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十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零八章 文治武功,庆丰军,郝十三,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宋开辟了东洋、南洋两条海外贸易线,每年都有大批的金银、物品廉价运回,又有食盐对全国垄断,并向南北蒙元之地倾销,将作坊生产的各类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四海畅销,宋军的财政收入及其充足。

又开采矿山以自给,铸造宋币以定物价,大面积军垦、民垦,百姓安居,物富民丰,大宋虽然战事连年,俨然已经是一个经济强大的帝国。

不过大宋的财政开支也及其庞大。

在教育方面,全国的小、中、大三级学堂,一概免费。

在官员管理方面,高俸养廉的优厚官员俸禄,还有各个有勋爵大人的年俸,年节、军功赏赐云云。

在民生方面,鼓励百姓生育的津贴补助(时下,战争对人口减损太大,地广人稀)。

在军队方面,数十万大军的一年薪酬,战损津贴。

基础建设方面,江北大规模修筑致富路,希求四通八达,江南疏浚河道,以求畅通。

这都是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花费,也是每年的必然开销。

倘若再遇见一次中兴元年的大饥荒,恐怕大宋一日又要穷了个底朝天。何况连年用兵,维系战争的巨大开销,基本上也是每年的惯例花销,却也需要看战争的规模和进展的情况而定开销。

也就是郝仁后世的穿越者,有宽严相济的经济政策,才能保证一个空前庞大的机构,在如此巨大的开销之下,还能够高速正常的运转。

郝仁第一次远征扶桑的时候,府库中刚刚有些积蓄,他便发烧一般的免除辖区百姓的夏赋(也是为了保证自己不在根据地,保证后方的稳定),就他这个暴发户花钱的心理,若不是有工部尚书穆有才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捂紧钱袋子,郝仁扑腾起来的大阵仗,早就黄摊子了。

工部尚书穆有才如今财大气粗,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出面反驳马铁道:“都城乃是我朝的脸面,反正敌人就在那,也跑不了,宁可推迟用兵一年,也要建设彰显我朝皇家气派的大都城。都城的财政预算也不过八百多万两罢了,何况又是三年工期,一年才三百多万两,根本耽误不了什么事儿,这点小钱儿我工部若出不起,也太小瞧我这工部尚书了!”

在座的内阁、京官大人们,对旧都办公环境深有体会。

庐州太过狭小,因为正在兴建新的都城,庐州本来就没有搞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今等待都城建设,许多计划建设的攻城都停摆,不少新成立的办公机构,居然只能在庐州城外的帐篷里办公。

这事儿要是传到蒙元乌哈图汗的耳朵里,恐怕也不用北伐了,笑也笑死乌哈图汗了。

户部尚书俞通源也道:“虽然我朝开销巨大,在惠民方面花了大笔的钱,可百姓的赋税也是增长到百分之十五,如此重的赋税,四方百姓却蜂拥而来,为了享受我朝的优惠政策,心甘情愿为朝廷缴纳赋税,这两年连年丰收,我户部的仓库,也是满满的哩,都城只一年工期,怕也足够完工了!”

蒙元在草原故地的赋税是值百抽一,也就是一百头羊,需要向朝廷缴纳一头羊的赋税,所以才有‘贫极江南,夸富塞北’之说。

毛贵作为最善于经略地方的红巾军将领,在山东无论军田、民田,一律抽去百分之二十的赋税,确是各部红巾军中建设最好的基地。

宋收取百姓百分之十五的赋税,而百姓是能看见十足的利好。

中兴元年的大饥荒,朝廷借贷给百姓的粮食,最终百分之八十都免掉了,百姓能够在荒年免于死亡,这是百姓最基本的要求,连蒙元都不能满足,唯独宋能满足。

更何况百姓不分肤色、人种,只要入了大宋的户籍,能够享受大宋的便利交通和惠民设施,生孩子朝廷还给钱,孩子长大还能免费上学,百姓们表示,生活根本没有压力。

虽说大宋的百姓有出兵役的义务,以实现这个好战皇帝郝仁的宏大武功,战死者能享受巨额的抚恤金,倘若一旦在军中博取了军功,一家人也是跟着享受无尽的尊荣。

对于兵役来说,倒像是百姓旱涝保收的投资,就算战死沙场,也比被早些年被杀良冒功好上一万倍。

话匣子一打开,大臣们便也没有忌惮,文臣们基本统一口径,要求快速完成都城的兴建,尽早优化办公化境,进而迁都建康城。

如马铁、马文广、莫布里等西域人,纷纷询问是否有自己可以做礼拜的教堂。

郝仁笑语盈盈的回到:“都有,无论是汉佛、道、喇嘛、也里可温、回回,都有独立的寺、庙、庵、祠、教堂,不过官家只负责修建一处,冠名为‘皇家’,对一切有需要的百姓开放,若是想私人再建者,只能向建康知府申报审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千金记事

南宫若锦

重生八年

天才都是找虐

问尊仙

九弥之夜

老中医

落苍生

元启纪

混沌无间

寻仙门

淡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