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口小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零二章 天朝上国的威仪,大汉时代周刊,喝口小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me"..me/大汉时代周刊最新章节!
在公元前的生活的久了,赵启明逐渐发现这里的社会风气有些奇怪。
在他那个年代,大家谈到自己的国家时,经常说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但公元前的汉朝人从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史书上没有留下这样的文字,赵启明亲眼看到了公元前的社会百态,生活在这里的汉朝人民,也绝对没有爱好和平的概念。
即便是侯府的下人,也都有着强烈的大汉民族主义倾向,觉得除了汉朝之外的其他地方都是没开化的蛮夷之地,生活在那里的民族根本不能称之为人。而面对不能称之为人的东西,是根本不用讲究仁义道德,所以在公元前的汉朝还存在着奴隶制的情况,并且在赵启明看来这种情况还很普遍。
要是稍微有点身份的人,那就不是民族主义倾向了,完全都是军国主义分子。
所谓的“武死战,文死谏”,在这个年代的解读方式,是在中原王朝和蛮夷效果发生冲突时,武将主张通过武力,将蛮夷小国从地图上抹掉,让生活在那里的民族成为奴隶,让那些领地成为我朝的疆域,真正做到了帝国主义的霸权主义。
至于为数众多的文官,他们的方法倒是比较含蓄,主张将蛮夷之地的敌对势力全部消灭,尤其是要把蛮夷匪首带到长安受刑,让蛮夷知道天朝上国的威仪不容冒犯,然后大军就应该班师回朝,接受国家元首的嘉奖。至于蛮夷民族的地盘,在文官的眼中都是些化外之地,天朝上国当然是看不上的。
总之在这个年代,没有人以和平的民族自居,静安公主当然也不能免俗。
早在谈到东南亚的粮食问题时,赵启明就已经发现,静安公主可能对发展海外殖民地产生了兴趣。但他怎么也没想到,静安公主居然在造船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打算要建造战船。
这明摆着是要过去跟人家打海战的,说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赵启明突然没有了信心。起码公元前的汉朝公主,在对待东南亚国家的时候,绝对不怎么友善。
“我说媳妇。”赵启明有些犹豫,但还是朝静安公主劝道:“我们是礼仪之邦,有朋自远方来不易乐乎的友好民族,难道就不能点文明点,就单纯的去做生意,为何要去跟人家海战?”
“生意肯定是要做的。”静安公主晃着扇子说:“但夫君如何能知道,那些蛮夷之地的乱民不会包藏祸心?要是对我们的商船起了歹念,没有战船前去镇压,我大汉的商人对岂不是有去无回?”
赵启明没话可说了。
这都还没去呢,就已经料定了东南亚的百姓都是乱民,有了这样的心理暗示,就基本已经可以判定,能和人家当地的民族和平共处那才真奇怪了。
不过天朝上国的单边主义心理,在公元前的社会相当常见,他根本没办法改变汉朝人的民族主义倾向,更没办法告诉静安公主,在对待其他民族的时候要尊重对方国家主权和公民的人/权。因为要是真的这么说了,静安公主可能会觉得他脑子出了问题。
“夫君也别想多了。”静安公主笑着说:“这战船只是以防不测,如果贸易能展开,不战而屈人之兵,那自然是不用战船出动的,让其出海也只是为了护航。”
听到这话,赵启明除了希望那些东南亚的百姓别招惹汉朝的船队,也没有其他办法了,此时只能指着模型说:“如果是以战船的标准,如此庞然大物也能保证商队在海外横行了,可以适当的缩减船舱的面积,保证船体的重心,这也是为了安全考虑。”
静安公主点头:“那除此之外,夫君还有何意见?”
赵启明总有种助纣为虐的感觉,但是为了自己的媳妇,东南亚的国家主权和公民人/权还是见鬼去吧,所以他重新打量着战船,然后说:“船帆的面积可以增加,这样有利于航速,另外也要让船帆保持灵活,可以在特殊情况下逆风航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