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前写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4章 潜移默化的改变,抗战从瞄准开始,初雪前写诗,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五月初,东瀛和华夏的战斗更加剧烈,东瀛为了消灭国府的抵抗意志,对山城进行了大规模轰炸。
原时空历史上东瀛军轰炸山城,景象十分惨烈,山城一地仅民众就死伤数千人,但这一时空由于伍伺仁从欧洲采购了大量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虽然在历次会战中损毁了不少,但依然有大批剩余被布置在了山城各要地,结果鬼子的空军一头撞进了这些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的密集火力区,一下被击落了十余架飞机,只能仓促逃离。
早在国府迁至山城时,伍伺仁就向常凯申反复强调了后方防空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再加上山城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天气,这才让鬼子的这次大规模空袭无功而返。
其实对伍伺仁恨之入骨的东瀛人也曾派飞机对豫州洛邑、商都等地进行过轰炸,效果甚微,原因是豫州有防空大杀器——雷达。
对于二战期间爆发式的各类科技,伍伺仁一直都派人死死的盯着,伍家内卫有接近半数都用来隐秘跟进世界知名的实验室和科学家,伍家每年赚取的大量利润有三层花费在了科技相关产业的投资上,伍伺仁对科技的重视几乎到了一种病态的层度,很多时候连他的父母和女人们都无法理解,只有他的挚友,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霍华德休斯从不对此产生质疑。
伍伺仁在豫州各重镇暗地里布置了十多处雷达观测站,不禁为此成立了专属的雷达部队,保密级别也和巩县兵工厂等同。
原时空华夏的军用雷达事业萌芽于解放前,当时的国府在金陵成立了一个雷达修理所,鹰酱为它提供一些设备、零件等。金陵快解放时,国府将雷达修理所迁到临安,并希望能将这些人才带到宝岛,但这批人才最终选择留了下来,并在解放后又回到金陵,因此金陵可以说是华夏雷达事业发展的起始地,雷达修理所也是华夏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的前身。所以,原时空整个抗战时期华夏是没有雷达的。
伍伺仁并未将雷达设备提供给包括国府在内的其他势力,一方面在华夏战场上它的作用很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密的需要,避免被东瀛人窃取。纵观整个二战历史,会很惊奇的发现一个现象,轴心国集团对于雷达并不重视,反而是盟国尤其是英、美,对这项技术进行了大力开发,或许也是因为二战初期盟国整体处于守势有关。
诺门坎战役爆发的同一天,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伯陵向常凯申建言:以豫章防御战后尚未得到补充而武器装备又远逊于敌人的部队,对武器装备占绝对优势而又依托防御工事的敌人进行攻坚作战,不可能按主观决定的时间攻下南昌。但他不敢直接向常凯申提出不同意见,此前曾致电陈辞修陈述自己的看法。他说:“查豫章、奉新方面之攻击,自四月漾日(23日)开始,已11天。因我军之装备等不及敌人,而敌人之重兵器、机械化部队与飞机等,能处处协力敌陆军之作战。因此攻击颇难摧毁敌之坚固阵地。现迭奉委座电令:我军作战之方略在消耗敌人,而不被敌人消耗,避实击虚,造成持久抗战之目的。故此次豫章之攻击,即在消耗敌人、避实击虚之原则下,预行设伏,采用奇袭方式,四面进攻,冀以最迅速敏活之手段,夺回豫章。现时已持久,攻坚既不可能,击虚又不可得,敌势虽蹙,但欲求五月五日前攻克豫章,事实上恐难达成任务。除严令各部排除万难、不顾一切继续猛攻外,拟恳与委座通电话时,将上述情形婉为陈明。”
陈辞修于五日将薛伯陵的电报全文转报常凯申,当时桂林行营主任白建生对限时攻克豫章的命令也认为不符实际,同日也致电常凯申及何敬之,婉转地提出不同的建议。他说:“我军对敌之攻击,必须出其不意,始能奏效。今豫章之敌既已有备,且我军兼旬攻击,亦已尽其努力。为顾虑士气与我最高战略原则计,拟请此后于豫章方面,以兵力三分之一继续围攻,三分之二分别整理。在外则仍宣传积极攻略……”
两封电报的用意,都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作战指导不符战略方针为理由,希望常凯申改变限期攻克豫章的命令。常凯申接到电报,又得到陈安宝军长牺牲及进攻部队伤亡惨重的报告。
5月6日,东瀛军第106师团主力在飞机、坦克支援下,从南昌及莲塘夹击城郊的第29军。激战至17时,第29军被包围,第26师师长刘雨卿负伤,军长陈安宝及第156团团长谢北亭牺牲。第29军参谋长徐志勋及刘雨卿根据战场实际情况,见已不可能完成攻占豫章的任务,为避免部队被歼,冒被常凯申杀头的危险,决定向中洲尾、市汊街突围。预备第5师化装便衣潜入城中的1个团因无后续部队接应,被迫撤出。
九日,常凯申下达停止进攻豫章的命令。东瀛军此时亦因损失严重,无力反击,豫章会战结束。
豫章会战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它使全世界,特别是东瀛军事当局认识到东瀛军虽然占领了武汉三镇,但既未能迫使国府屈服,也未能击歼华夏军队的主力,更没有摧毁华夏广大军民的抗战意志。华夏军队不仅继续进行抗战,还开始实施战役范围的反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