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资悲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十一章 蛛丝马迹,官势,游资悲歌,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小海手里拎了几大包东西,独自来到北关镇小侯家村,找到村支部书记侯永军。
“侯书记,麻烦您再带我到侯大军家一趟,我给他家捎了点东西。”
两人推开小寨门,破落的院子里依旧静悄悄的,仿佛这里从未有人居住过。又是几天过去了,两位老人还好吗?当时走的时候,他发现锅台的笼屉上,摆了六七个黑乎乎的面饼子,不知道吃完了没有,小海心里惦记着,非常不是滋味。
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那场自卫反击战,持续到现在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多达万余名优秀的人民子弟兵为了国家利益长眠在祖国的边陲,受伤致残的残疾军人更要多出数倍,作为一名民政工作者,赵小海感到自己失职了。多好的群众啊!自家孩子手拿钢枪守卫在祖国的边防线上的时候,他的家人,却呆呆地坐在冷冰冰的家里饿着肚子,这说的过去吗?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像这样的军烈属,就要给予特殊的优待。
“老叔,县里领导又来看你啦!”
推开房门,侯永军大声喊了起来。说实话,他心里非常感动,也非常激动。刚才在路上闲聊的时候,他了解到:县残联这个小伙子,是因为惦记两位残疾老人,买了几大包好吃的东西,专程来到这里看望他俩。多少年没遇到这种情况了,以前的干部还驻村包户,现在还哪有这样认真负责的干部?即使上级有要求,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惭愧!”小海暗道一声,要不是因为自己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急于证实,他虽然确实想来看看,但却绝对不会如此之快!
听见动静,屋里两位残疾老人歪歪扭扭的站了起来,他们仿佛听懂了侯书记的话,傻傻地咧开龟裂的嘴唇,两双失去光泽的眼睛,死死盯着赵小海和侯永军手里拿着的几个大包。
“侯书记,真不好意思,我这次来也没买什么好东西,只给两位老人带来了些馒头、咸菜之类的东西,还有几包点心,先让他们填饱肚子再说。”说着,将包放在了低矮的炕头上。
“嗨,赵同志,你这就算帮他们大忙啦。小军那孩子说不准几天才回一趟家,我老叔、老婶经常饿肚子,有了这东西,够他们吃上一阵子的啦,我代表他们谢谢你!”
俩人说着话的时候,那夫妇俩早已各自抢过了几个馒头,大口吞咽起来。
“哦,小军多大了?”
“刚刚十六岁,初中都没上完,爹娘又管不了,只好任由他在外面胡混。”侯永军摇头叹息。
赵小海点点头,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爹娘是指望不上的,只能自生自灭。
正说话间,破门突然被一下子推了开来,接着,从门外一步闯进来一个黑瘦高个少年,侯永军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少年的手呵斥道:“混账小子,又野哪儿去了?不许跑,快过来见见你赵叔叔,你真该要好好谢谢人家!”
说完,抬脚踢了一下侯小军的屁股,把他推到了赵小海面前。小海盯着眼前畏畏缩缩的少年,上下仔细打量着,半晌没说一句话。
侯小军战战兢兢地站在“陌生人”身前,蜷缩着脑袋,佝偻着身子,不搭理任何人。此时,几个馒头进了肚子里的妈妈,嘴里哇哇叫着,手里连连比划着走到儿子跟前来,摸了摸儿子那满头蓬乱的毛发,然后又伸手扯了扯侯小军的衣服,依旧发出其他人都不懂的声音,把他牵引到赵小海带来的那几个包包面前,本来黯淡无光的双眼,此时却有了星星点点的母性光辉,似在询问儿子吃了饭没有,低下脑袋在包里翻捡了一番,拿出一包点心,乐呵呵地递到儿子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