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藤飞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魔咒,风起绝情村,斋藤飞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绝情村,一个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的村子,村名怎么来的不清楚,大体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是早年此地为海水所覆盖,一片盐碱地,后来海水褪去,官府到这里掘井取盐,所以名字叫掘井村,后来演变成了绝情村。另一个说法是此地多绝情男人,男人三心二意,缺少对婚姻的忠诚,千百年来爱情美满的范例稀少,不是贫贱夫妻百日哀,就是出名垂千古的负心汉。久而久之,方圆百里有好女不嫁绝情郎的俗语。
冯雁回就出生在这个村子里,他的名字是外公取的,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意。或许外公也不想做空巢老人吧,他知道天资聪慧的雁回一定会走出山村,去大学,去大城市,去BJ。当然,他也希望雁回将来从这个小村庄飞走后,能常回来看看他。做一个有情有义,愿意回到这个贫困家乡的好雁回。
除了绝情以外,这个地方还存在着这样一个魔咒,求功名者困厄终生,不读书一生平安。从早年追随革命的觉醒者,到后来和平时期的苦读少年,无一例外的,把困顿的生活暴露在家乡父老面前。让人更加相信这个魔咒。
雁回的外公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一生耕读勤勉,半生求取功名,却依然过着困顿的生活。村里的老人传说道:“早年徐福东渡RB一去不回,秦始皇出于报复,屠戮了他的家乡,也就是这个村子。还掘断了这个地方的风水龙脉,从此,这个地方就只听说过地灵而没有人杰了。
传说有模有样,加上近一百年来确实没出过人才,这个传说仿佛就真成了一个魔咒。
因为地处四战之地,这个村子人丁稀少。
在一个江南大灾的庚子年,从苏州城逃来了姓冯的三兄弟,他们在这个人口稀少的村子定居了,作为新移民,在历经几十代的繁衍后,冯姓成为了这个地方的第一大姓。
他们听说了这个被秦始皇断龙脉的传说,但却不信邪,带着江南一代百姓对读书的热忱,立下了勤耕苦读的家训和耕读传家的牌匾。他们的后代一次次的对这个魔咒发起冲击,但都是昙花一现,结局落寞。
1949年,国民党败退前夕,一位姓冯的国军少将偷偷跑回他的老家,想给唯一的老母亲留下箱银元,却发现家已经不在了,母亲也被转移了。将军悲从中来,在万般不舍中只能带走了祖坟前的一截树枝,然后踏上了飞往台湾的飞机,留下少年英雄老来悲,败军仓仓向南飞。老母白发不能问,何人送终哭土堆的绝句,他终究是一生未能回来,一个人在孤独中去世。老母亲在战争结束后回来,没有等到他,在等待中去世。
村里的老人传言到,是将军的老父亲老母亲不信那个秦始皇的传说,非要送自己的孩子去上军校,魔咒,应验了。他们时常就这样聚集着,在祠堂门口,像旧时代的预言家一样,向来往的后人讲述着这个故事。
第二个人冲击魔咒的人,就是冯雁回的爷爷冯雁礼,他成长在那个牺牲农业供养工业的年代,作为一个农民的后代,他的全部资源就是,赤贫加文盲的家庭,几亩薄田,还有一些债务。
在许多年后的一个夜晚,冯老头曾这样给雁回描述那个红色的年代,那时候物质匮乏,大家的精神却极度亢奋。战争结束后,久违的和平让全国洋溢着建设的热情,过好日子的热情,虽然什么都没有,大家也都穷,但都怀揣着希望。
他们是和新中国一起成长的人,一群在希望中生长的人。
冯雁礼出生的时候,解放战争刚刚开始,国军抓壮丁,雁礼的爸爸不得已躲进山洞里。等他三四岁的时候,新中国成立了,他们不再是低贱的佃农,而是光荣的工农阶级,这个新生的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的所有人,挺直了腰杆站了起来。虽然穷,但是腰杆子硬。
除了尊严,他还收获了受教育的机会。
以雁礼的家庭,他本来是上不起学的,饭都吃不起,何况他的后面还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直到有一天,他的父亲领着大伯走进了家门,对雁回说,你可以去学堂了。
原来大伯家唯一的儿子在战场上没回来,而雁礼家男孩又太多,两家一合计,雁礼被过继到了大伯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