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章 诗画证佛的王维,唐诗有温度,苏州皖,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写这一章我想了很久,不知道怎么开始去讲述他的诗和诗背后的故事。换一句话说,是我不知道如何组织言语才能恰到好处的去将千年前的这位诗人表现的有温度。他是我最喜欢的唐朝诗人,没有之一。但是,敲下这行字时我脑中却闪现着几首李白的诗!关于他们的爱恨情仇我会单独列一章来说。喜欢他的诗,更喜欢他的品行。从容、睿智、优雅都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年少不轻狂,中年不油腻,晚年心淡然,这就是我一直向往的生活方式!

王维(公元701年—761年),字摩(ó)诘(jí)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画、乐等,是唐朝为数不多的全才诗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苏轼曾经评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出身望族河东王氏,母亲出身望族博陵崔氏。清河或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或陇西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是唐朝最尊贵的世族,被称为五姓。这五家自恃身份和血统,除了内部通婚,连皇家都不看在眼里。王维的出身,就是他的底气!

年少有为不轻狂

王维受家族底蕴的熏陶,从小就是一个温润如玉的君子模样。虽然出身望族,但是并没有成为一个纨绔子弟,而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更有着为国效力的崇高梦想。于是,十五岁的王维带着自己的梦想前往两京游学,意气风华的唱到:“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少年行》),希望能够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贵人。会写诗、会画画、能唱歌、能弹琴的全才王维在两京的勋贵圈声名鹊起,并与岐王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也因此进入了大唐的上流社会。虽然整日与勋贵舞文弄墨,但是兜兜转转自己还是白身,内心有些迷茫的王维写下: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hàn)纱。

——《洛阳女儿行》节选

王维借着这句诗委婉的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有志难伸的感慨。更是向他人诉说自己想要做官的愿望。

17岁那年的重阳节,离家三年的王维登高望远,突然有些想家了,想念和自己一起读书一起游戏的弟弟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

独自一个人作客外地他乡,每到佳节来临时会加倍的想念亲人。遥想兄弟今天登高望远,每个人都头插茱萸却独独缺了我。

这里的山东并不是我们现在的煎饼卷大葱的山东省。而是华山以东。茱萸是一种植物,当时的风俗是头插茱萸可以驱邪求福。

在二十岁的那年,自己的好朋友跟王维说:“大兄弟,今年的公务员考试我帮你报名了”。其实王维早就有参加科举考试的心思了,但是那个时候的科举前“行卷”之风盛行,能在考试之前打出名声,那接下来的考试将是走个过场。王维一心想考状元,但是一打听下来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也是今年参加科举,对头名志在必得。岐王看着王维,瞬间明白了自己的好兄弟的需求。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行卷”拉开帷幕。

唐玄宗的亲妹妹玉真公主非常喜欢诗词歌赋,经常在自己的府邸邀请文人墨客前来,并举行宴会。另外,唐玄宗特别宠溺她,一般不过分的要求玄宗都会满足她。所有这就导致玉真公主的府邸每天都是宾客如云,因为一旦玉真公主赏识就相当于玄宗会知道,这绝对是一条“终南捷径”。于是岐王让王维穿上伶人衣服,与其他乐手一起演奏。“妙年洁白,风姿都美”的王维立马吸引了玉真公主的双眸,从开场到结束视线就没有离开过他。缘妙不可言,一缕情丝就这样缠绕在玉真公主心中,当她得知这个人就是自己非常喜欢的诗歌作者时,更是觉得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啊。当她得知王维想要考科举时,她说这样的人才怎么能不是状元呢!果然,开元九年(721年),21岁的王维中进士,喜提头名,并任太乐丞,也算是专业对口了。

玉真公主本以为这一切刚刚开始,幸福美好的生活在想自己招手,一个人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但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金榜题名的王维还记得出行前母亲给自己介绍的一门亲事,孝顺的王维答应高中状元就回家娶妻崔氏。人生四大喜:金榜题名日,洞房花烛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事。这四大喜前两个已经感受到,沉浸在新婚燕尔的幸福生活中的王维,等着他的将是什么?

你有多幸福,就有人有多痛苦,那个人就是玉真公主。或许玉真公主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太多围着她转的人哪能忍心看着她整日梨花带雨。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正在打盹的王维被抓起来,罪名是王维让小弟们表演黄狮子舞!黄狮子只有皇上能看,属于暨越之罪。就这样刚刚没高兴多久的王维被贬去任济州司仓参军(这个地方在山东,是今天的山东)。后来又在吴越之地漫游,从开元十三年到开元二十三年这十年都在这个地方。有人说是四年济州工作后又被贬去了吴越之地。还有一种说法是四年之后自己辞职了,开始在吴越之地漫游(本文采取这个说法)。这段时间《鸟鸣涧》、《山居秋暝》、《相思》都是这一时间段的名篇。

中年失意不油腻

事发突然,被贬的王维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到了济州。人生的大起大落是在是太刺激了,或许这一刻的王维已经了解了现在的官场规则。一心为官的人却并不适应这种场合,这是很多文人的通病。王维治愈伤口的方式是以佛理入诗入画。这样的方式确实很有用,年纪轻轻的王维从阴霾中走了出来,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这个看似朝气的小伙子好像有些超然的感觉!对,就像是在一个不知名的山谷中,有一个得道高僧漫步云水间的既视感,此时王维已经有点佛系了!

辞了职的王维在漫游吴越之前,还抽了空去了长安城一趟,估计在他的内心最深处还是对这个长安城有着读书人独有的执着,执着归执着,就再看一眼吧,让往事都随烟。在这期间,王维结识了王昌龄还有孟浩然。孟浩然科举不中,王维请他喝酒,还给他画了个自画像,并赋诗一首《送孟六归襄阳》劝孟浩然别入仕了,孟浩然也回敬了一首诗《留别王维》。之后二人结成忘年交。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孟浩然病疽背卒。王维四十岁,迁殿中侍御史。是冬,知南选,自长安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王维得知后还写了首《哭孟浩然》。

在吴越之地漫游的时候,在长江上遇见了自己的老朋友,同是玩音乐的李龟年,并在江上的这条游船上留下了千古名篇《江上赠李龟年》,这首诗还有个名字叫《相思》: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生长在南国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长出了多少新枝。希望你能尽情的采摘它们,因为它最能寄托朋友的相思之情。

下面是重点,大家要记住了。这首诗是表达对朋友的思念,是兄弟之情,以后不要引用错了,这不是比喻爱情的诗!红豆在古代被当做思念的象征,也叫相思子。如果实在是想表达爱情你可以说: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

如果这首诗你还没觉得什么,但是看看下面两首诗,不用去翻译成白话文,你都能感觉到王维不同了,不在是那个意气风华的少年了,他变了,他的诗不在是诗,感觉像是在读佛经。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鲜有人至的地方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静谧的夜晚笼罩这春日空荡荡的山谷。明月升起惊动了山中栖鸟,在这春天的溪涧中不时地高飞鸣叫。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场新雨后的空荡荡的山谷,当傍晚时分才能感觉到秋意袭来。明月从松间洒下清光,清澈的泉水在石溪中流过。洗衣归来的姑娘嬉戏打闹声从竹林传来。渔船摇曳带着莲叶随波而动。春日的美景不妨随它消失,但是我想久留山中看着满山秋色。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山中美景。以自然美景的静谧烘托内心的宁静安逸。在这令人迷人的幽静山谷中,确实能让人有种常住于此的冲动。想象以下,一间山屋,一个人,一杯茶,几本书,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空谷悠悠,淡淡的禅意从字里行间跃然而出。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转变。笔者认为:一是从小受到母亲礼佛的影响,天然亲佛。二是人生遭遇变故,出道巅峰后没想到一落千丈。对于这种落差,亲佛的他也只有从佛理中寻求解脱。三是在开元十九年(731年)前后,王维妻子去世,妻子的离开给他又一次的心灵打击。

在游历的这段时间,王维也会想家,某一天,看到一个从故乡来的人,就问: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qǐ)窗前,寒梅著花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过分经历

九指纹龙

我的女皇上司

魅男

我是真不想穿越

蜀地精英

乾隆四十八年

一万只熊猫

开着外挂再活一回

趁机

穿着草鞋跳探戈

水边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