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坦克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三章 炮击巴达维亚,大明舰队,铁血坦克兵,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只要荷兰人丢失了巴达维亚,而那边英国人在美洲占领了纽约的消息也差不多会在荷兰舰队进入马六甲海峡的时候传到,到了那个时候,荷兰人可能会先试探进攻新加坡和巴达维亚等地,在威力强大的炮台面前吃到大亏之后,荷兰人发现无法攻克这次城市,他们就只能被迫返回欧洲,去应对英国人的威胁。
了解英荷战争结果的王新宇在福州指挥围城作战,没有到南洋来。不过很多事情他都已经交代给张玉坤,也对艾伯特提起过,让英国人必须小心应对荷兰人。
土台斜坡修建好之后,当地监工和明军士卒们监督当地民壮,在土台后面挖掘。
其实布置臼炮阵地,就是先把土台往前推进,然后在后面挖掘壕沟,再挖掘一个大坑,把臼炮运进大坑内布置好即可。这样城头的火炮无法攻击臼炮阵地,臼炮却可以利用自己的弹道曲线攻击城墙。
城头的荷兰人一直看着明军在布置臼炮阵地,他们不甘心就这样等死,期间荷兰人组织了两次反扑,结果都被严阵以待的明军打退回去。
荷兰人的反扑,他们刚刚出城,向明军阵地发起进攻的时候,就遭到了火炮轰击。接着明军用火枪和乱箭,把荷兰人放在前面当炮灰的土著兵打得死伤惨重。
损失惨重的土著兵毕竟不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荷兰兵,死伤超过百分之十之后,土著兵就开始崩溃,推搡着荷兰人,又给拥挤回城内。
发现土著兵一点不靠谱,可是约翰·马绥掘也不敢让城内数量不多的荷兰人出来抢夺明军炮兵阵地,毕竟他对土著人兵和黑人兵也不放心,他担心一旦荷兰兵的数量减少到一定的程度,就无法弹压住手中有武器的土著兵和黑人兵,那时候明军都不需要攻城了,只要城内的内乱就能让荷兰人丢失巴达维亚。
“臼炮已经就位!”布置好了臼炮阵地,臼炮千总前来禀报。
张玉坤下令道:“好!准备一下!准备轰击城墙!所有的步兵全部待命,一旦轰破城墙,马上发起攻城行动!”
一门门臼炮在土台后面的大坑内架了起来,六十四磅臼炮炮口朝天,弹药手和辅兵搬运一箱箱的炮弹,搬运一桶桶火药,从壕沟鱼贯而入,进入臼炮阵地上。
“准备,装填火药,装填炮弹!”臼炮把总下令道。
炮手们往臼炮小小的药室内装填进火药,再把实心炮弹从炮口装入。第一轮发射,发射的都是实心炮弹,用来调整数据。等到调整好了,再发射价格昂贵得多的开花炮弹。
“开炮!”几名军官手中小旗摇动。
臼炮阵地上发出了一片轰鸣声,炮口喷出火光,炮弹腾空而起,向四百多米外的巴达维亚城墙狠狠砸了过去。
“敌人开炮了!”城头的荷兰人大惊。
首轮炮击,十二发六十四磅实心炮弹只有三发命中,沉重的炮弹飞到高空,重重落下,砸在城墙上。虽然只有三发炮弹击中,可是如此重的炮弹砸下来,城墙上面还是马上就出现了裂缝,中弹之处石头迸裂,碎石横飞。
没有击中城墙的炮弹不是飞进城内,砸塌了房屋,就是落在城外,在地面上留下一个巨大的弹坑。
臼炮炮弹的撞击力量非常大,可是偏偏又是非常节省火药,就算是连续用臼炮轰击上三四天时间,也消耗不了多少炮弹,而城墙是经不住那么多天轰击的。
按照臼炮一个小时可以发射十发炮弹来算,每发射一个小时冷却半个小时,这样一门炮一天也能发射一百六十发炮弹,十二门臼炮,若是连续发射三天到四天,就能把几千发威力巨大的重型炮弹砸到城墙上。
城内的约翰·马绥掘听到炮声,感到心惊肉跳。尽管第一轮炮击,明军命中率极差,但是他很清楚,接下来的炮击,命中率肯定会大幅度上升。
几分钟后,第二轮炮击开始。
“嘭嘭嘭”城内的荷兰人听到明军炮兵阵地上响起一片火药气体的膨胀声,接着就看到土台下面腾起了十二个黑色的铁球,升入高空,向自己的城墙狠狠砸了过来。
铁球进入最高点,开始下落。
七发炮弹砸在城墙上,发出令人牙酸的石头崩裂声,炮弹在城墙上留下了一道道裂缝,中弹的地方石头乱飞。其中一发炮弹砸中了女墙,顿时一大片的女墙轰然倒塌。
接着,第三轮炮击开始了,砸过来的仍然是实心炮弹,这次有八发炮弹击中城墙。有的炮弹直接砸在城头,地板上的城砖碎裂了一大片,飞起的碎砖块砸在城头火炮上面,发出一阵金属碰撞的声音。
“砰”一发炮弹落在菱堡上,炮弹刚好砸在堡垒脆弱的顶部,在屋顶击穿一个大洞,炮弹钻入堡垒内,砸得里面石头砖块迸溅,菱堡内惨呼连连,血肉横飞。
明军炮击了一个小时,发射了十二轮,平均五分钟进行一轮齐射,这第一个小时,发射的都是实心炮弹。
炮击停止下来,荷兰人知道,明军肯定在给臼炮降温。
“赶快,修复城头!”约翰·马绥掘大喊着下令。
这宝贵的半个小时荷兰人可不敢浪费,他们要尽可能的修复城头,修复城堡,这样才能让城池多承受几轮炮击。
臼炮阵地上,明军士卒们挑来水,把一桶桶水浇在炮身上,把水灌入炮膛,给臼炮降温,然后再用拖把对炮膛内部进行清理,干燥。
经过半个小时的降温工作,炮筒的温度下降。接着,明军就开始发射开花炮弹。(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