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一章:小洪山论道,大明:从荆襄开始制霸朝堂,八百楚,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认为’道通于物’,”凡物必有形,而道贯通于物之中,物中有道,道寓于物,道物不可分离。

“那么外在的道既然可以寓于物,便也可以寓于人,人的“心得而存之”,则心便是道的寓所。”

“而’心得而存之’便需要’虚明静一’,这便是我一再强调的’为学须从静中养出个端倪来’。”

陈献章说到此处,便指了指张昭笑着对众人道“这几日我发现一个好苗子,关于这’静坐’的法门便让解元郎给诸位讲解一番。”

众人闻言纷纷变色,他们好奇的看着张昭,实在想不到,这个少年郎是何等精彩艳艳,使得陈献章在今天的场合让他上台讲学。

张昭将众人打量质疑好奇的目光看在眼中,但他心中却没有多少波澜,因为他知道,对于陈献章的“静坐”法门他早已烂熟于心了,更何况,他的脑海中还装着“阳明心学”他自然有恃无恐。

张昭向众人施了一礼,这才笑道“我才学有限,得了白沙先生鼓励方才有勇气上台一试,若要不周之处,还望诸位体谅。”

众人闻言纷纷发出善意的笑声,无论结果如何,张昭如此谦虚,还是让众人稍微释怀。

张昭施礼完毕,便端坐在蒲团之上,收敛笑意,郑重开口道“儒、道、佛三家在修心养性上都把静坐作为修养心性的基本方法。”

“但是关于’静’三家又各有不同。”

“佛门的静坐是禅宗重要的修行方式,也叫坐禅。在静坐的过程中,人们要收敛身心,调整身体的坐姿,调和气息,调心,自能逐步证入涅架不二的境地,即达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状态。”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的主张。让心抛弃一切私心杂念,消除外界的纷扰和自我私欲的诱惑,保持清静无为的状态,达到空明澄澈的境界,让心永远处于虚静的状态。”

“而我儒家的’静’又是如何的呢?”张昭环顾场中众人问道。

片刻后,坐在蒲团上的一个青年书生,迟疑开口道“《大学》中所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张昭十分满意此人的捧哏,于是笑着对他颔首,随即继续说道“而在白沙先生看来,这’静坐’可分为’洗心’’静思’‘自得’三个阶段,最后把’静坐’作为涵养的门户,以’虚明静一’为主线,由’虚’而’静’,因’静’而能’无欲’,从而达到心理合一,也就是自得了。”

“善”待张昭讲完,陈献章首先抚掌而笑,心中对于没有将张昭收在门下十分的遗憾。

随着陈献章的一声“善”,众人纷纷醒悟过来,都口称“善”,看着端坐蒲团上的张昭十分的惊奇,心中对这个少年郎生出敬佩之意。

待场中再次安静下来时,众人发现张昭没有下台,依旧端坐蒲团之上,不由疑惑的看着他。

张昭今日上台,自然不仅仅要宣扬陈献章的学问,他要借着“阳明心学”一举奠定他未来在心学上的泰山北斗的宗师地位。

张昭没有理会众人的疑惑,反而对陈献章拱手一礼,诚恳道“学生认为白沙先生的学问较开国之初的理学有很大的进步,但还没有完全脱离理学的枷锁,学生对此有所领悟,想在此与诸位贤达探讨,还望先生成全。”

陈献章看着张昭,神情复杂,他在心中暗想道“我还是小瞧你了,我以为你只是热衷仕途,没想到你还要在’立功’之外再’立言’,这是要成圣的节奏呀!”

“胡闹,你才多大,就敢说对圣贤之道有所领悟。还不快快向白沙先生道歉。”端坐圈椅之上的林瀚起身故作怒意道。

陈献章见状不由失笑道“林翰林,你无需如此,我不会苛责你的学生的,每个人都可阐述自己的圣学之道,我又岂会因为张昭年少就轻视他了。”

林瀚闻言讪笑一声,向陈献章拱手一礼,便重新坐下。

张昭见状心中十分感激林瀚对自己的维护,也更加钦佩陈献章的胸怀。

张昭平复心绪,再次面对众人道“道,便在心中;心,便在人的躯体中。既然如此,那么只要反诸自身便能得道,何必求之外物?”

张昭环视场中众人道“我认为’心’才是是宇宙的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

“没有私欲之’心’,就等同于作为宇宙本体的’理’,宇宙间的一切,无不由’理’而生,也就由心而生,故说’心者,ww.unsho天地万物之主也’。”

在其余人还在苦苦思量张昭的话之时,陈献章不由抚掌而笑,连连道“妙”。随即皱眉问道“既然’心即理’那你又如何认知这个’心’了。”

张昭脱口而出道“认知与涵养的对象是在自己心中的道德本性,那么须进一步解决人在认知之后如何见诸行动,即’知’与’行的关系。”

陈献章闻言上前几步,焦急问道“那么’知’与’行’又是什么关系呢?”

张昭徐徐回答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要’知行合一’。”

待张昭说完,陈献章脑海中恍若有一声惊雷炸响,让他醍醐灌顶,他神情激动的上前握住张昭的手,笑道“莫非是圣人在世乎?”

张昭见状,一脸尴尬,心中暗道“我这是装过头了吗?”

陈献章没有理会张昭的尴尬,继续问道“此学问可有名吗?”

张昭神情郑重道“我称之为心学。”

场中众人闻言不由随之低声重复“心学”二字。他们知道就在他们面前刚刚发生了一件石破天惊的事情。

张昭举目四望,看到的是一张张惊愕,敬畏的脸庞,他知道今日之后,他将声名远播,因为他定义了明代心学。

这也是之前他没有选择拜在陈献章门下的原因,因为既然都能够开山立派,做一教之主了,又何必去做个二代长老了。

也的确如此,后来的史官将今日张昭的讲学命名为“小洪山论道”,而之后的张氏心学便开始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姒荒

异界成功学指南

愤怒的阿柴

心王神话

胖狐乱揍

抗日之民国英雄

安邦振华

新笑傲江湖之孟冉

東方教主

圣王之主

奉天文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