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夜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章 发展,河之南,流水夜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37年元旦的这天,两个电厂同时投产,手枪厂也已经开工。弹药厂已经开始了一条小型生产线。先开始复娤子弹。
这个世界上不缺乏聪明人,弹药厂的投产就是出自江湖炮修翟全的一个简单主意。这个主意大大的加快了生产进度。生产子弹主要有两个困难,一是子弹壳需要优质的黄铜H62铜带,冲压拉伸而成,工艺看着简单,实际上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都很高,需要长时间摸索。二是子弹的底火,需要更薄的黄铜箔冲压而成。工艺难度更高。这两项工艺要求即使有完整的设备,也不是一两个月能生产出产品的。而曾经在袁砧的地下兵工厂做工的炮修翟全想了个主意,用白银做底火,白银延展性好,铸成条后小轧机冷轧相对容易做出银箔,甚至手工都能完成。这样就很容易做出底火了。而且成本也不算很高。有了底火,收购旧弹壳,就可以复娤子弹了。而去年郑中原和老袁生产猎枪就是靠这样的方法解决底火的。
就这样,弹药厂的7.92MM步枪子弹率先投产,翟全被郑中原也任命为子弹分厂的厂长。而在以后的岁月中,翟全甚至把这个复娤子弹的分包给了小作坊,慢慢的在洛阳周边形成了一个产业。
有两家工厂投产,郑中原看着这一切,觉得还是太慢,只有七个月了。
郑中原几乎是搬着指头在算过日子,每天的事情都安排的满满当当。
上午为几家厂子剪彩,下午就等到了几个期盼已久的人物。飞机专家齐博远教授带着几个学生来到了伊阳,他们竟然是袁砧这个老铁匠带来的。原来世界真的很小,袁砧的小儿子,袁溪就是齐博远教授的学生。袁溪今年刚毕业,正好齐教授收到邀请,于是就一起来到伊阳。
有时候郑中原非常佩服这个铁匠,老铁匠袁砧别看不识字,还真是有眼光的人物,家中生活好转以后,他就把儿子女儿送去读书,眼光真的很长远,一个乡下铁匠能做到这一步很有些魄力的。
袁砧从郑中原那里已经吃到了甜头,仅仅上一趟矿石他就赚了一万块大洋,如今第二趟矿石已经准备一半了,这次数量更多,赚两万大洋估计没有问题。要是再来那么几趟就发大了。
接风宴后,袁砧委婉的向郑中原提出,儿子对飞机很感兴趣,想在飞机研究小组入股,他出三万大洋,股份比例郑中原看着给。郑中原摆摆手道:“飞机厂可是个无底洞,什么时间有收益还很难说,我是把它当实验厂的,根本就不图赚钱。”
袁砧张张嘴还想说点什么,郑中原道:“咱们也算老相识了,叫你的老大老三和女儿都来帮我,三万大洋我可以给你发动机厂百分之一的股份。”
郑中原的发动机厂,可是只有顾恺入了股,其他人想入股,郑中原都不会同意的,即使美国洪门的司徒瑞捐献了五万美金,郑中原也不会同意他入股发动机项目。他看袁家父子还真算有些能力,人比较可靠。所以还是很大方的给百分之一的股份。实际上也很照顾了,顾恺才两个百分点的股份。
在袁砧看来,和郑中原合作肯定不会吃亏,就是吃亏也不过是两次矿石的利润。于是就一口答应。
有了电很多工程的进度都快多了。飞机在齐博远教授的指挥下开始一点点测绘零件,并先开始组装,暂时他这个组人手是最少的,只有不到三十人,可也是学历最高的,最少都是技校毕业。齐教授是个典型的学者,做事一丝不苟,几乎每份图纸他都一一过目,并写下自己对该零件设计的看法。郑中原对齐博远的做事风格很欣赏,齐博远在德国上学工作十多年,德国人严谨的工作态度已经深入骨髓。
经过几次全体碰头会,基本确定了飞机改造的总路线和方案。
幸亏P35飞机为双座使得涡轮加压装置可以放到后座位置。只是这架飞机的弹仓也在座位后面的机腑内,有些妨碍。
P35的设计在郑中原看来怪异之处太多,这架飞机可以载一枚250磅重的炸弹,但是这个炸弹位置却是在飞机的腹部里。郑中原见过太多的现代战斗机,无论导弹还是炸弹都挂在翅膀下面。这个问题被郑中原立刻拍板--炸弹将来就挂到机翼下。由于这样的设计从无先例,齐教授有些担心,郑中原表示这一点改造绝对不会有影响。腾出了炸弹空间还可以加装一个油箱,对增加航程也大有好处。
郑中原不懂太多飞机方面的东西,只是提了研究发展方向。实际上除了发动机涡轮加压他知道些,其他的除了飞机的图片见的多些就没有什么了。其实飞机形状实际上非常重要,后世司空见惯的东西,在这个时代甚至是非常新的一种思维,比如后掠翼。尾翼的形状,结构材料等等都非常重要,飞机发展史上很多东西都是一点点的积累起来的,有些理论人们早都知道,可是由于经济和技术的种种原因并没有使用。令郑中原最不满意的是这架飞机的火力,改造以后甚至得减少两挺机枪,这样就只剩下机头上方的两挺12.7毫米机枪了,实在是太弱了。郑中原看过电影中的战斗机,知道比较普遍的是机翼上加装机枪的,目前暂时还顾不上,P35的机翼结构不允许这样安排。把这个计划暂时往后放一放。不过郑中原也向齐教授提出,在设计新的战斗机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在机翼上加装大口径的机炮,比如20毫米机炮。作为一个力量崇拜者,郑中原对于动力和火力的要求都很高,这几乎是每一个发动机行业人员的共同偏好。
郑中原给齐教授定的工作进程非常紧,必须一年以内把这两架飞机改造一下,加装上涡轮发动机。实质的提高这架飞机的机动性能。
长远的计划就是,两年之内设计一款新机型,大致要求,采取铝合金框架,铝合金蒙皮,机身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发动机更强劲,至少速度必须超过六百公里每小时。至于铝合金蒙皮和铝合金框架的制造,郑中原将会在活塞和活塞环投产之后立即开始研制。说白了,郑中原对于飞机的制造,其实思路就是先山寨再创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