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落花成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2章 戴熙与大齐通宝,身后之人,花落落花成海,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被店小二一把扔了出去,正过来找人的黄璋玉见状只能把先扶他到一边,他人一瞧见熟人,反倒是笑着说找黄璋玉要酒钱。
“掌柜是骗咱们的,十......十块大洋能淘到什么,你说。反正我是不去,我......我劝你也别去,对,别去。”
“死酒鬼,记着这次打,再有下次,把你的苦水揍出来。”
“不......不好意思啊,这几天耽误你了。你准备去找什么,铜鼎、方尊,还是酒器?那些去陕西的,肯定也是找这些,十块大洋,哈哈哈!”
“我也知道这不可能,那么大件的东西光运回来都要花不少钱。”
“嗯,不错。小件的东西也不少,像编钟之类的。要是再小的话,就只有钱币之类的。要不你也南下看看?”
“钱币?”
“中国古钱要数大齐通宝名声最大,关于它的铸期与铸主问题,是中国货币史上的悬案之一。大齐通宝是在国号为齐时所铸造,所以此钱币铸造数量少又精,流传至今已屈指可数,故格外珍贵难得。这东西我还见过呢,呕~~~”
“你没事吧?”
“这点猫尿算得了什么,我......我还能喝一壶。璋玉,扶我起来。好像是在我掌物的第三个年头,记得有一个三十左右岁的人来铺子里面,那人还带着个孩子。我本以为他能有什么好东西,你猜怎么着,从身上摸了半天,却只拿出来一张纸,纸上就画着那大齐通宝。据我所知,现存的大齐通宝共有两种,一枚的上方缺一角,钱币界称之为「缺角大齐」,另一枚的钱上开有4个小孔,被称为「四眼大齐」。明眼人一瞧那就是四眼大齐,不......不过是画的,就当叫花子给打发了。”
“我看你是喝醉了,真不去找东西了吗?”
“我肚子里能装多少酒虫,我自己最清楚了。这,还有这里,它们都在。不信,东西就放在我枕头里,多希望那家伙拿来真东西啊。我......我瞧那孩子太小,就从后面取了几个馒头给了他们。”
要说那人的话,黄璋玉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相信的,不过他想把他扶回去,但人已经呕吐了一地,并呼呼大睡起来。
他眼下也没有什么计划,准备按刚才的话回去瞧瞧,他心里着急,想好好利用兜里的十块大洋。
“璋玉,你这么快就回来了,东西找到了?”
“没......没有,有东西忘了拿。”
“好。”
那个柳条做成的枕头外面包裹了一层软布,黄璋玉摇晃了几下,里面并没有什么响动,他还是用刀子割断柳条往里面瞧着。
里面光线很暗,要说有什么东西真看不太清楚,他刚一抬起头发现有人站在他身后,着实把他给吓了一跳,枕头也掉在了地上。
“你对着枕头做什么?”
“掌......掌柜,没什么。”
“是家里的书信啊。怎么,来这里那么久,是不是想家了?”
“有一些。掌柜,您知道大齐通宝吗?”
“知道。大齐通宝钱最早见录于晚清戴熙的著作中,并被定为黄巢建大齐政权时所铸。也有不当学者持不同看法,认为此钱是十国时期吴国徐知诰受封为齐王时所铸。泉家翁树培的《古泉汇考》中也有所披露,「此钱仁和戴氏所藏,轮有微缺,铜质颇古,字亦拙滞」,文字里也描述了第一枚大齐通宝的出处和钱币特征,也叫「缺角大齐」。因为大齐通宝极其罕见,数量又少,所以也少有人能见到实物。”
“嗯。”
“掌柜,前面有客人。”
“行,你先忙。我可乖着你拿东西回来,不要让我失望。”
“是。”
从枕头里面真的掉出来一张纸条,掌柜还以为是黄璋玉放在下面的书信,黄璋玉捡起了地上那张纸。
纸张上面积着不少灰,有一个条状地方是干净的,看来纸是被卡在了里面。
由于放置的时间过久,纸张已经开始有些泛黄,小心翼翼地打开纸条上面真的是四眼大齐的图案。
他把纸张收起来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指腹上粘有黑色粉末状的东西,放在鼻息下闻,并没有特别的味道。
“这是怎么了?”
“一没注意,墨瓶破了,好好的一沓纸都撒上了墨水。w.kansh.o”
“是墨水,没错,真是谢谢你啊。”
“璋玉,这是怎么了,突然高兴了起来?”
据《古泉汇考》和《古泉丛话》记载,此泉最早见于仁和(今杭州)戴氏。
据戴氏说,当时是此钱得赠于一个酒徒,100多个古钱,其中只有两个出众好钱,一个铁宝庆,另一个便是缺角大齐。
杭州泉家吴逸庵,看到两个钱十分喜欢,便提出用数方汉印与之交换,戴氏只把宝庆割爱给他,留缺角大齐珍藏,吴逸庵便做缺角大齐拓片数十张,大家才得见其真容。
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古泉研究盛极一时,杭州一带喜欢古钱的人很多,自发组建「钱社」,其宗旨意在以泉交友、各出新得、互通有无。
吴逸庵即是钱社的成员,他拿拓本和社友共同讨论分享,此钱真伪毋庸置疑,可谓轰动一时。
后来戴氏将大齐给了他的儿子戴熙,戴熙字醇士,谥号文节,工诗书,善绘画,喜金石。
他将缺角大齐钱拓本首次在其泉学大作《古泉丛话》中予以披露,后世诸谱中缺角大齐均出于此,此泉也一直藏于戴熙手中。
到了咸丰十年,太平天国攻克杭州时,戴熙死于兵乱,此泉也就在战乱中消失。
坊间更是有传闻称,戴熙在殉难前将所藏古泉悉埋土中,此钱恐亦在埋没之中。
此话一出,戴氏老宅引来了许多古玩商关注,高价买下,掘地三尺,又几经转卖,甚至泥土都要用细箩过筛,仍未见此泉,众人徒劳一场只能作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