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小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章 鲁迅茶园励青年(下)第1更,民国风月,楼小月,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鲁大神轻轻咳嗽了一声,朱大荣立刻为他奉上了茶。
“
至于社会上对文明戏态度的转变,那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杨君谋。
苏州青年俱乐部部长杨志士君谋,见皖北水灾,为三百万饥民请命,联同皖绅及全部志士,特借大观园演剧集资移赈灾患,不料演至《血手印》勃洛克司被刺一幕,胸前忘衬木板,刀尖适撞心脉,当即送至医院,已不及治。
苏州福音医院学生杨君谋演剧而死一事,在社会上却引起了一种轰动。
1911年1月17日《申报·来函》曰:窃思志士因救灾黎性命,现身广场,其热忱实有不可令人仰望者。天道无常,竞不能终其急公好义之志,而陨其精明练达之生,可不痛哉!同人目睹此情,悼惜尤甚,除在苏定期开会追悼外,特函告贵执事,公诸报端,有以表扬,以为认捐者劝,此请著安。莅场目见同人公启”。
1月25日该报又发表《杨君谋追悼会纪事》记述在苏州举行的追悼会情形。
3月5日又报告了在上海举行的杨君谋追悼会情形,题目同为《杨君谋追悼会纪事》。
1911年8月16日《民立报》发出《征求杨君遗事启》。
对于22岁的医学博士杨君谋之死,各方舆论完全肯定和赞扬。
两年后,1913年1月21日《申报》报道,苏州举行杨君谋死二周年追悼会,其标题为《追悼杀身成仁之义士》。可见,此事发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杨君谋演剧而死一再引起人们关注本身也有利于宣传公益演剧,从而提高新剧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地位。这有利于解放观念,给新剧成长创造机会和空间。换个角度来说,受质疑和压抑的学生演剧也在利用社会思潮为自己开辟道路。
”
鲁大神以高超的记忆力和精辟的分析向人们娓娓道来了文明戏在中-国的兴衰起伏,让人们听得是如痴如醉。
鲁迅的声音突然变得高亢起来,陈明宇松了口气,知道终于是到结尾了,“
盖自法朗西大革命以来,平等自由,为凡事首,继而普通教育及国民教育,无不基于是遍施。久浴文化,则渐悟人类之尊严;既知自我,则顿识个性之价值。Uw.kansh.
盖戏剧者,学校之补助品也;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文明戏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
要挽救国民,唤醒沉睡中的国民,就要改变他们的精神,要改变精神需要在荒谬黑暗的社会里大嚷起来,我希望中-国的青年都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讽刺,要用你们的戏剧揭露这个黑暗如笼子般的社会,打破他的铁栅栏,让阳光射进来,要刺痛人们的眼睛。我希望你们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要知道世上本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
热烈的掌声猛地爆发开来,青年们一个个兴奋的红了脸,虽然鲁迅一直没有说出专业的戏剧知识,(他的确是个外行),可是他的话语是有力的,鼓舞是巨大的。
陈明宇从众的鼓着掌,暗叹这是红果果的煽动人们去搞破坏啊,而且是那种尽耍嘴皮子,一点自保能力都没有的人。你这种什么都看不惯的人当然不受统治者欢迎,也就是暗弱无能的军阀才顾不得管你,怪不得太祖说你是幸好死的早,要是你活在他的时代,要不蹲牢房,要不就是被枪毙。
“当!当!”
堂倌悠扬的京腔声中,“《千忠戮·惨睹》”,这个堂倌的嗓音实在是好,嗓音带水似的在园内回荡。
新戏开演,众人安静了下来。只不过,这些人脸色怪异,陈明宇向朱大荣询问。
朱大荣也是一脸诡异的说道:“四大公子,袁克文,袁二皇子,他老爹就是袁世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