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字微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章:衮冕甲士威雁门,回到秦朝当皇子,几字微言,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me"..me/回到秦朝当皇子最新章节!
扶苏并未一直傻等着。但纵马奔驰的感觉却被一个小小的分管治安的副乡长给打扰地没影了。扶苏的性子当然不是这么容易就被影响的,实在是这关头从东博口中传出来的消息让扶苏心中已然没了那兴致。
东博小小一个游徼,扶苏当然不是畏惧这么一个小人物。而是透过东博扶苏看出了善无城内的态度。
扶苏此次从咸阳出北疆不同与上次去九原。上次去九原,扶苏在半路遇到的事情就足够惊险曲折了。可无论是谁,上至皇亲国戚下至乡野小吏谁都不会小觑了扶苏。因为那时候的扶苏虽说是被贬出咸阳,可扶苏极可能获得北方大将蒙恬的支持。
蒙恬是谁?那是国朝第一大帅,麾下精锐三十万定鼎九原这就能让匈奴不敢弯弓抱怨!明眼人也可以看出,始皇是担忧扶苏在咸阳政界上窜得太快,一来威胁到自己,二来也许有扶苏根基不厚实的缘故。扶苏虽说经营咸阳京畿这块地方有些年头,可仗着皇子身份经营下来的势力并不那么厚实。就如后面所发展的一样,一到扶苏失踪,在咸阳的苏党麾下一大帮子墙头草立马就到了胡亥麾下。
扶苏的根基比起胡亥是要深厚,可并不能抵抗大风大浪。如果能获得蒙恬这尊大神,那区别就大了去了。有了皇帝陛下的暗示,扶苏带着皇长子身份去监军蒙恬,想要取得蒙恬的支持并不难。就如胡亥取得李斯的支持一样,外人看不清里面的云雾,可谁都知道那是始皇帝忌惮自己皇长子崛起太快威胁到了自己出手扶持胡亥,平衡两个夺嫡势力。
那会的扶苏虽说被迫放弃咸阳这么一个政治中心,可只要获得了蒙恬这一军事上的助力。谁都不会否认扶苏日后的道路是多么光芒。可眼下呢?
眼下的扶苏虽说挟着陇西平叛大功回到咸阳,可扶苏用这么一个绝妙的机会却冒然丢失在了对皇帝的逼迫之中。始皇嬴政没有选择扶苏,扶苏自己又主动离开咸阳来到雁门善无。这其中的那些事,任谁也会仔细琢磨。
琢磨来琢磨去,不外是扶苏失势成为定局。而为了安抚扶苏,或者说让扶苏日后不去打搅胡亥的顺利登基,将三郡之地当做封国赠与扶苏。
政治上的妥协和交易非常容易理解,尤其是在这些自持聪明的人身上,发作得更加厉害。于是,扶苏失势论在云中、雁门、代郡大行其道。
巧的是,扶苏来到三郡并没有得到这群人的支持。这些豪门大多是一郡之精华,他们掌控相当的政治影响力,乡里之间有极其雄厚的影响力甚至远超政府。在军事上,拥有庞大的佃户、私兵、家丁这些都可以在最后关头武装成军兵。当然这个不到最后一步他们是不会如此做的。在文化上,主要的士子大多出于豪富之家,至少也是有数百亩田地的小富之家。这些人都可以归结成势家豪族。
就是这些几乎可以说是一郡统治力量的一群势力,却并不欢迎扶苏这个天下第二尊贵的人物。因为扶苏所来,图谋并不为他们所喜。笼统说,扶苏就是一条过江龙,他们就是一大群不甚粗大的地头蛇。
过江龙来不是为了和你过家家的,扶苏有其政治抱负,尤其军事战略上的实践。这注定了扶苏所来必定不会让三郡之地平静。尽管豪族世家们并不会知道扶苏心中未来的打算,可借着扶苏以往事迹。谁会信扶苏就是来当一个闲散王爷?朝廷上想得倒是美妙,用三郡之地换取扶苏的安稳。可焉不知,扶苏这就是以退为进,用三郡之地作为反攻胡亥的热土?
要知道,燕赵自古多慷慨之士,扶苏要是募兵用武力去争夺帝位,蒙恬都未必去阻拦。到时候,恐有十万兵马分散在咸阳周边险关的咸阳拿什么去抵挡?
扶苏所图谋的政治目的决定了扶苏根本不会安安稳稳地跟豪族世家们好生相处。况且,就是最低烈度的冲突。扶苏这条过江龙也一定会和一大群地头蛇抢夺相当大的一部分蛋糕。而且,最最关键的是那把分割蛋糕的刀子。
燕赵之地,本就不是什么富裕膏腴之地。而三郡之中,基本都是边郡。至多,也就代郡稍稍富裕一些。而且还有沉重的徭役、赋税在这里。再加上越演越烈的土地兼并,三郡未来绝对不会是一个安稳的事态。
扶苏若想有作为,第一刀砍向未必是那些关外的异族。而是这些危机帝国统治根基的大世家、大豪族、大地主!
扶苏揉揉脑袋,这些内斗的东西扶苏搞了一年,实在有些厌倦了。还不如在北地郡到上郡那里爽利,对付起异族来,毫无半点压力。当然,若这时候换成那些华族势弱的时候就两说了。
扶苏将速度放慢,一路上钻了几个林子反倒是打了些野味。扶苏也是旷久没有这般爽利了,今个儿倒是起了童趣。前面被城内豪族“下马威”带来的扫兴也一扫而空。
后面得到信的大队很快就跟了上来。当然,这个大队并不是指全部人马的大队。而是归属扶苏这块的大队人马,里面有扶苏的娇妻还有几百号家仆侍女。以及一应的门客、幕僚以及官署随从。
这些人加起来也有千把号人了。再加上扶苏这皇长子级别的待遇,马车极多也不虞走得慢。扶苏虽说是纵马狂奔,可马车一鞭子上来也容易追上。只不过可怜了再最后的大队人马,这些都是扶苏手下的亲属,人数极多浩浩荡荡得有小三千人。
这是初步跟随扶苏移民到三郡来的。边郡多是新立,有的也不过百年历史。看上去颇长的时间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而言却还算很年轻,所以这些边郡人口都是很少。比起内地的大郡要少上许多。在九原,蒙恬就上书皇帝移民边疆,那个吴村的村民就是三万户移民到九原来的移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