屋和溪边小路都是爱情的样子。手挽着手在河边散步看小儿水中嬉戏。肩并着肩坐在草堂前看漫卷云舒。彼此相望,都看到了世上最幸福的人。

杜甫在生命最后时刻,看见舟上满脸悲苦的妻子,无奈的笑了下,或许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当年在老丈人家跟他承诺的事情,只很好的完成了两件,写诗,对她好,但是没有让他过上好日子。

最后,借用余光中先生的诗作的一句诗:

你的眼睛可真好看

里面有晴雨,日月,山川,江河,云雾,花鸟

但我的眼睛更好看

因为我的眼里有你

这仿佛,不,这就应该是杨氏在杜甫临终前的那时心情。

再坎坷的前路,都要勇敢的走下去

天宝六载(747年),35岁的杜甫与偶像李白分手后,回到洛阳刻苦读书,准备科举考试,或许这个时候的杜甫已经有些焦虑了,毕竟年龄不小了却没有工作。正是这一年,玄宗诏告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这是一场政治作秀,为的是宣扬大唐盛世野无遗贤而进行的闹剧。这是的主考官叫李林甫,就是凭借自己从一而终的奸臣模样创造了一个成语叫做“口蜜腹剑”(释义:嘴上说的好听,心里却想着如何害别人,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出自《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这位奸相为了讨好玄宗,吹捧盛世,对玄宗说:“陛下,您开创的盛世怎么还有有人才遗留在民间呢,人才全部都在你的手下为你的盛世工作呢!所以这一届来考试的没有一个是贤能”玄宗很开心,点头称赞,于是这一届真的没有一个人上榜。大唐帝国权力最大的两位,这智商、这逻辑是在是感人。这次应该是杜甫最好的机会,但是却不明就里的错失了,从此开启了自己十年的长安蹉跎岁月。

既然考试这条路暂时行不通,那就干(自荐),只是命运像作弄自己的偶像一样,杜甫投出的信也都石沉大海,就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样的诗句都没有消息。就这样等啊等,等到了天宝十载(751年),玄宗举行三大祭祀大典,杜甫献《大礼赋》,得玄宗赏识。不幸的是,这是玄宗把这件事交给了李林甫,杜甫一没送礼,二不马屁,这把这位奸相给气的,直接给了个待制集贤院。这一待就是四年。天宝十四载(755年),被授予河西尉,杜甫“不做河西尉,凄凉为折腰”。随后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看守兵器和钥匙的低阶小官)。回家看妻小,路途中看到唐玄宗和杨贵妃奢靡无度的华清宫,却没想到自己的小儿子已经饿死在家了,悲愤的杜甫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潼关失手,玄宗出逃,太子李亨继位,史称唐肃宗。杜甫只身北上投靠肃宗,路上被叛军抓住并押解至长安。至德二年(757),目睹破败萧条的长安城作《春望》。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都沦陷但山河依旧,只是春日城墙边的草木丛生。伤感忧心的眼泪溅满花枝,离别的鸟叫声更让人心惊。战火硝烟三个月也没有停歇,问候家人平安的书信价值万金。满心忧愁却又无能为力,只能不断地挠头,致使白发稀疏插不上簪子。

通过对战争造成破坏的景象描述和内心痛恨战争的愤懑忧伤,反映出诗人热爱和平,期待安定的美好希望,更是表现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操。杜甫从这一刻其,诗风突变,走上了那条命中注定的成圣之路。

至德二年被唐军解救,杜甫投奔肃宗,被授予左拾遗。后因朋友说错话,自己积极营救触怒肃宗被贬华州。心情不愉快的杜甫回洛阳探亲,归途叛军大败唐军,杜甫看到一路上的兵荒马乱、流离失所、断壁残垣,感慨万千,创作“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用这用以诗记史的方式描绘了战争给民间带来的伤痛,从一件件小事侧面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所以,他的诗被称作“诗史”。

不管世道如何,我依然心存希望

乾元二年(759年),对仕途失望的杜甫,辗转至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盖了间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在成都,刚开始有高适和严武的接济,日子不算太苦。想到了自己的兄弟们还在流落各处。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夜里,心中焦虑不安的杜甫写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后来高适离开,又与严武生分,日子逐渐变得窘迫起来了,但是这几年算是他和家人比较安定的生活了。(高适升迁刑部侍郎,还被封侯。而跟严武生分是因为杜甫的一个缺点,上文说了遗传他祖父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相传,严武是他的朋友,但是更是当地军政一把手,地位崇高。一次酒后杜甫口无遮拦,言语中伤严武,严武当时提剑就要杀了杜甫,幸好被人拦住才作罢,不过经过此事,杜甫也就没有接济了,只能自食其力,过上安定的穷日子。)

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闲居之余,也和友人家人一起去旅游,毕竟在穷苦的生活也要有精神追求的调剂嘛。当一行人游览到武侯祠时,想象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在看看自己现在的样子,有感而发作《蜀相》。

蜀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过分经历

九指纹龙

我的女皇上司

魅男

我是真不想穿越

蜀地精英

乾隆四十八年

一万只熊猫

开着外挂再活一回

趁机

穿着草鞋跳探戈

水边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