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梧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均不满意,国势,月影梧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骚乱只持续了一个晚上就被平息了。但围绕骚乱展开的暗战却延续了两个多月。所有的起落、跌宕起伏都围绕着山东沿线的战事展开。俨然成为中日冲突的第二战场。在严阵以待的国防军重兵集团面前。素来骄横、目空一切的关东军找不到任何空隙可以下手。双方剑拔弩张、情势极其危急。但却没有从冷战发展为热战。所有的视线焦点还是汇聚于山东沿线的战事。
对山东沿线的战事。英国人也非常摸不着头脑。搞不懂中国唱的究竟是哪一出戏。从大局来说。中英关系正在好转。犯不着为了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大动肝火;从细节上来说。白天日英联军的损失真是让人匪夷所思。你国防军是演习不假。但这种演习的气氛是不是也忒“紧张”了点?
当然。朱尔典在对华关系上的手法和认识远远高于妄自尊大的日置益。对秦时竹的脾气和秉性他也更了解一些。知道这位中国新任的最高领袖是软硬不吃的民族主义者。他也许不拒绝和你做交易。但绝对不干明摆着吃亏的事情。青岛问题中国已有了一个解决预案。那就是由中国国防军解除驻青岛德军的武装同时将青岛收回。对于这个方案。朱尔典大体还是赞同的。在他看来最坏的结果是被德国盘踞。其次是被日本占据。最后才是被中国收回。当然。如果能让大英帝国占领就更完美不过了。只是目前不列颠陷于欧洲战争。无力也无暇过问远东的事务。这种状态只能是设而已。朱尔典原本极力主张同意中国收回。但作为英国支持中国上述举动的代价。中国方面须答应开辟青岛为自由港。并且设立公共租界方便各国侨民聚居等条件。但伦敦的老爷们没有将中国人的雄心和朱尔典地努力放在心上。一厢情愿地以为凭借日本人的武力就可以达成目地。在他看来简直是天真至极、愚蠢至极。他们难道不知道一旦让日本人得到了青岛。英国在华影响力和威海卫租借地的辐射力将更为降低么?
“愚蠢!”收到有关山东战事的密报后。朱尔典狠狠骂了一声。作为老资格的外交官。他完全清楚并懂得国际法——冲突双方不得假借第三方领土进行敌对性活动。否则另一方有权视该中立方为敌对方。中国对青岛志在必得。原本就不允许日本人染指。像这种没有事先与中国协商、又没有合的补偿方式作为对价支付给中国的举动。如何能不被国防军迎头痛击?目中无人地日本人大概以为中国还是1年前那个软弱可欺的清政府。丝毫没有去分别秦时竹和慈禧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或许将是致命的。“日本人看来是踢到了铁板上!”隐约中。朱尔典对于日军的受挫还有相当的快意。至于这损失当中夹杂地英队。他丝毫不感觉心痛。反正殖民地部队没什么好可惜的。再说英军无论如何只占了损失的小头。没有必要去担心伤害大英帝国的元气。
“要向中国政府出抗议么?”日置益的遭遇朱尔典已有所耳闻。他也不敢奢望自己的待遇比对方更好。再说。抗议什么呢?难道自己首先违反国际法再去抗议对方的救济行为么?确实。国际法是个虚幻的东西。手中有实力才有资格谈论国际法。从前各国列强无不将实力政治使得娴熟。只是时代变化了。还一味坚持强权政治恐怕行不通。朱尔典或许看不上中国目前的实力。但他能够明智地知道。在细节问题上选择对抗。对他并没有好处。妥协和协商才能带来更大的利益。能用书和谈判获得地结果为什么一定要用子弹和大炮来解决呢?何况中国人并不缺少子弹和大炮。
出于这层考虑。来自英国方面的抗议只是例行公事地去外交部走了一遭。陆征祥和朱尔典客客气气地交换了意见。压根不像是抗议和斥责的模样。至于朱尔典应付国内地报告怎么写。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
“总长阁下。青岛问题一日不解决。就一日是中英、中日关系之间的障碍……”
“那要看从什么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陆征祥坦然地应对道。“敝国本来对于青岛问题有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相信也能得到贵公使的支持和解。但某些国家一心凭借武力、罔顾国际公道、顽固推行刺刀主义。这才造成了目前局势的复杂化。”
“我同样对此表示遗憾。”
“我国对于青岛问题的立场已阐述地非常清楚了。第一。青岛是敝国固有领土。虽然租借给德国使用。但终究是我国主权。主权问题不容协商;第二。就青岛治权地移交或者变更。敝国政府已和德国政府达成了协议。也没有损害任何第三方的利益。纯属两国外交交涉。何时轮得到某些国家指手划脚?第三。我国在目前地大战中宣布中立。任何国家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何种借口。都不得侵犯敝国的中立。否则都将视为对敝国的侵犯。崂山湾的事件我不知道阁下如何解。但我任何一个有清醒头脑的政治家都不当其不存在的。我国还没有出相应的抗议。某些国家却来个恶人先告状。反倒诬蔑敝国。这难道?……”
朱尔典中娴熟。除了“恶人先告状”略微感到有些生涩外。其余即便不用翻译也能解。“我充分解总长阁下的心情。也同样明白贵国政府的立场。关于青岛问题我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更好、更为合的解决方案?”朱尔典狡黠地一笑。“我这是代表我个人出的一些建议。倘若总长阁下不认可。我们还可以重新协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