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走出侗乡古寨2.文丽阿妹,我被苏军俘虏,纪实,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走出侗乡古寨(中篇小说)张宝同
一个中年男人向文丽发出邀请说,“年轻漂亮的阿妹,我能跟你照张像吗?”文丽看了看这人是个大胖子,肚子挺得老高,脸上的肉鼓得不能再鼓了,心里实在是不乐意,但人家开口了,她也就不能不给人家面子。这样一来,大家纷纷要求跟文丽合影。文丽挺烦的,但又不好开口回绝,所以,眉头就皱得老高。
这时,导游看出了文丽的心思,就把那个印有“漓江国际”的蓝色小旗举得高高的,用麦克风对大家喊道,“我们下午要赶三点钟的飞机,时间很紧,大家要抓紧时间,现在就跟小阿妹进村参观。”说着,便让文丽带大家进村。
从侗乡古寨的门牌下走过,就等于进到了村里。因为过去一直处于封闭或是半封闭状态,也不愿意和外界接触,所以,村民们还都相当地贫穷,房屋破旧,砖瓦风蚀,有些人家还住在古老残破的吊角楼里。而且村里的房子也比较拥挤,房和房之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这样的小路充其量只能过辆自行车,连三轮车都过不去。但是,整个村里却看不到随便丢弃的塑料袋或是废物纸屑,也看不到有哪个孩子随地大小便。只能看到几只小狗站在路边用陌生的眼光看着一群群游客从村中青石板的小路上走过。而且,村子里还特别地安静,也许是因为农忙,人们都下地干活了,多数的屋门都是关闭着的,即使有些屋门开着,也只能看到一些孩子和老人单独地呆在屋里。
文丽家在村子的中间位置,是一栋半砖半木的吊角楼。一进门便是堂屋,还有一方露天的天井,里面紧紧密密地摆着四五十把小凳。这是用来接待游客的。堂屋的旁边有两三个屋门,是文丽外婆外公和父母住的卧室。文丽住的卧室则是在楼上。而堂屋后面没有门的小屋是家里的厨房,厨房里除了炉灶、铁锅、碗筷和木柴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东西。由于常年烧火,墙壁已被熏成了一片黑灰色。
等大家进到了屋里,文丽就说,“请各位阿哥阿嫂都坐下。”于是,大家都坐在了小凳上,可是还有些游客比较好奇,就想推开旁边的屋门看看侗家的卧室或是其他房间。文丽马上用告诫的口吻对他们说,“我们侗家的卧室是不能让外人看和让外人进的,如果你们看了或是进了,我们侗家人就会认为你们要把祸害带给我们。”一听这话,那几位游客赶忙收起了好奇心,老老实实地坐在小凳上。
见游客们都安静地坐了下来,文丽也坐在了小凳上,把面前的一块大红布掀开,露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圆形的大簸萁,簸箕里整整齐齐地摆着大大小小数百件银制物品。有银手镯、银耳环、银项圈、银头钗、银发髻、银冠坠、银脚环和银皮带等。这些物品银光闪闪,耀人眼目,让人由不得地要拿起来看看和试试。而且,一下子有那么多的人都来看都来试,这让文丽既担心,却也不好阻止,于是,文丽就对大家说,“大家可以看,但不能拿走,如果要拿走,就要先付钱,否则,你们拿走的东西就得由我从工资里付帐。”
看着试着,有位年轻姑娘就问,“这些银饰含银量有多少,有没有质量保证。”文丽就拿起一个银项链给那人说,“这些银饰都是我们村里手艺非常高的老伯们亲手打制的,含银量一般在92.6%到98.2%之间。质量绝对保证,不信,你看,这里都有质检局的认证标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