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老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6章出现疲态的2大军事集团,星球改造之华夏崛起,在家老大,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今天恢复更新,再次感谢支持在下的各位读者,你们的支持是在下更新的动力。
在规模宏大的“布鲁西洛夫攻势”中,俄军伤亡约50万人,奥军前后损失150万人(其中40万人被俘),德军损失35万人,此战也被称为世界上死伤最重的战役之一。
从作战目的上来看,俄国成功地迫使德国从西线抽调大量部队,有力地支援了法军在凡尔登方向的防御作战,达成了最初的行动意图。同时,俄军还占领了奥匈帝国的大片领土,也算是额外的收获。
与辉煌的战果相比,“布鲁西洛夫攻势”在战场之外的影响却更为深远。从战略上说,布鲁西洛夫的巨大胜利令奥匈帝国元气大伤,此后奥军连自己的阵地都需要德国军队协助才能守住,这场惨败还彻底动摇了奥匈帝国的腐朽统治,帝国治下的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克罗地亚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纷纷出现独立倾向,可以说这一仗敲响了奥匈帝国的丧钟。另一方面,这场战役牵制了大量德军,使其在凡尔登的攻势功败垂成。
而俄军虽然获胜,却也付出了不小的人员代价和大量物资损失,加上此前两年的伤亡,俄军已损失了500万官兵(协约国被俘的战俘60%为俄罗斯战俘,另外还有大量逃亡),如果不是巨量黑人劳工引进,国家经济已经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由于帝国主义战争对国家经济和民众生活带来的巨大破坏,使俄国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为后来的革命提供了土壤。
与此同时,比利时在比德战线、葡法联军在意大利西北战线、协约国军队在奥斯曼土耳其战线也发起了进攻,以策应东西两线主战场的战斗。比利时军队以新领地的两个集团军为主力,在20个空军师的配合下,利用德奥军队增援东线的时机,一举击破对面的同盟国军队,将其赶出比利时领土,这也是今年协约国军队最大的亮点。
意大利西北战线也有不俗表现,以葡萄牙两个集团军为主力的联军,在战车、装甲车、毒气弹、轰炸机的配合下,连连击败意军。如果意大利不是有甲基苯丙胺(冰)、毒气弹的加持,恐怕败得更掺,即便如此,意大利也丢掉了北部大片国土。为防止联军隔绝意奥,从而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德国雇佣华夏船只,紧急把从美洲领地调来的一个集团军派往意大利,总算稳定住了意大利。
南线的协约国军队已经基本与奥匈、保加利亚停战(主力塞尔维亚已经基本达到他扩张领土的目的,保加利亚纯粹死老虎一只,占了他40%的领土已经可以了),在俄军所有参战部队丧失进攻能力后,置布鲁西洛夫的求救于不顾,重新对奥斯曼土耳其发动了进攻(对于巴尔干诸国来说,奥匈、奥斯曼是敌人,俄罗斯同样不是好人)。
此时哲国的集团军已经退居后方,前线由奥斯曼的军队防守,在协约国军队越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峡后,已经有所起色的奥斯曼军队与其有攻有守,与以前判若两人。但没有了哲国军队的加持,抵挡了2个多月后还是不支后退,在距临时首都安卡拉100k的旧防线附近在哲国军队的帮助下稳定了战线。
盘点开战第三年的战事,总体同盟国战略上损失较大,战役战术上协约国损失较大。主要是引进劳工置换的人力还未体现出来,海外领地的人力资源送往前线的不足60%,各国均还有巨大的潜力,这一点与原位面不同。各国估计要到次年下半年,各国的人力资源、生产才能达到顶峰(原位面那个时候各国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引进劳工的好处已经显现,在皮鞭、棍棒、刺刀、子弹的威胁下,在兴奋剂的引诱下,引进劳工的农业生产率达到白人的90%,体力劳动达到白人的110%,工业生产也达到白人的70%,令各国大喜过望,纷纷认为引进的晚了,要是战前引进,早就把对手打败了(这时候都还是异常自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