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司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章 舍人李斯,秦腔万里,少司卿,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见其突然跪倒在地,而后举手加额,双手十指并拢互相交叠,深深的向主位上的嬴政行了个跪礼:“楚国上蔡旧人,吕相邦之舍人李斯,拜见大王!”
李信三人一听他直接说出嬴政身份,轰然从案几上起身就要去捉拿地上的李斯,却被嬴政开口阻止:“无事!此人并未有恶意,不过是道出了政的身份而已,大秦知道政的人亦不在少数,如此大惊小怪以后如何为政办事!”
“喏!”李信和蒙氏兄弟应诺,不过,虽然嬴政说无事,他们还是戒备的盯着跪在地上的李斯,李斯表面看上去淡然若定,手心之中沁出的汗水沾湿了衣襟。而嬴政也知道刚刚他为什么觉得他会耳熟了,通古是李斯的表字,古时候的读书人一般自称都会用字,其中尤以儒家之人为最,虽然说荀子之儒学有别于孔孟,但是李斯还是会遵守这一条的,当下嬴政对跪在地上的李斯说道:“起来就坐吧!不知汝有何事要说于政听?汝又是如何知晓政的身份的?”
所谓舍人在战国时期指的就是豪门贵族的门客,这也还是李信他们戒备的主要原因,因为嬴政和吕不韦不和秦国的文武大臣们都是知道的,身为吕不韦的门客,李斯焉有不知之理。听得嬴政的回答,李斯从容自若的在李信右手边的案几旁就坐,而后看着嬴政说道:“通古知晓大王身份,却是蒙吕相邦看中提拔为郎(即为吕不韦的侍从),曾多次跟随相邦见过大王。故方才于行馆门口见大王进来,冒昧前来打扰!”
“哦!!!”嬴政这才想起他也曾见过吕不韦有几次身边跟着个中年文士,只是并未多加留意,想来就是面前的李斯了。李斯见嬴政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声,也不为意,接着说道:“通古此来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只为大王能让通古一展所学,以图抱负!”
座在李斯对面的蒙毅听后,不由的一阵冷笑,嗤笑道:“汝到说的动听,效忠于公子,汝可是吕相邦之舍人,公子有如何能信的过汝!?”
李斯又如何听不出蒙毅的话里音,暗指他是吕不韦派到嬴政身边的探子,当下反驳道:“通古师从儒家荀子,岂是为间小人!奈何通古西行入秦,恰逢先王薨崩,王上忙于国葬之事,如何会接见通古,无奈通古只好投奔吕相邦门下。”
“再者通古师从荀师,所学为帝王之术,皆为辅佐王上之学,若通古想一施所学,必要要效忠王上。故此今日惊见王上于此,通古斗胆前来求见,希望王上给通古一展所学之机遇。”说道这李斯有些英俊的面孔染上了些许激动之色,看向嬴政的双眼迸发出期望和一种名为野心的东西。当初李斯从荀子处辞学出山,可谓是意气风发,他分析时下各国形式,山东六国具都不在他说看中之内,只有秦国他才觉的能实现他的抱负。赵国在他看来,看似可抗秦国,亦不过是刻舟求剑,秦国日益强大,U ww.uknsh. 而赵国国君亦不思图强,国力原地踏步。齐国齐王建亦有求贤,可惜在他看来太过固守成规,胶柱鼓瑟罢了,后面的燕国、魏国、楚国亦不多说,要么是奸臣把持朝政,要么就国君无力。
可是到了秦国之后,他才明白,有的时候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他来秦国之后,因为孔子的禁令:“凡儒生不得入秦。”荀子并未写荐书于李斯,他一无门路,二无举荐之人,可谓是四处碰壁,这令他心中郁闷不已,甚至有点绝望。正好当时吕不韦编写《吕氏春秋》招揽有真才的门客,他当然就大喜过望,投奔于他了。
所谓怀才就像怀孕,时间就了自然就会发现,当然这个前提是你必须有真才而非虚才。李斯当然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所以吕不韦很自然的发现了他的才学,提拔于他。不过在李斯看来,他能够有什么样的事业,完全在于他自己是否能抓住机会和选择平台。吕不韦这个平台只不过是他的一个起点而已,他若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只有秦王嬴政这个平台的才能给其施展的机会。
“哦!那不知先生如何看待如今的秦国和山东六国之事?”嬴政上下打量了一下李斯,开口询问到。对于李斯,在他看来此人却是有真才实学的,不过其功利心太重。就如今日,从其话中可知,吕不韦对他可谓是有知遇之恩,可是李斯为了他的理想抱负,毅然就要投效于他嬴政,足可见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有才无德,他的为人处事就如同他的老鼠哲学一样,是由他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