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刘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章 塞北互市,从项羽巅峰开始,淮南王刘安,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时值三月,云中城中却是还有些寒冷,云中城虽然是云中郡的首府,城内人口不到二万余人,城内也就一条十字交叉路口有些许商铺,整个城周长约十里(4千米),城墙由土夯垒成。可以说简陋到了极点,比塞内最下等的县城都不如。
晋王项羽并没入住云中城内,而是率领晋王行在二万多人,在云中城边搭起了一片蒙古包。项羽也知道塞北艰难,所以出发前让工匠们打造了一批蒙古包,便于晋王行在君臣草原中露宿。
蒙古包的大优点是易拆易装,便于搬迁。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一辆车就可以运走,一个时辰就能搭盖起来。还有,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和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很适合于在草原上的居住和使用。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
蒙古包的架木包括天窗、顶杆、网状围壁、门、支柱。
蒙古包的天窗插椽式。要求木质要好,一般用榆木制作。天窗架木为中十字形外圆的木盘,外面的圈上有众多插椽,用来连接顶杆。这种天窗和顶杆是连在一起的。因为能一分为二,车辆运起来十分方便。
顶杆构成包顶的伞状骨架,上联天窗,下接围壁,顶杆为细长的木棍。上端要插入天窗,下端有绳扣,以便与围栏头套在一起。粗细以围壁决定,一般卡在围壁头的丫性叉子中,上端正好平齐为准。顶杆一般由红柳枝制作。
蒙古包网状围壁是由长短各异、粗细均匀的红柳枝,按两层等距离交叉排列,形成一个个菱形图案网壁,每根上锥数个孔眼,用生牛皮条作钉,皮钉越多,围壁竖起来越高,往长拉的可能性越小。制作网状围壁也选用不易折弯的红柳木,网状围壁片数决定蒙古包的大小,蒙古包搭建时可高可低,可大可小,主要由网状围壁伸缩性决定。
网状围壁立起来以后,把网眼大小调节好,网状围壁的高度正好是门框的高度。门由框定。因此蒙古包的门不能太高,人得弯着腰进。毡门要吊在外面。
蒙古包如果做太大了,重量增加,大风天会使蒙古包倾倒。八片网状围壁以上的大蒙古包要用二到四根支柱。在天窗正下方四角打洞,用来插放柱脚。柱子的另一头,支在天窗上加绑的木头上。
蒙古包整体架木搭建好之后,再在架木外面盖上苫毡防雨防风,最后用麻绳木桩钉在土里固定,防止大风将蒙古包吹跑。
一个时辰后,云中城的周边架起了数千个蒙古包,云中城外四周处处可见一朵朵“白色的鲜花”,从空中俯看宛如粒粒珍珠在柔软草绒布上闪闪发光,更仿佛是在碧绿草原上绽放的一朵朵圆形云朵!
云中郡如今的太守是蒙靖,乃是秦将蒙恬庶五子,因其父亲蒙恬被秦二世无故诛杀,对前朝也没什么留恋。唯一愿望就是守住蒙家守护了十几年的云中郡。
秦末诸侯叛秦,秦朝所迁徙来之戍边者,皆逃亡回乡。时值匈奴强盛,眼见力有不逮,蒙靖渐渐放弃了西套和后套,收缩防御,将军民全部迁到了云中郡,集中到了前套。
太守蒙靖领着云中郡的各县县令县尉,前往晋王项羽的金帐觐见。
“臣云中太守蒙靖拜见我王!”蒙靖一进金帐就跪在地上行参拜大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