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夜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章 路途,河之南,流水夜帐,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到这个时代已经四个多月了,郑中原还是第一次坐火车。顾恺对洛阳到郑州这条线路非常熟悉,其实郑中原更熟悉,山川依旧却换了人间。
火车里乱糟糟的,看着窗外的景致,有熟悉的山熟悉的河流,但是贫穷如同瘟疫笼罩着这片大地,春光也不能丝毫让饿着肚子的人漏出一点笑容。对于穷人来说,春天绝对是个最难熬的季节。春荒,青黄不接就是说这个时候,路上要饭逃荒的人络绎不绝,缓缓移动的人流没有生气,如同木偶,眼光望着远方,毫无希望。
火车在郑中原看来不比自行车快什么,走走停停,时而拉响一下长笛,如同老黄牛一般。陇海铁路线上行驶的是燃煤的机车,速度很慢,慢腾腾的火车很快就把郑中原的一点点新奇消磨干净。
中午的时候,火车在一个小站停了下来,看一眼站牌,回郭镇,这里已经是巩县的地界了。叽叽喳喳,大呼小叫上来一群人,和路上其他几个站不同,这些人大多都背着大箱子。从穿着打扮看,也算富裕。顾恺介绍道:“这些都是烟客。这个地方盛产卷烟,有几十家烟厂呢。”
郑中原没有什么烟瘾,看对面也坐下一个烟客,买了包香烟,就攀谈起来。烟客名叫赵七,在家行七,家里就是开香烟作坊的。这里香烟销售一般都是做小买卖的背了烟去各个城市或者乡村销售,香烟有小包也有大包。小包是20支,大包有100支的也有五百支的。赵七家的烟有牌子,莲花牌香烟,郑中原看了,粗糙的包装上印刷一朵莲花。听赵七介绍这里经常有外地客商上门,这些都是大客户,动辄交易额上千块大洋。镇子上大部分店铺都是做卷烟的,周围十里八村的闲散人员工作都和香烟有关。
郑中原估摸着,这里的情况和二十一世纪的专业乡镇差不多。
赵七非常健谈,走南闯北的小买卖人都这样。他主要跑归德(今商丘)周围,据他言讲几乎每个村子都去过。
有了赵七的参与,旅途总算不那么难熬,短短的不到两百公里铁路旅程,一共走了近七个小时,简直慢的不可思议。到了下午四点的时候,火车喘着气才到郑州。
郑中原和顾恺两人出了火车站,郑中原深吸一口气,郑州是他最熟悉的地方。比洛阳还熟悉,他从上中学开始,除了大学和柴油机厂工作的十年其余都在这里生活。听着熟悉的口音,熟悉的地名,一马路,二马路,德化街。地理位置一样,但全部都不一样了,没有一样熟悉的建筑,稍稍感慨一番,两个人抓紧时间买了火车票,就搭上了前去汉口的列车。
这个时代竟然也有卧铺车,比二十一世纪条件还更好,不用爬上下铺,只一层。和现代不同的是,车厢里小贩是挎着篮子叫卖。
郑中原哓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切。买了点吃的,两人喝点杜康,舒舒服服睡下。半夜郑中原感觉有点不对头,“小偷?”装作翻身从枕头下抽出军刀。正眼一看,竟然是一个粉嫩的小孩,大约四五岁,在拍自己的腿呢,
“小朋友,有什么事情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