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璎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百七十四 永定门前,我是崇祯帝,大璎珞,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还办了个什么雪苑诗社,明目张胆的在京城把妹子。
崇祯对侯恂没有好感,自然不会对他儿子另眼相看,更何况这家伙还和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呢!
李香君,读过明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个大美女,据说此女曲艺非常好,尤其擅长南曲,其长相更是玲珑娇俏,有香扇坠的美名。如此美人却被候方域这个垃圾得了,以至于香消玉殒,只留下一曲桃花扇。
侯方域确实是垃圾,清入关后,这家伙先是欢天喜地把头剃,跑去考科举。可惜啊,人家鞑主看不上这种软脚虾文人,这家伙不仅没有得到重用,还把名声给搞臭了。
名声臭了后,这家伙又后悔了,立马写了一篇''壮悔堂文集'',表示对参加鞑主科举的悔悟之心,简直堪称反复无常的典型,——而崇祯最厌恶的便是这种人。
“田尔耕,朕命你去查查这个候方域和他的雪苑诗社,可有什么问题?”
崇祯可不相信这个雪苑社真的只谈风月,不谈政治。候方域这个垃圾来京城说不定就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遵旨!”田尔耕小声应答着。
而此时永定门前的众流民也遇到了大问题,守门的官兵不让他们进城。这帮流民辛辛苦苦赶到京城,所求不过是一餐饭食罢了,如今不能进城了,上哪儿去乞食呢?
众流民苦苦哀求,“官大爷,您看看我们这边还有孩子呢,大人可以饿着,孩子不能饿啊,求求官大爷让我等进去寻口吃的吧,求求你们了。”
这些流民为了获得同情,将许多孩子推上前,就连李天经这个半大的孩子,也被他们推到了守门官兵眼前,以博得人们的同情。
李天经木然的站在城门口,就像是一个货物般,任凭人们评头论足。一些或讽刺或同情的言语,从四面八方涌来,让这个半大的孩子抬不起头来。
李天经自问和这些流民是不一样的,事实上~他也确实和这些流民不大一样。
他懂得很多知识,明白许多道理,也会念诗词歌赋,更拥有一颗无穷想象力的心。他觉得他和杨柳树下的文人骚客一样,应该得到众人的尊重。
但是,他置办不起文人的衣袍,哪怕只是一件最普通的细棉袍子也置办不起,更没有这些骚客们的风流姿态。
任谁一看就知道他李天经是个泥腿子,……当然最主要的是,他不识字。
不识字,算什么读书人?
融不进读书人的阶级,退不回泥腿子的世界,这便是李天经悲催的处境。
这帮流民算是逃出来的,所以根本就没有路引,而在大明——没有路引简直是寸步难行。
所谓路引是什么?
其实这是一种户籍制度的延伸,大明律法规定……老百姓远离所居地超过百里的,都需由当地官府颁发路引,若无路引或者是个假路引,是要依律治罪的。
大明对户籍管理可是非常严格的,所以路引一般也很难办下来。
办不下来怎么办?制假呗!
传说大名鼎鼎的明代驴友徐霞客,这家伙便是一个制假小能手,他为了能够畅游大明的壮美河山,便弄了许多假路引,一路上可谓是畅通无阻,甚至还能得到当地官员的帮助。
但是这帮流民不是徐霞客啊,他们既没有制假的能力,或者说,就算他们弄到了假路引,就凭他们的卖相,也得露馅啊,咋能和徐霞客比呢?
守门的官兵显然见惯人间百态,这些人确实可怜,但世上可怜人那么多,谁特娘的可怜的过来啊?没有路引就是不能过,就是官员老爷来了,也不许过。
要知道内城的管理可是相当严格,五城兵马司天天在查流动人口,若是查出谁没有路引,他们这些守门的官兵少不得要担责的,——守门官兵和这帮流民陷入了僵持中。
“尔等何人?”
一道文质彬彬的声音传来,说话的是一位青衫文士,这位文士的打扮相当简洁素净,身上也没有什么金玉器物,和满大街那些穿红戴绿的奇葩文人骚客完全不一样,——一看就是穷酸文人。
明朝的文人骚客以衣着富丽为时尚,以穿戴奇葩为风格。
就比如雪苑社的那些文人骚客吧,哪个不是身着华服,妆容奇葩?就连头戴大红花,脚蹬彩底鞋的奇葩都有,总之,怎么显眼怎么来,怎么个性怎么弄。
而衣着简朴,则往往意味着穷酸。
在这么个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谁愿意被人说穷酸呢?
虽然听不懂青年文人的话,但是流民们知道这话是对他们讲的,这些流民面面相觑,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特娘的,你连人家的话头都听不懂,你怎么回答?
这些流民唯唯诺诺,既想和青年文人搭上话头,又不知如何是好?简直是说不出的小家子气,青年文人也不着急,就这么等着。
终于——
李天经站了出来,他鼓足勇气道,“我们都是得胜堡人,家里的田地被东家收了,没了活路,便想着来京城谋生,行到此门,官爷说没有路引不能进,故才僵持在此,进退不得。”
不得不说,李天经说的话很有水平,和那些泥腿子的乡间土话完全不一样,一听就是有文化的,呃~就是气质和语音,听着还是土气。
青年文人点点头,似乎对这个小泥腿子很赞赏,“本官姓程,专门负责管理陛下的皇庄,看尔等也是走投无路了,不若就到本官下辖的皇庄做事吧,包吃住,饭管饱,就是活儿很累,尔等不能偷懒。”
这帮流民虽然不知道啥叫皇庄,但是他们能够听懂——做事,管饱,不能偷懒,这些很直白的话啊!
“菩萨啊!”
众流民不待李天经回答,便纷纷跪在地上,“只要能够给我们活计,一天两顿稀饭就成,我们就会拼死拼活的干活,累死也不会怪大爷您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