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无法洗白的宋之问,唐诗有温度,苏州皖,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十章无法洗白的宋之问
“初唐四杰”的往事已经过去,在他们致力于革新甚至消除的宫体诗的阵营中,有这样一个人,他完全继承了宫体诗的精髓,甚至还拔高了宫体诗的地位。同时他对五言格律诗有着突出的贡献,为后代的律诗体裁有着很深的影响。但是如果你不了解他的生平,你无法想象这样个文采斐然的诗人会是一个卑鄙的小人。对诗词再突出的贡献,也不能抵消他人品的低劣和道德的丑陋。
宋之问(公元656年—712),唐汾州隰(xí)城人(今山西汾阳市)人。宋之问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并无显赫的门第家世。父亲宋令文起自乡闾,矢志于学,交友重义,“比德同道,理阃探索词源论讨。”多才多艺,不仅“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唐高宗时做到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饶著声誉。在父亲的影响下,宋之问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逊自幼勤奋好学,各得父之一绝;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宋之问则工专文词,成当时佳话美谈。
宋之问的诗文不少是歌颂功德、粉饰太平、浮华空泛之作,但是随着晚年生活的颠沛流离和提心吊胆,诗风明显改变,悲凉真挚,令人耳目一新。
下面就拣选他的一些故事分享给大家,共勉。
春风得意朝堂宠儿
之前我们已经在宫体诗中聊过他的一个高光事迹——彩楼赛诗夺魁,因此进入武则天的法眼,一路平步青云。并与杨炯一起被召分直文学馆。永隆二年(681年),又与杨炯同入崇文馆充学士。天授元年(690年)秋,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敕召宋之问与杨炯分直于洛阳西入阁。15年间,宋之问很快由从九品殿中内教跻身五品学士,为世人钦慕。唐朝学士之职,以文学言语被天子顾问,出入侍从,礼遇尤宠。
武则天建立大周之后,御驾临幸洛阳龙门香山寺之。有次游龙门时“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并由她的文学侍从著名才女上官婉儿主持并裁定优劣。结果左史东方虬(qiú)首先写好,题为《咏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于是,按事先约定的规则把锦袍赐给东方虬。东方虬“拜赐。坐未安”,宋之问的诗《龙门应制》写好了,上官婉儿认为“文理兼美”,而且也得到大家的公认:“左右莫不称善”。于是,武则天“乃就夺锦袍衣之。”这就是文坛佳话“龙门夺袍”。
谄媚逢迎软饭达人
宋之问没有家庭背景也没有人脉,有的只是自己才华。不甘寂寞的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更进一步的接触权力中心,在武则天大权在握后,宋之问经常写一些歌功颂德的诗逗得武则天眉开眼笑。宋之问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长得特别帅,“伟仪貌,雄于辩”。
武则天建立大周之后,在一个叫奉宸院的地方供养从全国各地挑选的年轻貌美的男子(男宠),以便武则天临幸。宋之问看着从这个地方被选出去的侍寝的人都飞黄腾达了,他坐不住了,希望也能得到武则天的垂青。当时得宠的男宠是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两人倚仗女皇的宠爱,飞扬跋扈,权倾一时,连武承嗣、武三思等朝廷重臣都巴结他俩。宋之问不甘落后,放下文人的自尊和清高,竭力巴结张氏兄弟,极尽谄媚之能事,据说还替张氏兄弟提过尿壶。当然,靠着让男宠去引荐另一个男宠,只要不是脑子进水,张氏兄弟就不可能将他带上武则天的床。
此路不通的宋之问,为了心中的梦想,睡在龙床上,于是就自荐枕席,写了一首艳情诗献给武则天来表达自己对武则天的倾慕之心。武则天看的赞不绝口、心花怒放后,让带着满怀希望的宋之问又带着满心失望怅然的离开了。待宋之问离开后,武则天对身边人说:“这个宋之问,的确是难遇之才,只是他口臭熏人,让朕无法忍受。”由于口臭,宋之问的美梦化作了泡影。听到这个噩耗后,宋之问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积极主动的寻找良方治疗口臭。从此长安城就出现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只见一名中年书生,身材伟岸,面容英俊,在长安城的街道上闲庭信步的走着,旁边的人捂着嘴窃窃私语,只因为这名男子的嘴里含着一株兰花。原来宋之问为了治好口臭,整日口含鲜花,期待有一天能够治好自己的口臭。(笔者曰:或许这是对“吐气如兰”最生动的解释了吧。)
武则天登基的时候是公元690年,那时候的她已经是66岁芳龄的“年轻貌美、性感丰腴”的女子了,而宋之问也已经是34岁了,体力和精力已经在走下坡的年纪还在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睡在女皇侧。即使武则天不是因为口臭拒绝他,也会有其他得原因拒绝,毕竟男宠不仅要长得好看,更要年轻有活力啊!
杀亲夺诗狼子野心
宋之问已经在初唐文坛站住了脚,并且名声很大。而他的外甥刘希夷虽然也是读书人,俩人还一同考了进士,但是刘希夷的文才名声还不想。有一天,刘希夷拿着自己的新作去找到自己的舅舅,他们之间应该有这样一段对话:
刘:“舅舅,我刚写了一首诗,你看看怎么样,这一次能不能一炮而红呢?”,
宋之问拿过来一看题目是《代悲白头翁》,再看内容,心里非常喜欢,看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就更加喜欢,想让刘希夷把这首诗转赠给他,就问到:“希夷啊,这首诗你没给别人看吧?”
刘答到:“没有,就给舅舅看过。”
宋长舒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外甥啊,这首诗能送给我吗?”
刘希夷当然拒绝,只是没想到晚上回家被宋之问家奴用装满沙土的带囊压死了。全唐诗收录了宋之问的《有所思》和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仅仅将刘诗中的“洛阳女儿惜颜色”中的“洛阳”改为了“幽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