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会有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0章 反响,做梦就能成为大佬,必会有猫,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几日后。
许多网友一如既往地打开了微博,上网了解一下今天的热搜又有什么瓜可以吃了。
嗯,热搜榜第一,这有一个女明星搞代孕的。
骂就完事了。
评论区内众口一词的质疑和怒骂,看起来让人不由觉得英吹思婷。
随后很快关掉这个热搜,看看其他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和谐一点的热搜。
【我国大学生解开3x+1问题】。
这条热搜排在第六,居然碾压了那些花边新闻,而且还在迅速上升,而且光看这个标题,就让人兴趣大增了,不管喜不喜欢数学,当看见数学大佬时,总会有人生出佩服的心理。
于是网友们迅速点开。
博文是沪海财经大学发的,内容是:
【3x+1问题,又称为冰雹猜想,角谷猜想,即随便给出一个正整数x,当x为奇数时,下一步计算3x+1;当x为偶数时,下一步计算x2,通过这个步骤,经过若干次计算,不管如何,最终都会得到1这个结果。】
【该问题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由日本学者角谷静夫提出,因为容易理解,规则简单,吸引了包括各级学校和各位非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包括在我国数学课本上也出现过,但这一难题一直到二十一世纪之后二十年都未曾得到解开。】
……
【在不到五天前,该问题由我校学生苏陆完成了证明,并且获得了世界上诸多数学学者的认可,华人著名数学家邱成桐教授做出了肯定的评价。】
……
……
这篇文章大概有千字,主要就是说明冰雹猜想有多么困难,八十多年没有被学界学者们完成解答,然后突然转折,提出由“我校学生”完成了证明,然后开始介绍这个学生过去在学校的成就,以及在社会上的成就。
总而言之,网友们都惊呆了。
“不当人啊不当人。”
“这人怎么回事啊?又是金融,又是人工智能,搞算法,还特么开公司赚了大钱,最后还是著名钢琴家?他咋不再去学个画画,学学达芬奇?[狗头]。”
“财大还忘了一点,苏陆还是去年华夏慈善奖的获得者之一。”
“草(一种植物)。”
“哎,这都是咱们苏大佬的基本操作了,都坐下都坐下,我在此预言,苏大佬今年还得给我们整个大活,如果没有我倒立裸奔。”
“好家伙,你这是要下面的头放到上面去啊?”
“楼上真污,我看了三遍才反应过来。”
“秒懂。”
“秒懂+1。”
“+10088。”
“先插眼,年底过来看。”
“我估计六月就可以过来了,因为苏陆说过今年六月份他要给大家一个惊喜的……”
“你小子也是个预言家?”
……
吃瓜的网友们和富有专业性的网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带有微博认证的知名大学教授和数学家对此做出了自己的看法。
帝都大学付岩:“论文我已经看过了,至少我看不出问题来,我也看了其他美国的学者对此的看法,也大多认可了苏陆的证明。还记得前年受邀去沪海财大讲了一次课,当时就和苏陆有过一面之缘,那会儿苏陆就想当的有天赋了,没想到过了几年就拿出了这么值得称赞的成果,我为咱们国内有这样的年轻人感到骄傲。”
除了这位付岩教授,也有其他学校的教授表达了认可,也有一些教授开始邀请苏陆去他们大学读书,比如水木大学、江浙大学等等。
结果没过多久,帝都大学官博就发了一条消息:“帝都大学时刻等待着苏同学来到本校就读研究生。”
这条微博似乎在肯定苏陆将来到帝大读研,而没多久,就有小道消息声称苏陆已经接受了林易教授的邀请,将在今年研究生开学季就读林易教授的研究生,同时帝大数学科学学院正在考虑要不要破例让苏陆同时就读他们的研究生,这些消息顿时又吸引了一群网友的羡慕。
至于苏陆的微博,也早已经被攻陷了。
……
“这些人啊,真是无聊。”坐在研究所所长办公室里,苏陆看着不断弹出微博通知信息的手机,无奈地摇了摇头。
其实吧,他对于去哪里读研,还真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估计就算他去读研,老师也给他提供不了什么帮助。
还有,帝大数院在考虑邀请他同时读数学研究生?
苏陆对此无奈,是不是他把现在的研究给搞出来后,生命科学学院又得考虑同样的事情了?
还有他怎么说也是拿过肖赛冠军,上过春晚的人了,艺术学院不也得同样考虑考虑?
好吧,反正他也没精神管这么多,到时候只答应成为林易教授的研究生就好了,读研了估计还得帝都沪海两头跑,幸亏这两个城市航班多,不然的话他估计还得考虑买架私人飞机了。
打开设置,取消了微博通知的权限,然后放下手机,继续看起了最近几天的实验报告,同时开始撰写论文。
然而似乎老天故意和他作对一样,没过多久,有人给他打来了电话。
这可没办法,毕竟他只是取消了微博的通知权限,没有关掉铃声。
瞅了一眼,是张教授的,苏陆心中不由疑惑起来,现在姜院长找他有什么事情吗?
“张教授,有什么事吗?”
电话那头的张教授笑道:“好事情,东方卫视要采访你,找上咱们学校来了,让我联系你呢。”
苏陆无语,这些记者可真是跑得快啊,早上消息才传了出去,结果没过多久就跑上门来了。
“这个……可以拒绝吗?”
张教授愣了一下,没想到苏陆会拒绝,不过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不是每个正经的学者都热衷于接受媒体采访,于是他想了一下便说道:“那行,我就直说你不同意接受采访了。”
“麻烦您了。”苏陆感激道。
“嗯。对了,金融杂志回复你了没?”
苏陆:“我这几天没看消息,您等我一下,我看下邮件有没有给我发……唔,已经进入编辑邮箱了,大概七天之内回复,这个邮件是昨天发的,那就是最晚六天回复。”
张教授不由感慨道:“我看啊,明天估计就回复了,编辑看到是你的论文,那肯定会提前看的。”
这倒是实话,毕竟苏氏模型虽然已经出世一年多了,但还是处于金融界热点话题中,而且特别是苏陆完善了它之后,更是吸引了一大堆的关注,所以就算有一天它的热度过去之后,也并不意味着这个模型就没人讨论了,或许那个时候,就是所有人都已经习惯这个模型的存在,并且随后就拿来用的工具了。
就像数学中的微积分,人们在使用它的时候,或许也只有偶尔才会感慨一下牛顿的牛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