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2章 解救唐民,猛卒,高月,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吐蕃守军只有两千,虽然强悍不畏死,但遇到了精锐的河西军,兵力更是五倍于他们,吐蕃军只有被全歼一个下场,但就是这场歼灭战,唐军也苦战了近一个时辰。
这也是历史上唐军和吐蕃军交战,败多胜少的主要原因,吐蕃军不像别的游牧民族,伤亡到三成就崩溃了,吐蕃军却是死战不退,一批军队全部战死后,第二批军队才上来,而且不肯投降。
所以除非吐蕃军为保存实力而主动撤退,否则唐军基本要把吐蕃军斩尽杀绝,才能取得胜利,这样唐军的伤亡也很大。
在天色快亮时,战争终于结束,大街上满地尸体,两千吐蕃军被斩杀殆尽,但唐军也付出了七百余人伤亡,确实应了‘杀敌三千,自损八百’的老话。
城内的百姓被吓得躲在屋子里不敢出门,心惊胆战,一夜未眠,直到一些胆大的青壮男子出来,发现大街上都是唐军士兵时,他们才彻底欢呼起来。
整个鄯州城的百姓都沸腾了,他们冲出屋子,拼命敲打着锅碗瓢盆,有人欢快得纵声大笑,有的却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不管怎么宣泄内心的情绪,他们激动的根源都是一样,那就是他们不会被掳去吐蕃高原当奴隶了。
很多百姓不顾一切跑上大街,抱住唐军士兵大哭,一家一家的百姓跪在地上向唐军士兵磕头感谢,这是一种从地狱爬回人间的激动,是一种重获新生的狂喜。
望着百姓们情绪失态,很多士兵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数百名长者被领到郭宋面前,他们跪地痛哭,郭宋连忙令亲兵扶起他们,他高声道:“各位乡亲,现在还不是激动的时候,等我们撤回河西,大家再一起载歌载舞庆祝。”
敌军求救的烽火已经点燃,郭宋见百姓太多,一旦吐蕃大军杀回来,必然将造成惨重的伤亡,他立刻下令全军撤离。
仓库内的钱粮物资都被吐蕃打包,还没有拆开,粮食和羊肉堆积如山,不好携带,郭宋随即下令,将骡马毛驴以及牛等牲畜都分给百姓,把粮食和羊肉也全部分给他们,士兵们则将剩下的金银铜钱和各种物资托运在一部分牲畜以及战马上,带着二十余万百姓撤离鄯州城,浩浩荡荡向大斗拔谷撤军。
临行前,李冰率两千士兵将所以战死的吐蕃士兵尸体堆积起来,一把火烧掉,战死的唐军士兵也火化后将骨殖带走。
李冰率军最后搜索一遍城池,确保所有的百姓都撤离了,他们才离开了鄯州城。
回去时,有了鄯州的当地百姓带领,他们在一处浅水滩渡河,就不需要皮筏子,河水宽达十余里,但现在已进入枯水期,水深只齐人的膝盖,孩童和老人骑在牲畜上,士兵以及青壮男女则挽起裤裙淌水过河。
过了浩门水,大家休息一夜,点燃了篝火做饭、烤肉,百姓们大吃一顿,次日一早,大家继续北行,沿着一条山谷走了二十余里,远处便看见大斗拔谷的入口。
.........
一万五千吐蕃大军刚刚杀到凉州,凉州所有百姓都撤进了姑藏县城内,八千唐军在城头上防御,尚结赞有点犹豫,是直接绕城北上,还是攻打城池,北上有点不太现实,他们的后勤补给会被唐军截断,可如果攻打城池,他们却没有携带大型攻城武器。
就在尚结赞进退两难时,他接到了急报,兰州城外的烽燧点燃了求救烽火。
这让尚结赞大吃一惊,他临走时下令,只有鄯州城才能点燃第一支求救烽火,显然鄯州城出事了。
鄯州城池出事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斗拔谷失守,唐军从大斗拔谷杀出来了。
这就像一个圆形作战,他们想杀去甘州,唐军却抢先一步从甘州杀出来,捣了他们老巢。
商结赞顿时心急如焚,也顾不上攻打凉州,急令撤军,一万五千吐蕃大军向鄯州城疾速赶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