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小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章 意气风发之少年中国(中),民国风月,楼小月,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出了门,门口赫然停着一辆崭新的在午后的阳光下发出炫目光芒的凯迪拉克汽车,这是芮恩施半卖半送给他的,陈明宇向他提及想买一辆福特T型车,陈明宇能记得的汽车只有大名鼎鼎的这一款了,而且这几日在京看到的也多半是这一款,陈明宇其实不是很喜欢,怪不得这个时候汽车还有个别名叫做“花车”,看来慈禧太后起了一个不好的头,他把袁世凯献给她的汽车改造的花里胡哨,现在那辆车摆在天津了,专门给来访贵宾使用。也只有全黑的福特T型车有点勉强可用了,看惯了后世汽车的大气尊贵,陈明宇对现在的汽车的可笑造型么那是非常不得劲。
芮恩施双手一摆,“啊哈,陈,这个你还是去天津的洋行去买比较好,我这里是没有的。”芮恩施双手一摊,表示爱莫能助。
陈明宇正准备告辞。
“陈,我这刚到了一辆凯迪拉克,你要不要?”芮恩施一拍脑袋,突然记了起来。
凯迪拉克?陈明宇感觉十分怪异,跟着芮恩施前去看了一下,这一看大体上还是满意的,最后芮恩施友情价算了一万多大洋,陈明宇答应了,没有拆穿他,他这是使馆用车除了运费是没有任何关税的。
此时,冯小柱像个警卫似的就站在车子旁边,周围里三圈外三圈的围了不少人,小柱不停的呵斥企图摸一摸这锃光瓦亮的凯迪拉克的伙计、小孩,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凯迪拉克第一次登陆华国呢,看到了陈明宇和朱大荣出来,伙计们一哄而散顺便驱赶了周围的人群,露出了这辆车真容,黑色的遮雨天篷,可以向后折叠,变成敞篷,前面有挡风玻璃,可以拆卸,没有车窗,黑色的四人座的皮椅,车身通体墨绿,车门鎏着金边,金色的大圆的前车灯,宫廷风格的车门灯,这个如绅士般的大明星,从早上美国使馆的工作人员开到这里,就一路招蜂引蝶的抓住了人们的眼球。
陈明宇在众人的目光下,走上了驾驶座,向朱大荣哥俩招招手,“上来!”
朱大明啧啧称奇打量着汽车,上了后座,抚摸着光滑的皮椅,“表哥,这是什么车,我在北京可没看过,真洋气!也不知道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能造出自己的汽车。”
“凯迪拉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品牌。”陈明宇答道,又暗暗心里道,1956年,其过程之艰难,令人无法想象:他是在日本侵华留下的细菌工厂里建造的。老毛甚至夸张的形容那时一穷二白的华国:“除了会造桌子椅子,一辆汽车也造不出来”
朱大荣要保持他的士绅风度,矜持的点了点头,动作不慌不忙,气定神闲,又有一丝庄重的上了副驾驶座,周围的人群也向他致以尊敬的眼神,陈明宇有点想发笑没想到看到了这么一幕,心情又有点发酸,他暗道自己这是怎么了,自己在后世开着劳斯莱斯幻影系列可没有这么多情善感,无论在什么时候,身份高贵的人们总会用尽一切办法把自己和他人区别开来,从古至今,一般无二,他将这种“荒谬”的情绪抛开,看到站在那里发愣的冯小柱。
“小柱,愣着干嘛呢,上车!”
冯小柱正在幻想着奢望着坐在那上面是什么感觉,那一定是马修神父说的天堂般的感觉,那一定是“幸福”的感觉,听到少爷的话,感到幸福来的实在太快,冯小柱动作僵硬地爬上了车,关了一次车门没关紧,他有点茫然无措看着隔壁的朱大明,朱大明友善的笑了笑,替他关紧了车门。
“嘟嘟”、“嘟嘟”伴随着凯迪拉克鸣笛声,一路向东,拉起一道白烟,在路人的注目中,他们驶往了中央公园。
==分隔线==
没开过车汽车的人不会明白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那不是开车,而是开着一种生活,可惜京城的马路和人流不能给陈明宇以畅快的体验,在走走停停中到了位于西长安街尽头,天-安门广场的西北的中央公园。
民国成立之前,北京人除了光顾庙会,很少有游乐的去处,像什刹海、陶然亭和西山这几处,或者地方狭小或者位置偏远,很难满足需要。现在中央公园向公众开放,自然是许多寻求休闲的百姓心中的首选,在刚开放时那几天,人们用略带兴奋的语调记录:“想不到饥者易于食,渴着易于饮,每天游览的人,居然过了千啦!”此后先农坛公园(1915年)北海公园(1925年)、京兆公园(今地坛公园,1925年)也都相继开放,但“终不如位置适中,故游人甲于他处。”
陈明宇一行人进了中央公园大门,虽是隆冬季节,仍然到处可见游人。一殆入内,气氛便迥然不同,园内灵雅素淡,虽然多了最近兴起的时代浓装,但多是青年男女,古柏参天,森然迫人,树下仍有古装老人诗酒应和,松柏苍苍,古色古香。
“不管是东方既白的黎明,还是夜静更深,来这里探时奇花名卉、或呼吸新鲜空气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朱大荣看陈明宇东张西望,便给他讲解起来。
“全国有哪里能比得上我们北京,我们能说全国尊为国语的话,能拿皇帝建造的御苑坛社作为公园,能看到珍本的书籍,能听到最有见解的言论。”朱大庆一副很自傲的样子。
陈明宇一笑不做声,我也是北京人,只是“物依稀是,人却已非”,颇感趣味罢了。
与后世不同的是,此时的中央公园遍布茶座,样式各异的茶座点缀在偌大的公园之间,堪比欧美的文化沙龙了,各色人等泾渭分明,东面的“来今雨轩”到后世还在,是茶座的领头羊执牛耳,而其余的以后多已损毁,政界要人们经常在工作之余在此碰头,也常常能见到各位教授名士在此驻足,以后也不乏北大《新青年》杂志同仁们的身影,1919年著名的美国学者杜威(实用主义的专家,可以说是美国企业界思想的奠基人了)在此举行过六十生日宴会,以后也有很多文化盛会在此展开,如果仔细收集,足可编一本很厚的书,只是这间茶座便可足见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
陈明宇经过东面的“来今雨轩”浮想联翩,大略地在远处打量着这间茶座,忽然他的目光一凝,那是——鲁迅?!看了看他那标志性的胡子和平头,恩,不会错了的。
周树人如今依然是教育部的一个小公务员,名不见经传,与他的弟弟周作人住在绍兴会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