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院的枣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0章,战国大夫,东院的枣树,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接下来,智朗几乎每天都要往军营去一趟,除了督促,更多的时间倒花在了跟士兵聊天上。
人是很容易受情感影响的,先秦时期的人尤其如此,他们能为恩情舍生忘死,但也能因为折辱而‘三世之仇尤可报也’。而且,士兵在战场上是要为将帅拼命的,用权威去驱使他们,不仅愚蠢而且危险。
智朗很清楚这些,所以他面对士兵都是笑容温言,从不惩罚或者恶言相向,即使士兵有错,他训斥的也一定是军官。话说,智朗在面对大量公务的情况下,还能抽出时间去军营,自然也多亏了杞仲。
原本要大半天才能处理好的公务,在杞仲的设计下,办公所用时长缩短了一半还要多,效率惊人。
在杞仲到来前,智氏的政务管理其实是有问题的。政令发出去却没有有效反馈,各自事务如同乱麻,让智朗不胜其扰。
而其中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得力手下。毕竟,卫黎的能力只能算平庸,一个薪地就已经是他能力的极限了。
春风送暖,随着气温继续抬升,这才到了万物复苏的时候。
山林已经冒出了嫩芽,而且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外蹿着,就连动物也多了起来。
变化不止在自然,人类世界也开始忙碌起来,春耕开始了。
毫无疑问,这是整个智氏,以及各国的大事。在吃的事情上,多重视都不过分。而这时候,作为宗主的智朗也得去一趟,干多少活在其次,重点是彰显对春耕的重视。
一大早,智朗就乘车出了城。这趟的声势倒是不小,除了他跟亲卫,还有不少城中居民。
等到了地方,太阳也已经高高升起,暖烘烘的。
田边小路上,一群人正守着耕牛跟新出产的铁犁,赶忙去迎接。
为首的那人却也熟悉,正是薪农。
智朗下了车,一边走,一边朝薪农说道:“那新犁可还好用?”
“好用的很!”
薪农笑着说道:“我们在耕地中试用过,一头牛即可,甚至人力都能拉动,极为省力。而且,有了此犁,开垦新耕地也大为便利,一年就可新增耕地数十万亩。”
说着话的功夫,智朗已经走到了跟前,弯腰打量着那犁。犁头是铁质的,还带着铁毛刺,这是炼铁工坊的副产品,虽然质量一般,但对农耕是够了。
站在地头,智朗一手叉腰,望着面前广阔的耕地。耕种还没开始,地里却已经长满了杂草。而铁犁耕地除了便于播种,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把这些杂草翻到犁沟里,起除草作用。
大路被车驾堵塞了,那些城里来的居民聚在路口,有些乱糟糟的。他们并不从事农耕,这次更像是郊游。
以前都是野人,也就是奴隶以集体工作的方式替他们耕种。不过随着中原夷狄被消灭殆尽,奴隶来源成了问题,已经越来越少了。如今野人耕作倒是成了少数,大部分已经是庶民在以家庭为单位的耕作了。
智朗有些无奈的看了眼路口,朝骝说道:“去,让他们让开路面,安静下来,闹哄哄的成什么样子!”
等路口那安静下来,智朗这才一手扶着犁,一手拿着鞭子,开始犁地了。
智朗犁的并不好,耕出来的沟总是弯曲,但总算还在可控范围内。
随着智朗这边耕地开犁,农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在大地上划出一道道土线。而同一时刻,这样的场景还在智氏各地,以及智氏之外的地方上演着。
正当各地忙碌的时候,前往薪城的大路上,突然有一辆辂车缓缓驶来了。车上装的是货物,而除了货物,就只有中年商贾跟一个随从了。
一路上,驾车这商贾目光不断的在路边的景象上扫来扫去,若遇到路人,他也会热情的问几句。
“这位老丈!”迎面看到了一个老者,那商贾立刻停下,打了个招呼。
指着前边道:“前方可是薪城?还有多远?”
老者停下打量了这人一眼,一手捋着山羊胡须,说道:“还有不到三十里。……听你这口音,可耳生的很。你哪里来的?”
“赵地来的,晋阳城你可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