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0章 周明的心思,官场之风流人生,更俗,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目的达成之后,宋鸿军也要赶回去处理积累下来的事务。沈淮脱不开身,次日就委托周知白、杨海鹏专程送宋鸿军到省城转乘飞机返回南方。
周知白、杨海鹏跟宋鸿军倒是气味相投。
宋鸿军虽然现在有意往实体上转,但他早年是靠在南方做转口贸易发家的,对金属制品及矿产的进出口贸易业务也有涉及。在很多方面,杨海鹏、周知白虽然还达不到宋鸿军的层次,但跟宋鸿军还是很有共同语言的。
沈淮目前对宋鸿军的信任,还没有深到让他直接参加梅钢核心业务的程度,但杨海鹏的鹏海贸易以及周家的鹏悦集团,跟宋鸿军进行废钢以及钢材贸易上的合作,沈淮还是乐意促成的。
宋鸿军回到南方老巢之后,过了两天,就直接取消之前在广城建厂的计划,将整个团队都打发到东华来筹备建厂。
有现成的建厂方案,有完整的筹备管理团队,原料材及产品的进出也能依赖年后将建成的梅钢码头,故而鸿基灯饰有限公司的勘测选址、厂区设计及水电工业配套规划等筹办进行非常迅速。
梅溪镇、鹤塘两镇合并方案,很快就提到市常委会议讨论。
无论是大的趋势,还是中央对地方政府层层下发的要求,机构精简是一直都在反复强调的话题。
精简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要落实下去的时候,机构精简意味着位子的减少,意味着更多等着上位的人非但上不去,还必须要把一部分人死命的精简下来,这对整个只有膨胀动力的官僚体系来说,是一个很难自发推动的治愈过程——机构精简的阻力主要根源于此。
唐闸区既然能消化两镇合并可能会产生的人事问题,市委是没有道理阻力的;相反的,两镇合并还能帮助市里完成今年的部分机构精简目标。
市常委会议讨论通过后,最终还是要提交省政府批准,这个就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走完的程序——最先进入实际运作的,就是在八月下旬就正式挂牌的梅溪港工业园。
九二年之后全国渐掀起兴办工业园及开发区的热潮,虽然很多人对此表示有过度征地及土地资源浪费的担忧,但到九四年秋季,中央暂时还没有对此进行降温、清理的意思。
乡镇行政区域的调整跟划并,需要上报省级政府批准,然而各地批准兴办各种工业园及开发区则要随意混乱得多。梅溪港工业园区的成立,自然也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在此之前,渚溪路桥工程也正式得到审批通过,八月中旬大桥选址完成拆迁工作,分包建设单位淮建集团为渚溪大桥打下第一根桥桩。
由于几乎是选择了梅溪河下游最宽的水面建桥,建桥成本暴涨不说,仅桥桩基础工程最快也需要三四个月才能完工;整个渚溪路桥工程完成通车,最快也要等到明年入秋。
海丰实业与长青集团计划合作投资的机电企业,到八月中旬才未见有实质性的动作,不过这个也不能怨谢海诚、孙启义拖延。U w.uknsh.c 宋鸿军那边有现成的方案跟团队,只是挪一个地方执行而已,动作自然迅速。
海丰实业与长青集团合作投资要建的机电企业,要完成市场调研、财务分析等一系列的前期工作,还要就厂址、电水排水、排污等工业配套及税费优惠跟东华进行接触后再进行规划设计,这些工作做一遍也不是一两个月就能顺利做完了。
沈淮也知道谢海诚、孙启义不会叫话柄落在他手里,对机电企业的投资不是特别的担心;即使机电企业的投资落空,对梅溪镇的影响也不会特别的大。
整个夏季,沈淮集中精力所主要推动的,还是对梅钢及梅溪港工业园未来发展都至关重要的梅溪电厂项目。
在宋文慧的推动下,东南电力建设集团很快就派出副总工程师为首的队伍到东华进行项目选址考察,洽谈具体的合作事宜;宋文慧同时也通过老关系,帮沈淮督促省电力设计院也是加班加点的修改电厂方案设计,重新进行厂址的勘测。
除了跟东南电力建设集团洽谈外,又由于是装机容易达十万千瓦规模的火电项目,同时还需要得到省计委及电力局的批文。
在一个来月的时间里,沈淮就在省城、江宁与东华三地之间,就在梅溪港工业园区正式挂牌的那天,沈淮才正式拿着省计委与电力局的项目批文。
沈淮是恨不得早一个小时半个小时拿到批文,推动工程正式启动,他提前一天赶到省城住下来,第二天等着省电力局上班,拿到批文就往回赶,参加工业园区的挂牌仪式。我的QT房间开通了!更俗官方QT房间号[9167]点击进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