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剑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1章 刺杀,晁氏水浒,藏剑翁,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次日,晁勇便留林冲一万大军驻守京兆府,率四万大军往邠州而来。
进入邠州后,大军来回奔驰的哨探还是多了一些,毕竟进入了敌我不明的地界。
邠州没有归顺大梁,但是在老种经略相公的协调下也同意借道,让大梁的粮草通过流经邠州的泾水运到渭州。
经过邠州时,晁勇原还想拜会一下邠州知州,但是邠州却是紧闭城门,一副怕大梁兵马偷袭的样子,晁勇也只好罢了这个念头。
过了邠州,再经泾州,就到的渭州境内。
泾州却是种家将的传统势力范围,已经归顺了大梁,大军到的泾州时,泾州知州却是早早就出迎了。
泾州知州却是交给晁勇一封老种经略相公的亲笔信。
晁勇也没在泾州休整,带着大军便往渭州而来。
渭州城外十里,须发皆白的老种经略相公站在最前面,左边是鲁智深等大梁将领,右边则都是番人,一个个肤色黝黑,满脸桀骜。
终于一身金甲的晁勇出现在远处,在日光的照射下,更是让人无法直视。
种师道看到英武不凡的晁勇出现,也是松了口气。
一月间,熙河路、秦凤路全部丢失。开括这一千里疆域,用了数十年,无数西北健儿为此丢了性命,一月间就丢了个干净。
罪魁祸首是大梁,但是种师道并不恨大梁。因为他知道没有大梁,这一切也会发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童贯对西夏连续用兵十几载,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全取了横山地区,让西夏无法从东面入侵。西边也打下了青唐州,离青海湖不过两百里。
昔日大唐名将哥舒翰攻占的石堡城。也就在那里。可以说宋朝西部的疆域完全可以媲美唐朝,只是北部没有大唐疆域大而已。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
西军也可以骄傲的说,番人不敢过临洮。
但是这一系列战果的代价就是西军主力打掉了大半,尤其宣和元年一战,刘法率的十万精锐全军覆灭,更是把西军所剩不多的精锐折损了大半。
老种经略相公知道西军的情况,所以他坚决反对联金攻辽。他上书的时候说“邀盗分邻”。邻居家来了盗贼了,我们和盗贼结盟,瓜分邻居。
原因不是这个,武将都有开疆扩土的,只要条件许可。每一个武将都会想着开疆扩土,然后封侯拜相。这是他们拿起刀枪的那一天,便埋在骨子里的愿望。但是西军精锐丧失大半,联金攻辽,不用说以后会引狼入室,就是能不能打败辽国都很难说。
西夏这些年国力渐强,如果在把所剩不多的西军老兵折损在辽国。西北这些年取得的战果恐怕很快就会被西夏拿回去了。
因此老种经略相公坚决反对联金攻辽。
其实史实也是如此,童贯在西北用兵十几年,西军伤亡很大。然后又去剿灭方腊,又折损了一批精锐。所以才会在攻打辽国的时候。被辽国的残兵败将打败。北宋末对金国的战争更是如此,传说中的西军碰上金国,几乎是一面倒的形势。难不成西军是纸老虎,徒有其名?不是。金国对上西夏兵马,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胜利。反而要把辽国和北宋的一部分疆土让给西夏,让西夏牵制剩余的西军。而西军却是从西夏手里夺了横山,可见西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只是在西军最虚弱的时候,金兵南下了,所以西军也没有保住北宋。另一个证据就是南宋抵抗金兵出色的大将,基都是出自西军。难道是因为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吗?也不能这样说,中兴四将中的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三人都已参军多年,对西夏的战争他们也都参与了,但是他们并没显示出亮眼的光芒,可见西军当时还是猛将辈出,群雄争锋。西军原战斗力就很强,只要让西军缓过来,西军便会表现出他们强大的战斗力。
在老种经略相公看来,西军战果的丢失是迟早的事情。他并不恨大梁,但是眼睁睁看着祖辈流血打出来城池丢失,还是悲痛万分。
原挺拔的腰板也弯了,这些日子他都在绞尽脑汁的思考对策。终于让他想出了一个计划,一个可以打退西夏,震慑番人的计划,而计划的主角就是太子晁勇。他的这个计划成功率还是很高的,一旦成功,可以彻底解决番人的问题,甚至可以把疆域括到更西的地方。
种师道虽然已经年过七十,但是晁勇第一见种师道时,种师道还是精神矍铄,腰板硬朗。没想到一个多月不见,种师道便有了垂垂老矣的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