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奇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四十章巨匠宋应星,明末命运之抉择,东方奇侠,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吴兆元显得颇为不解道:“圣上,我们是精简官员啊,我们一个县也就只有四个官员(知县,县丞、主薄、典吏啊),现在已经增加到五个了。(增加了议长)。
除此之外,过去六房主事一般为小吏,你现在也将他们提升为官员,如此过去六房(吏户礼刑兵工)改为八房(吏户民礼刑兵工商)、知县的两个师爷,如此增加了4个官员,这些都按照九品与不入流官员发放俸禄。
每个县还增加了3~5个税吏,这些官员比过去增加了10来个,按照从九品与不入流官吏薪水,每个人约莫在30元银币,外加1倍养廉银,每年增加了600元银币开支啊。
每一万人选举一个议员(每个县约有10~20个议员),再加上各乡乡长,每人每年约有20元银币正俸与20担粮食,如此每人每年要花掉30元银币,如此每个县也要多开支600多元银币。
再加上新增的议会衙役,各乡衙役,各里里正,每个县每年支出比起过去要多花两千元银币。
施行新政之后,虽然各县田赋、丁赋、商赋、矿赋都比过去增加很多,但你若现在还要增加官员,恐造成地方入不敷出啊。”
杨昭笑了笑,说道:“左丞相对地方税赋颇有了解,可喜可贺啊。
在大宋的时候这些县中曹正都作为官员啊,我这次不是拾前人牙慧而已,要论文官治理,大宋比起明朝强多了啊。”
吴兆元欲言又止,沉思良久劝诫道:圣上,各地增加了很多官员,但很多人本来没有干管事才能的,由于缺人,就从过去小吏变成主事了。
这种情况不但在地方有,在中央各个衙门也普遍存在,如果让这些不能胜任的长期充斥的话于国家,于民族不利啊。”
杨昭沉思良久,笑道:“哦,这就需要培养人才啊。
忠勇军能够多次大败鞑子,也让我感到专业人才与通用人才的重要性,就像我们那些狼筅手,藤牌手,火枪手、骑兵、炮兵这些属于专业人才,掌握这些知识,能够随机应变的是通用人才。
过去科举主要培养通用性人才,但对很多专业人才则没有培养,比如如何设计、制造兵器,设计、建设水利这些专业人才,过去完全通过大家拜师学艺,自学成才啊。”
吴兆元点了点头道:“圣上,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民间能工巧匠多的是,自古都是这样的,我们不能干预啊。”
杨昭笑了笑说道:“左丞相,我想建立一种培训机制,大量制造、培训这些人才。对民间那种拜师傅方式我不干预,我准备在各省建立大学,让大家从民间寻找这方面人才以培养我们各县的秀才?”
吴兆元摇摇头道:“圣上,你是不是想象先秦诸子那样,建立大学,就像墨家培养墨家子弟,法家培养法家子弟,兵家培养兵家子弟?
圣上,自从汉武帝开始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不是有点?”
杨昭呵呵笑道:“不会,左丞相你想想,学生需是中了秀才的,没有中秀才的只能陪读。大家想想,秀才有几个不是我们儒家子弟?
除此之外,在学校可以学习算学、自然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习专业课程,如法典,学习商业会计,兵器制造等工艺工程,学习水利等工业工程,学习交通造船,学习农业,学习钢铁冶炼采矿等等技术。
这些都是我们我们需要的人才啊。
大家想想,科举考试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当日我就没有考中举人,民间也有很多虽然没有考中举人但很有本事的秀才。
国家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我们不能让他们终老山林,我们要让他们出来为国家做一点贡献。”
范文光是举人出生,几次科举考试都没考中进士,听杨昭这么说连声称是。
经过御前会议商议,在各行省贡院内部建立图书馆,收集各类有关书籍,建立藏书制度。
各省贡院前院建成一个讲习所,逢一、逢五的由本省巡抚、布政使、御史、议长,大学教授对大家进行公开培训,城中达官贵人,贩夫走卒都可以参加。
在各行省建立1所大学,以培养各种专业人才。
每个行省大学需有四个专业,算学、自然学、法典由礼部统一编撰学习课本,其他学科由各行省提交培训课本之后由礼部统一确定。
学校教员由各行省礼司统一聘请,根据其学业水平授予教授、教习等五种职称,其俸禄则从正五品到从九品不等。
学员由本省秀才中优秀者中挑选产生,除了一定文化水平之外,各学校可以拟定与专业有关的人才选拔制度。
学员分正式学员与候补学员两种,每个专业正式学员不得超过10个,候补学员也不得超过5个。
每年招生,学制为三年,在学期间正式学员每人每月发放2两纹银,候补学员发放1两纹银生活补助。
毕业合格者授予举人出身,由本省吏司安排工作,优秀者参加全国选拔,最优的前三名授予授予进士及第,由吏部安排工作。
配合大学建设的同时,决定在今年开科取士,所有中进士的一律到翰林院培训半年,学习基本的自然学(化学、物理学)、算学、法典知识,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官职。
在敲定大学建设后,杨昭内心颇为兴奋,看众人拱手离开时看了看宋士慧,笑道:“宋兄,你是江西人吧,令尊现在可否安好?”
宋士慧感谢道:“皇帝,谢谢牵挂,家父虽然年过六旬,但身体还算健康。听到万岁爷平定湖广,建都武汉后就从老家来到武汉,现在正住在微臣家里面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