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渊之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七章 抱丹期野望,群英三国,沉渊之龙,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益州的老势力可以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而且在暗部和汉魂的帮助下,徐晃迅速将益州进行了一次洗牌。
庞羲张松和严颜等人因为事先都有投靠方云,所以都获得了很大的利益。那些愿意阵前起义或者之后投降的,也根据贡献获得了一定的封赏。
对于那些顽抗或者拒不投降的,徐晃可没有那么仁慈了,没收财产,所有的家族成员被打散,送到青海西域夷州辽东崖州交州和漠北几个地方定居,五代之内不允许离开这些地方。
这也是方云的《废奴令》的关系,否则的话这些人必然要成为奴隶,作为战利品被将士们瓜分,又或者送到晋阳公开拍卖什么的。这种事情,在东西汉以及以前的朝代里,那是常见的事情。
刘璋和他几个儿子,就这样来到了晋阳。家产方面方云给他留了三成,然后在晋阳城给他物色了一个不错的庄园,但刘璋和他的子孙三代内不允许当官,不允许参军,这是对刘璋不识时务的一个处罚。
在华夏,没有官方背景当后台,做什么都不会顺利。三代后运气好还支持得住,那么说不定还能在军方或者官方混个一官半职什么的。运气不好,三代内就泯然众人,又或者彻底消失也不是不能的事情。
也就是看在刘璋是汉室宗亲,方云也还没有当皇帝,所以多少要给大汉和刘辩一个面子。刘璋也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别的不说,这些天来报纸铺天盖地的宣传他在益州的不作为,还有软弱的性格,被评价为:不适合委以重任。凭空浪费朝廷对他的众望云云。
就冲着这些评价,他这辈子走到街道上,也是人人喊打吐唾沫的存在。之后刘璋也几乎没有离开过庄园。这样郁闷的活了几年,就病逝了。当然也有小道消息说是自杀了。但真相如何就不得而知了,这都是后话了……
徐晃平定了益州之后,方云委刘馥担任益州刺史,这位从太行山时代就加入方云军的老人总算是熬出了头,以他三十来岁的年纪,以后未必没有进一步的可能性。
同时徐奕为豫州刺史,刘烨为沛郡太守娄圭为汉中太守国渊为徐州治中顾雍为巴郡太守管宁为益州治中。华歆王烈和邴原等人都有提升。
徐晃封为西南军区总司令,主管西南军区益州南中**和一部分荆南地区防务;赵黎为华南军区总司令。主管华南地区交州,崖州部分荆南地区和部分扬州地区防务;黄忠的职位改为华东军区总司令,主管华东地区青州徐州部分扬州和夷州防务;陈涛为华中军区总司令,主管华中地区兖州豫州和荆北防务。
周仓为华北军区总司令,主管华北地区冀州部分并州部分幽州和长城外部分地区的防务;杨fèng为东北军区总司令,主管东北地区辽东郡以东以北地区,以后或许会包括岛国防务;张燕为司棣军区总司令,主管司棣地区的防务;张郃为西北军区总司令,主管西北地区部分并州雍州凉州和西域防务。
方云承诺那些世家,新占区实行一国两制。十年内政治模式不会改变。但军事的改革,却不是那些世家可以阻挡的。根据地域的不同,方云把华夏分为八大军区。和后世略有不同,不过却也算是最合理的分配。
各军区总司令并非永远都可以在任上,会在六年后进行调整。该上位的上位,该调职的调职,该提拔的提拔,该降职的降职。考虑到华夏本土几乎已经收复,故而除了华南西南东北西北军区还保留三到五万人以上的建制以外,其他地区的兵员各地军分区士卒不超过五百人,总人数也就万人左右。
益州以南其实还有一个南中地区。那里的汉人不多,但苗人可不少。曾经让蜀汉一度头痛的蛮王孟获。就是苗人头领。东汉的时候,虽然也有设置及羁縻州。甚至专门设置州郡治理这些蛮人,但汉人的优越感使得汉人和蛮人的相处并不是非常融洽。
在这些地区,蛮人需要承担的徭役和赋税,是汉人的三倍以上,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越人会躲入山林之中,与汉朝作对的主要原因。
根据方云的归化令,不仅仅是士燮那边开始试验,在占领了益州地区之后,徐晃也开始根据方云的命令,开始试验归化令。
方云也不会亏待了那些愿意接受规划的蛮人,不仅赐予更多的土地,而且无论是做工经商还是读书,都有不少的优惠。甚至黄染也在蛮人之中选拔一批人,补充到无当飞军之中,作为预备役使用。
优渥的待遇,还有平等的地位,使得不少蛮人愿意走出深山,接受归化。当然真正让他们不得接受归化的原因,还是归化令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起了作用。
当五个蛮人部落被突破之后,大部分的蛮人愿意接受归化,反正也没什么不好。
如木鹿大王朵思大王金环三结带来洞主和兀突骨几位蛮王,最终都在徐晃的兵锋下选择投降,放弃当他们的土皇帝。而且本来这些人有不少,都已经通过刘璋的军官考试,获得军官称号的,如今投效不过是接受整编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