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仨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6章 勘探钾盐矿,一六零零之与熊共舞,岭南仨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一次的雅库特城西北钾盐矿的发现,直接补齐了帝国氮磷钾化肥的不平衡。

事实上这个钾盐矿,就是后世俄国伊尔库茨克州北部的涅帕钾盐矿。

西伯利亚加上漠北地区,帝国几乎富含所有的矿产资源,而且大部分是富矿和大矿,怪不得后世毛子可以靠贩卖资源,勉强和兔子、鹰酱相抗衡。

今年铁心在漠北地区的勘探,也是收获满满。

漠北地区的金矿、银矿、铁矿、铜矿、铅锌矿、锡矿非常多。

至于煤矿那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是整个漠北地区地下都是煤矿。

加上库苏里盆地的磷矿。

要不是气候条件比较差,西伯利亚和漠北地区绝对是得天独厚。

反正帝国未来几十年内是不需要操心矿产资源的问题了。

……

田乐和熊廷弼此时目瞪口呆,眼前的一切真的太可怕了。

那一炉炉红彤彤的钢水,正在不停的生产着粗钢。

马兴邦正带着他们参观帝国在冶铁城的第二钢铁厂。

“马先生!这个钢铁厂一天可以生产多少钢铁?”田乐忍不住向一旁的马兴邦问道。

“哈哈!不多就生产三千多吨钢铁,一年也就一百万吨左右,这个第二钢铁厂是目前帝国最大的钢铁厂,另外还有第一钢铁厂和第三钢铁厂,那两个钢铁厂加起来,一年也就生产八十多万吨钢铁。”马兴邦好像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样轻描淡写。

问题是田乐和熊廷弼俩人,却被这数据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们俩人已经初步了解帝国的度量衡,一吨就相当于大明十一石左右,也就是说恒古人一年生产将近两千万石钢铁。

那么大明一年生产多少钢铁?

大约在三十万到四十万吨左右。

没有错,就是三十万到四十万吨左右,可以说是大明此时是除了帝国之外,世界钢铁生产量最大的国家。

不仅仅生产量巨大,而且技术也相当的厉害,特别是高炉炼铁和苏钢,在十九世纪之外,都是独树一帜的领先技术。

问题是大明的钢铁绝大部分都是民营的,官方一年也就收铁课(相当于铁税)一万多吨,如果遇到国库钢铁储存不足时,才向民间加收铁课。

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是典型的农业社会产物。

国家没有自己的钢铁厂,也无法有效的管理民间钢铁厂。

大明就像是一个大胖子一样,浑身上下都是脂肪,但却缺乏有效的锻炼,无法将肥肉转变成肌肉,然后被人不断的放血割肉,最终轰然倒塌。

如果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大明绝对是中华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没有之一。

马兴邦这些天不断的带着田乐和熊廷弼参观帝国的工业和农业,就是要向大明展现强大的肌肉。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钢铁厂旁边的轧钢厂。

一块块钢铁像面团一样,被不同的机器捏圆磋扁,或切割、或捶打,打造出各种各样的零件。

“两位觉得我国的钢铁厂还可以吗?”马兴邦故意问道。

“呵呵!贵国的钢铁厂不错不错!”田乐干笑回道。

熊廷弼则全程黑着脸,一言不发。

事实上这些天的参观,田乐和熊廷弼俩人,也并不是一无所获,他们了解到恒古人非常的重视工匠,一些大匠甚至位极人臣,地位不下于恒古国的总理大臣。

比如鲁铁、浮云道人、苏桦、铁心、方百草这些家伙,你内阁总理大臣也拿他们没辙,.nsho因为他们是神学院的,而神学院是黄豪杰直辖的。

而且神学院也是目前帝国爵位最高和最多的机构,研究员级别就是子爵起步,像鲁铁就是一等机械候爵、苏桦是一等红柳候爵、铁心是二等两界山伯爵……

但是他们知道弊端,也不知如何是好,大明王朝的工匠的贱籍,这个要改变相当的困难,就算是万历想改,朝中的衮衮诸公恐怕也不会善罢甘休。

恒古人的工匠是上等人,大明的工匠是下等人,两者的待遇简直是天差地别,同样工作热情也是天差地别。

一个吃喝不愁、地位高上;一个吃不饱穿不暖、毫无地位。想想就知道,谁会卖力工作,谁会热情高涨。

俩人甚至在这些工厂之中,看到不在少数的汉民,特别是那些技术高超的人,那地位就算是见了马兴邦这个外交部部长,他们也鸟都不鸟。

这就是差距啊!田乐在心里叹息道。

他越发为大明的未来担忧,随着大明对于恒古帝国越来越了解,那么大明的匠户必然对于恒古趋之若鹜,此消彼长之下,该如何是好?

田乐和熊廷弼俩人,越发对大明的种种制度,感到不合理和失望。

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了恒古国的对比,加上他们离开了大明,开阔了眼界之后,仿佛局外人一样,大明的弊端暴露无遗。

但是知道了弊端,却不知道如何改变,让俩人更加的痛苦。

更加年轻的熊廷弼,甚至怀疑起自己这几十年来读的圣贤书,究竟是有什么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云中歌

桐华

极品道士下山

风吹梧桐01

圣域空间

静墨

无限之圣人之道

十五02

穿越明朝成天启

乾乾静听

超级代理商

泡沫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