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9章 曲乌宝铁路通车(上),这个天国不太平,三江口水,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郑大将不是没想过再娶一房,但家中只有三亩劣等水田,每年的出产勉强够他一个人的伙食,要不是他在农闲时分在乌石镇上帮人家做些零工,根本连猪油和盐都吃不起。如此便耽搁下来,眼看年纪已经快三十来岁,却还是孤身一人。他倒是没什么,可镇上邻里乡亲的风言风语,嘲笑他们老郑家要绝后了,这让他实在受不了。

他渴望能赚些钱,再续一房亲事,生个儿子给郑家添上香火。但这可是需要一笔不少的费用!

去年九月里的一天,正当他愁眉苦脸地从旁边的北江中一担担挑水,倒入三亩水田,辛苦浇水时,数十人过来。

其中一人当大官模样的人,自称是叫程恒生,乃是圣王王府工务部主事,说是这里要修建铁路,带领一帮工务部的官员和洋人前来测量,按照他们的规划,郑大将的三亩水田正好在他们的货运站台范围内。

郑大将有些不明白,什么是铁路?什么货运站台?跟我郑家的水田有什么关系?

那个叫程恒生的大官,解释半天,郑大将才明白,他们要将自己的三亩水田和旁边的山、荒地全部买下,用于修建叫铁路的东西。他们给的价钱,比郑大将知道的行情还要高出四成,郑大将自然没有意见。

他这三亩水田说是水田,实际上根本就是旱地。只不过离北江近,方便取水,才勉强算作水田。可他家穷,买不起长长的水车,只能自己每天担水,辛苦累死不说,禾苗还长得不好。能高价卖掉,自然求之不得。

于是当天,他们便在卖田契书上按了手印。

第二天,他本想再在乌石镇旁边打听下重新买些好一点的水田,却突然发现,这乌石镇方圆几里,根本就没人卖田了。整个乌石镇,仿佛都被一家叫南洋公司的买了下来。不是修建铁路,便是拆迁扩建第一钢铁厂和建设一家叫圣国克虏伯钢铁公司的作坊,只不过,这些作坊还真大,竟然占地几里十几里。

三天后,郑大将来到乌石镇里的镇公所,发现整个他们乌石村上百人都挤在这里,其他人跟他一样,都是被征用地,不是水田,便是旱地,要不就是祖宅,吵闹不堪。

郑大将一打听这才知道,却是镇公所的人挨家挨户做了思想工作,提前替南洋公司几乎将整个乌石镇都买了下来。

幸好,乌石镇的村民都还算老实本份,没人耍泼,加上南洋公司出的价格也很高,又是镇公所出面,南洋公司顺利地将闲散土地都拿到手。

郑大将拿着卖田契书,在镇公所内南洋公司的人手中,拿到了123两白银。并且,镇公所的副镇长告诉他,因为他家的水田全部被征用了,导致他失去了生活来源,因此,南洋公司提供了一份工让他做。

郑大将大喜,忙问是什么工?

副镇长告诉他,工作比较辛苦,但薪俸很高,没月有近二两银子,包吃住,便是南洋公司修建铁路,需要大量帮工,问郑大将愿不愿意去。

郑大将当然愿意。他正愁买不到水田,失去生活来源忧心。不过,他又有些担忧地问,这份工能干长吗?

副镇长耐心地告诉他,只要好好干,肯定能干很长时间,说不定能还能转为南洋公司的正式员工。

郑大将满心喜悦,回头一看,乌石村的乡邻们,人人都领到了大笔银子,郑大将甚至看见田地也在河边的郑大麻子,竟然是扛着银子回家的。

不管怎么样,得了这么多银子,郑大将欢天喜地将这123两现银用布袋捆好,抱回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宋小吏.

拉棉花糖的兔子

小嫡妻

小醋

风水官途

水火既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