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十四章:各方反应【2合1】,大明:从荆襄开始制霸朝堂,八百楚,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刑部。

刑部郎中彭韶,天顺元年进士及第,授官之后一直在刑部任职。

都说文官手无缚鸡之力,可今日的他可谓健步如飞,他丝毫不理会路上遇到的同僚诧异的眼神,径直向刑部尚书陆瑜的公房冲去。

“吱呀”一声,公房的门被陡然推开,彭韶一边擦拭额头上的汗珠,一边急切道“尚书大人,大事不好了!”

陆瑜天顺年间便为刑部尚书,历官已久,在刑部素来颇有威严,刑部僚属平日根本不敢在他面前放肆,今日彭韶却如此莽撞,他不由皱了皱眉,将公文放下,便准备训斥几句。

彭韶见陆瑜脸上不快,若在平日他便退缩了,可今日他丝毫没有理会陆瑜的神情,进入公房后,直言道“今科举人齐聚承天门,要求陛下严惩妖道张元吉,如今百官哗然,千步廊的各个官署都有人去看热闹,我们刑部离的远,卑职这才得知此事。”

其实也不怪刑部消息迟疑,毕竟千步廊虽然是百官衙署所在,按照左文右武,靠近千步廊左边的吏户礼兵工五部都依次排列,却独独没有刑部。

乃是因为刑部与都察院,大理寺合称“三法司”所以刑部的官署便被挪到都察院,大理寺一起去了,距离承天门远了些,消息这才有所延误。

陆瑜听闻彭韶的话,不由心中一惊,随即便是脸色苍白。

因为张元吉此案,说到底乃是刑事案件,他们刑部首当其冲,而更让陆瑜有苦难言的是,此案刚刚揭开时,他是主张将张元吉凌迟处死的,可后来他看出了成化皇帝有意为张元吉开脱的心意,便选择了退缩,如今张元吉改判,他也没有反对。

可谁曾想,突然这风向便改变了,他都能想得到,举人上书请愿后,御史言官必将倾巢而动,而他也将处于风口浪尖之上了。

彭韶见陆瑜脸色苍白,心中不忍,上前一步,轻声道“陆大人你可要振作起来呀!如此大事,天子恐会召你陛见,到时候何去何从,你可要想好呀!此事必将掀起轩然大波,你得为你的身后名多想一想了。”

陆瑜闻言神情一窒,心中暗暗道“是呀!我都六十多的人,还能在刑部尚书的位置上干多久,可在致仕之前我的一世清名是不能毁了的。”

正当陆瑜脑海中天人交战,思忖自己该如何从中脱身时,一阵脚步声传来,随即宫中天使来传,陛下相召。

陆瑜无奈只好暂时按下心中的不安,随着宫中宦官径直入了宫城。

.........

谨身殿后的云台是一处三楹小殿,与乾清宫仅隔着一道乾清门。平日里有什么要紧事,皇上便在这里接见大臣。

此时云台内,成化皇帝端坐御塌之上,看着眼前的陆瑜,徐徐说道“张元吉如今可还在刑部大牢?”

陆瑜抬头瞧了眼成化帝阴沉的脸色,心中愈发的五味杂陈,闻言只是徐徐应答道“虽然改判他充军,但是公文还没齐全,张元吉如今依旧在刑部大牢。”

成化皇帝闻言不置可否的点了下头,随即徐徐说道“想来你也知道了,如今举人都在承天门前跪着请愿,张元吉不适合呆在京师了,你速速让刑部的人押着他上路,离开京师前往肃州。”

陆瑜闻言心中叫苦,他知道他若是听了皇帝的话,之后那些请愿的举人,那些已经摩拳擦掌的御史言官见张元吉逃了,那他们的怒火便会烧向他这个刑部尚书。

陆瑜心中一阵天人交战,随即一咬牙,跪倒在地,说道“臣有罪,张元吉凶暴贪淫,专恣不法,臣身为刑部尚书不能严肃律法,以致满朝哗然,士子非议,皆臣子过,臣请骸骨,愿意辞去刑部尚书一职,愿陛下怜臣六十高龄,准臣告老归乡。”

成化皇帝看着殿中身体抖动不停,显然马上便要激动得晕过去的陆瑜,心中又惊又怒,他的手紧紧按在御塌的扶手上,眼角抖动个不停。

“混账东西,出了事,便想跑,然后让朕去面对”成化皇帝死死盯着跪着殿中的陆瑜,他当然知道陆瑜这是在担心自己因为张元吉一事,晚节不保,所以想致仕远离这趟浑水。

“朕不准。”成化皇帝语气不善道“张元吉此案乃是刑部督办,如今你也该善始善终才是,将此案解决了,朕便准你归乡。”

陆瑜之前心有侥幸,如今听了成化皇帝的话,便知道自己是无法全身而退了,但是他知道在这场争斗中,他是不可能站在皇帝这边的。

他都六十多了,如今官至一部尚书,二品高官,还有什么可奢求的,他如今唯一关心的乃是身后名呀!

陆瑜想到此处,便下了决心,抬头看向成化皇帝,一脸肃然道“陛下既然不准臣告老归乡,那臣在刑部一日,便不能让张元吉离开刑部大牢。”

成化皇帝,看着陆瑜那张视死如归的老脸,心中怒火滔天,他就知道文官不可信,什么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都是唬人的,天子依旧是孤家寡人呀!

既然你不奉诏,那便回家闭门戴罪吧!”成化皇帝不想再废话,吩咐侍立一旁的怀恩道“让东厂的人护送张元吉出京,尽快前往肃州。”

怀恩见成化帝那涨红的脸,显然是怒极了,他不敢多言,只是俯身应是,然后出殿吩咐人向东厂提督太监尚铭传达旨意。

.........

大时雍坊,锦衣卫。

作为明朝两大特务机构的锦衣卫,自从洪武之时建立后,其权势地位屡有变迁。

洪武之时,朱元璋屡兴大狱,屠戮功臣,那时的锦衣卫乃是他手中的一把利器,到了后期胡党蓝党都已杀完,朱元璋不再感觉到政治上的逼胁后,这才解除锦衣卫的典诏狱权,诏内外狱毋得上锦衣卫,大小案件都由法司治理。

锦衣卫的权势开始被削弱。

到了靖难之后,明成祖登基,锦衣卫的权势恢复,但与此同时,它的劲敌东厂也随之而立。

在之后的日子,锦衣卫与东厂相争不断,但总体还是东厂占了上风,因为东厂太监距离天子更近,作为天子爪牙,没有比得天子信重更重要的事情了。

但依旧会有特例,明英宗天顺朝,便先后有三任锦衣卫指挥使力压东厂。

一是袁彬,当年大明战神北狩之时,多亏了袁彬一力相护,所以夺门之变后,明英宗对袁彬礼遇有加。

二是门达与逯杲,这两人都是凭借着夺门之功而简在帝心,但由于两人横行跋扈,最后下场都不好。

在成化帝登基后,便重新将被贬到南京的袁彬召回,重新执掌锦衣卫。

锦衣卫白虎大堂内,袁彬端坐上首圈椅上,扫视了一眼坐下下首的朱骥。

作为于谦女婿的朱骥,其官途自然受到岳父的影响。

他早年袭任锦衣卫千户,明英宗复位后,于谦被杀,朱骥受到牵连,谪戍威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姒荒

异界成功学指南

愤怒的阿柴

心王神话

胖狐乱揍

抗日之民国英雄

安邦振华

新笑傲江湖之孟冉

東方教主

圣王之主

奉天文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