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9章 最强锦衣卫,大明之后,青史尽成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颐垣特意从沂水赶到了莱芜,迎接阎尔梅。
两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久久不肯放开。
“阎先生,苦了你了。”
“朱公子,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阎尔梅感慨道,当初分别的时候,朱颐垣是什么样子?在谢迁面前,战战兢兢,兵马不过几百人,清廷甚至都懒得搭理他。
几个月之后,再度重逢,朱颐垣已经占有数个县城,兵马过万,几乎就是山东第一贼,比起谢迁,可是强了十倍不止。
乱世起英豪,朱颐垣的速度,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阎先生,你能跟我说说,谢指挥使现在有什么打算……整个山东的大局,又该往哪个方向走?我现在很是需要你的高见。”
阎尔梅哈哈大笑,“谈不上高见,就随便说说吧。”
这位当真是憋了一肚子话,滔滔不断,就说了起来。
首先是谢迁,这位没有立刻南下,而是向登州和莱州发展,很显然,他不愿意屈居人下,尤其是不愿意落到朱颐垣的掌控之下。
这不难理解,只要谢迁还在,兵马未散,就是个好事情。
朱颐垣颇为喜悦,至于整个山东的大局,阎尔梅道:“朱公子,你有什么打算?是向东向南,还是向西发展?”
向西就是越过运河,连接榆园义军。
朱颐垣沉声道:“以现在力量,越过运河,必定会遭到清廷全力以赴的围攻,我也没有在野战之中,胜过清兵的把握。我的想法还是向东,向南,巩固沂蒙山区。最好能把沂州和海州拿下来。尤其是占领海州之后,就有了港口,也有了食盐,再和清廷周旋,就方便多了。”
阎尔梅仔细思考,也就点了点头,他很欣慰,“朱公子见识明白,心中有数,我就放心了。其实榆园有数万兵马,百万民众,力量不低,只可惜他们一盘散沙,没法像朱公子一般,不然山东抗清的局面,又会大大不同。”
说了这么久榆园义军,到底谁才是义军首领,实力又怎么样呢?
对不起,还真很难回答,榆园义军有点像没有排座次之前的梁山,大大小小的头领,彼此互不统属。
栖身榆园的百姓,也只是求个自保,清军杀来,他们会想办法对付,但却很少能主动出击,对未来也没有什么规划。
“阎先生,最近我这边弄出了几篇文章,对于发展地盘,整顿百姓,也有了一点心得,如果方便,我想把这些经验介绍给榆园义军。”
阎尔梅深深吸口气,不敢置信地看着朱颐垣,“这可是你的看家本事,你也舍得?”
朱颐垣笑道:“不光舍得,我还早就散布出去了,巴不得大家都来学呢!”
随后朱颐垣就把顾炎武按照他的意思,撰写文章的事情说了一遍,阎尔梅听完之后,大喜过望。
他敏锐察觉到了这么干的价值所在……榆园义军的绝对实力,甚至还在朱颐垣之上,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法整合,处于懵懵懂懂,浑浑噩噩的状态。
如果能把朱颐垣的这套经验拿过去,在运河西侧,贴近河南,就会出现一支数万兵力的强悍武装。
有这么一支队伍在,和朱颐垣遥相呼应,能产生的效果非比寻常。
说到底,山东还是不够广阔,唯有打出去才有希望。
朱颐垣盯着海州,是想朝着南直隶发展,联合榆园义军,是为了往中原发展。
如果再能联系上李自成旧部,包括西南的大西军旧部,这样一来,整个局面就打开了。
朱颐垣对自己的经验,半点没有敝帚自珍的意思,相反,他巴不得农民军能学习这些经验,按照这条路走下去,毕竟抗清大业,需要各方一起分担才是。
“阎先生,正好你来了,我是打算在年后抢先出手,把莒州拿下来……除掉这颗身边的刺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