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烤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章 重生回到一千九百八十八年,重回狂野时代,爱吃烤串,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你就象那冬天里的一把火,
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
每次当你悄悄走进我身边,
火光照亮了我……
这是台湾歌手费翔在87年春节晚会上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风靡祖国大地,费翔凭借他英俊潇洒的外表,一时间成了全中国青年人的偶像。
虽然是一首爱情歌曲,但此刻的杨可却更感觉这首歌是时代的召唤。
改革开放的思想就是这燃烧的一把火,温暖着所有的人。
总厂每天早上七点半开始广播,一直到8点上班;中午广播一个小时,晚上下班广播半个小时。
毕竟是大企业,所以宣传工作搞的有声有色。
三次广播除了播送主要新闻,还有歌曲、相声等曲艺节目,再就是报道各个车间送来的稿件,大多是好人好事,文明生产,加班大干等内容。
一首歌曲结束后,传来播音员甜美的声音。
播音员名叫李梦洁,她父亲是总厂副厂长李刚。所以她大学毕业上班后,直接调到宣传科。
在当时,那可是了不起的工作,所以厂领导子弟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气势,就像现在的所谓“官二代”。
人家走路抬头看天,像杨可这些一线工人则是低头看地了。
不过重生后的杨可不再这么认为,这不是井底之蛙吗,出了经编总厂,外面的世界宽广无垠,什么样的高官没有。
杨可拿着筷子,哼着小曲,向食堂走去。
车间的墙上写着红色大字: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
食堂门口有两个大蒸箱,供工人蒸饭菜用。
有的是早上淘好米蒸新鲜米饭,有的则是带现成的饭菜放里面。
还有一些家属,为了节省家里用电和液化气,把饭菜都送这里蒸,中午拿回去,晚上热一下也可以吃了。
所以门口很拥挤。
杨可今天刚刚重生,不知道妈妈早上给他装的什么饭菜,于是排队等候。
一名女孩带着手套双手端着一个小方饭盒,上面是一个圆饭盒,回身向外走,正好路过杨可。
女孩面目清秀,大约1米62左右,笑道:“杨可,一会儿去你们休息室一起吃啊。”
“好的。”
当时服装二厂招80名女工,12名男工。
女孩名字叫:赵红,是与杨可一起考进来的。
92名年轻人在一起经过一个月培训,混的都很熟。
一个月后,各自被分配到工作岗位,女孩大多认师傅,上机台成了缝纫工。
他们12名男工则被分配到整理车间。
但平时还是经常联系的,尤其是中午,家近的回家吃饭,离家远的只能带饭了。
整理车间主任王霞也知道大小伙子都是好动的,平时没活怎么办,总不能在车间里乱转悠吧。
于是在车间的尾部腾出一间屋子,做为杨可等人的休息地方。
这间休息室就成了年轻人的天下,每天中午,都有很多女孩子拿着饭盒来这里和男孩子一起共进午餐。
有时候休息的时候,女孩子也会跑过来做一小会儿,年轻人嘛,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
有人提出一间屋子太小了,虽然能装下12人,但要是抽烟的话,那谁也待不住。
王霞笑道:“等你们试用期结束,就都飞了。”
当时杨可还不明白为什么,后来事实给了他答案,原来这些人都有门路,陆续被调走了。
最后只有杨可在车间和大姨、大姐们剪线头。
从此杨可有了一个称号:“妇女代表”!
杨可话音刚落,一名男职工从赵红身边走过,把赵红撞的一个趔趄。
“啪!”
圆饭盒掉到地上。
杨可扶了一下赵红,弯腰捡起饭盒、饭盒盖,站起来道:“不能吃了,不过没关系,一会儿吃我的。”
与此同时,背后传来骂声:“卡逼,吃你个头!”
卡逼(后来成为网络用语):东北方言,意为“傻子”,也可以说成“卡愣子”,是骂人的话。
杨可遭到偷袭,后脑勺着实挨了一拳,脑袋嗡的一声,身子也跟着向前冲去,正撞到赵红的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