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仨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8章 产业与科研,纳米崛起,岭南仨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七百多万员工参与的航天产业,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大航天时代。
要知道这可不是几十万员工的小产业,也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技术和智力、资金密集型的产业。
七百多万员工中,很大一部分是高学历人才,这种大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边际效用。
比如这两年的航天相关专业,将成为了大学的热门,大量人才被吸纳进去。
别以为七百多万从业者,看起来好像非常多,但实际上却一点都不多。
就以大沙航天城为例子,大沙航天城并不仅仅只有一个大沙航天城。
它包含了12个发射场(其中6个在建)、1个地面指挥中心、3个周边的地面雷达站、17个配套厂区、5个超大型仓库、1个安保中心、1个物流中心(包含专属机场、专属铁路)、6个附属实验室、3个员工小镇。
单单是一个地面指挥中心,就需要相关员工1300~1400人,之所以要多么人,主要是现在发射任务非常密集,出于保证精力的要求,员工通常是3+2的上班模式。
所谓的3+2,即一共是五个班,采用三班倒的轮班制,五个班协调好,保证保证每一个岗位上,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同时又保证每个人,每个月可以获得12天的休息时间。
虽然可以通过提高劳动时间,来压缩员工数量,但这样做得不偿失。
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大中华联邦内部的工资并不高,主要是内部福利太高了,导致民众需要的社会消费大幅度减少,其实就是内循环基本满足了民众的基本需求。
这种事情下,工资其实相当于一种额外收入,很多航天产业的从业者,工资确实非常高,但消费量却少得很。
也就是说,华元其实是一种国际货币,内部虽然可以用到,却无法成为内部的主要流通货币,目前内部的主要流通货币,是“信用点”。
这种双重货币,其实就是为了合法剥离一部分超级巨富的实际财富,遏制他们通过华元影响基本物价的能力。
通过工资改革,包括燧人系和一众国企,率先完成了信用点替换华元的战略。
现在航天局支付的工资,主要以信用点为主,华元一般是一个月几千块。
当然,华元的购买力并没有崩溃,因为基础服务、生活物资和日常消费品之类,这些都可以通过华元购买,而且价格异常的便宜。
但每个人和私人公司都有购买限额,想通过华元低价采购,存在一定的限制。
消费品调控中心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审核机构,整个大中华区可以生产多少农产品、工业品、特制品(包含服务、手工艺品),都是清清楚楚的,因此价格也是相对清楚的。
假如今年整个大中华区的大米总产量是2.4亿吨,经过计算后,存在大约3000~5000万吨的富余,再减去战略储备的那一部分,最后剩下1800~2100万吨富余。
那这一部分的富余量,就是可以自由流通的部分,这其中又分为“内自由流通额度”、“外自由流通额度”。
如果一个私人企业,要拿到一部分大米,向境外出售,那他的最大购入额度,是无法超过外自由流通额度的。
这种限制,卡死了企业在境内炒作产品的路。
如果是以前,本土粮食存在一定缺口,加上生产成本比较高的那会,这种限制可能会导致这些私人企业暗中抵制,甚至可能和ABCD暗通曲款,搞本土的粮食市场。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私人企业敢在本土操控粮食价格,那基本和找死没两样。
甚至连国际的产品输入输出,都要乖乖的听话,不然爸爸分分钟教你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