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章 打的就是孔家人,大明之后,青史尽成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管压力多大,总归不能做安安饿殍。
拼了!
接下来的义军队伍,简直跟疯了一样,从上到下,没有谁能闲着,就连朱老爹都被老娘揪出来,让他烧火煮粥。
“你怎么能这样,我好歹也是都指挥使啊!体面何在啊?”
老娘才不在乎呢,“有本事你杀进北京城,夺回大明天下,然后再跟我讲体面。做不到这一点,你给我给老实干活吧!”
朱老爹要哭了,“你可真高看我,我算是看清楚了,就算我坐上了金銮殿,也要受你的管制。”
老娘哼了一声,“知道就好,别偷懒,快干活!”
说话之间,有一队流民就过来了。
老娘亲自迎上去,一个中年妇人,系着围裙,手里拿着马勺,面带笑容,没等说话,先拿出大碗,来一碗热乎乎的菜粥。
流民们的心瞬间就暖和起来。
果然没有骗人,往南走才有生路。
他们在青石集稍作停留,义军会针对身体情况,分门别类。
体质不行的,拖家带口,有老人孩子,可以酌情在青石集暂时休休息。其余年轻力壮的,能走得动的,会进行编组,义军也会发一些随身口粮,然后让他们沿着规划好的路线,往南而去。
这一点非常关键,有些行家,从一个区区的行军镜头,就能看出一支人马的战斗力如何,绝对不是胡说八道。
不同兵种之间,骑兵、步兵、辎重兵,速度不同,间距不一样,如果没有规划,就很容易打结堵塞,影响整体行军速度。
几万人马大举行军,如果规划不好,甚至会出现踩踏伤人的情况。
如果遇上追兵,那就惨了,死在自己人脚丫子下面的,估计要比死在追兵刀下的多得多……
虽说青石集义军不算训练有素,但是朱颐垣上辈子有着丰富的拉练经验。
他特别嘱咐谭七爷他们,把流民从大路引到淄川县城。
到了县城之后,稍作停留,然后以二三百人一队,再开到青石集,做进一步处理,留下老弱,随后再让流民出发。
人不要太多,每队有所间隔。
行进的道路要安排好,每隔一段距离,要建立收容帐篷。
如果出现谁的体力不支,可以就近休息,不至于影响其他人。
而且在行军路线上,还要有义军士兵,不断通传消息,解决突发状况。
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流民的安全。
不然像清军那种,大范围催逼驱赶,跟屠杀也没有什么区别,十成能活下一成,都算是运气好。
朱颐垣整体安排,有条不紊。
谭七爷,老娘叶氏,张霖,蒋琦,他们全都尽心竭力。
整个过程,效率极高。
不到两天光景,从章丘方向,有超过五千的流民得到了安排,并没有涌向高苑县城。
谢迁都不知道,朱颐垣已经无形中帮他化解了最大的危机。
不然的话,几千流民涌动了高苑,你号称义军,救不救老百姓?
不救,坐视老百姓饿死,军心崩溃……救了,军粮撑不住,一样要饿死。
沙场争锋,还有个胜负,可一旦流民大举涌入,无力安顿,那就只有失败一条路,根本毫无胜算。
“有人把流民拐走了,没有涌向高苑?”
洪承畴皱着眉头,山东巡抚方大猷就在旁边,躬身侍立,额头上有一层细腻的汗珠,心怦怦乱跳。
“洪总督,想来高苑的贼兵,不过是疥癣之疾,这么多兵马,一走一过,足以荡平他们,些许小事,用不着在意。”
洪承畴猛地回头,一双老眼,往外冒火。
“糊涂!老夫根本没把谢迁放在眼里,奴仆下才,早晚必定授首。倒是这伙知道安顿流民的贼,才是真正的高手。齐鲁大地,英杰辈出,不能小觑。”
洪承畴说着,看了眼方大猷,冷冷道:“老夫可提醒你,加点小心,不然你这个巡抚坐不稳的。”
方大猷愕然,什么意思?
就凭这一件事,就断定山东有厉害的人物,还说能掀翻自己的巡抚宝座,这也未免太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