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一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零三章 太学博士,唐时月,柳一条,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极宫。
李世民的桌案前摆放着一本崭新的《论语》,线装,约一指的厚度。
封面被翻开,第一页“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每一个字都是极为工整漂亮的小楷,字与字之间,行距间距就好像是用尺子标出来的一样,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打眼扫去,很是醒目顺眼。
李世民随手翻了几页,发现页页都是如此,工整,漂亮,而且还没有一个错别字。
“抄得不错,显是用了心的。”李世民毫不吝啬自己的赞扬,而后抬起头来向褚遂良看来,问道:“看着不像是登善的字迹,不知是何人所书?”
褚遂良躬身道:“回皇上,这部《论语》是微臣昨日在一个小书贩那里所购,这么一本书,他只收了微臣十文钱。”
“十文?”李世民眉头一挑:“缘何会如此贱卖,莫不是那书贩认出了你的身份?”
寻常一个秀才抄写的《论语》最少也能卖出三五十文的高价,眼前这本《论语》,字字都写得工整大气,不输于任何一位书法大家,岂会只卖十文钱?
所以唯一的解释也就只能是那书贩认出了褚遂良尚书右仆射的身份,在刻意巴结于他。
褚遂良神色不变,昂声回道:“微臣与他素未谋面。当时微臣也觉得奇怪,这《论语》书写工整,字迹一看就像是某个大家亲笔所书,如此贱卖是何道理?所以,微臣就直接向那商贩询问了一句。”
李世民来了兴致,很配合道:“那商贩是如何回复?”
“商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一口气从书架上拿出了二十余本与之一模一样的《论语》,直言每本都是十文钱,微臣想要多少他都能提供。”
“微臣心下好奇,随即翻看了一下,发现这些书竟然全都是出自一人之手笔,更奇怪的是,每一本书上的字迹与排版全都一模一样,就好像是那些拓印的碑文,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竟无一丝出入。”
说着,褚遂良又从袖筒里掏出了另外一本《论语》呈到李世民的跟前:“皇上请过目,这是微臣从那商贩手中购得的第二本。”
“是么?”李世民伸手接过,翻开一看,又与桌面上的那本稍加对比,不由目瞪口呆。
这本《论语》上的字迹形态竟然与第一本真的是一模一样,同样的位置,同样的文字,甚至连一点,一勾都没有分毫变化。
“确实不像是手动抄写,难道真是拓印出来的?”
李世民这个念头刚一出来,就又立刻摇头否定:“这不可能,拓印的字迹怎么会如此干净整洁?这《论语》可不是简单的一页两页,而是整整一册,加起来足有一万五千余字,岂是简单的拓印能够做到?”
李世民不相信,他手中的这部《论语》书面如此整洁,字迹如此工整,怎么看都不像是拓印出来的产物。
“微臣开始的时候也是不信。”褚遂良道:“可是一连二十余册一模一样的《论语》,实在是有些解释不通。就算是同一个人,也不可能会抄写得出两本一模一样的《论语》出来。”
褚遂良本身也是书法大家,他自认自己都做不到能够书写出两幅一模一样的书法作品出来。
因为时间,心情,还有写字时的习惯,都会影响到实际书写时的字迹笔顺。
李世民点头,除非是那些专业做假的字画贩子,否则没有谁会刻意去在意这些书写时的细节,更不会刻意去整出一些一模一样的书册来。
更何况这部《论语》,售价只有区区十文钱,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售价注定是要赔钱的买卖,根本就不值得那些制假的贩子如此用心。
“行了,在朕的面前就不要再卖关子了,朕很清楚你的性子,若是没有找到答案,你定不会入宫觐见。”
李世民懒得再去多猜,直接出声向褚遂良询问,他隐隐有一种感觉,也许褚遂良这次带来的消息,可以彻底解决文人读书难抄书难的千古难题。
褚遂良飘然一笑,下巴的胡须也跟着抖了起来:“还是皇上了解微臣。这本不是什么机密,那商贩也没有刻意隐瞒,微臣只是稍一打听,就问出了其中的关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