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子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05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19),混在帝国当王爷,拐子饭,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秒记住【 】,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晋朝虽然实行了科举选士制度,但并不彻底,科举考试也不是定期举行,从宣宗开创科举到现在的近四百年时间,科举考试时有时无,每一次考试的间隔时间都很长,短则五年,长则数十年,所以说在晋朝,科举考试并不是常态,而只是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比如延续了许多年的察举制,还有门荫制。
门荫者,即以父祖官位,豪门世家的余荫而得官。
三品以上大官可以荫及曾孙,五品以上荫孙。被荫之孙品阶降荫子一等,曾孙又降孙一等。
察举制主要是地方和中央根据个人的才能和品行对个人进行推举和征召。
在科举受到门阀世家集团的强烈抵触,而不能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常态之下,不管是门荫还是察举制,都是被门阀世家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从底层通往上层的仕途之路,依旧被门阀世家集团所操控。
这种情况一直到了武宗一朝,在政治权利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之后,武宗对各项制度再次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比如科举考试,开始按照严格的时间与要求,每两年举行一次,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断科举考试,武宗还定下一个规矩,不经地方,无进士功名在身者,不得为相,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阻挡住了门阀世家集团对核心政权的长期霸占,一批优秀的底层贫寒士人,开始有机会进入政治核心。
除此之外,武宗对底层官员的晋升之路,开始放宽与重视。
官吏之名,七品之上称为官,七品之下则是吏。
吏是整个社会权利阶层之中,最底层的存在,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出身寒门,虽然走上了仕途,但是不管怎么努力,却是终身难以晋升,以至于许多有才之士被埋没,没有出头之地。
科举考试虽然给了寒门一个机会,但这个机会有多少呢?恐怕是不多的,就算是以清廉公正而著称的一代名相杨道嗣与刘桀,他们两人分别相续监察了五届科举考试,每届不到两百人的名额,能够考上进士的寒门子弟,也不过三五十人,而这也已经被世人称为公正与公平,可以想象的到,在他们之前的历届科举考试,能够以真材实料考上进士的寒门子弟,又能有多少呢?
在最高权力统治这个阶层,门阀世家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这个阶层,会给寒门子弟多少机会呢?
所以,武宗在一定程度上改革科举的同时,又是大力发展底层寒门有才之士。
在晋朝,考上举人,就已经有了进入仕途的资格,但这种资格的潜力太差,世家子弟有了举人功名,考不上进士,还能通过门荫与察举,寻找新的出路,而寒门子弟,考不上进士,只有举人功名在身,就算进入官府做事,也只能是八品九品的小吏,而且此生很难再有晋升之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