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两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六十九章 1、拥有下列4座城市之1:……,1255再铸鼎,修改两次,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276年,丙子,东海商社登陆第22年,东宋景炎三年,西宋靖安三年,元朝至元十三年。
3月22日,燕京。
三月桃月,谷雨已过,百花盛开,行在路上,随时都能闻到路边的花香……以及周边农田的粪肥臭味。
一短串列车在“前进”火车头的牵引下,沿着已经通车数月的燕滦铁路(燕京-滦州,由当初修建的临时铁路为基础扩建而成,本应直通榆关港口,但由于滦河大桥尚未完工,所以只通到了滦州)自东向西而来,即将抵达燕京新城站。
列车倒数第二节车厢中,郑绍明不顾外面的煤烟和粪臭味,打开了车窗,抚着春风,看向外面连绵的麦田,莫名其妙地感慨道:“这都到二环了吧?居然全是耕地,啧啧。”
车厢另一边,移民管理司的金盛司挥了挥手,徒劳地试图驱散涌入车厢的味道,最后还是放弃了。“嗯,不要紧,用不了多少年,周围的这些地就会变成城市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今年初以来,东海全体大会一方面继续在积极谋划下阶段的对元作战,另一方面也把“国家升级”作为一项头等大事,大抓特抓,甚至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筹备此事。
经过一系列的讨论与讨价还价,这个新计划已经有了雏形,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未来的行政区划。倒也没有过于标新立异,就是经典的三级架构,自下而上为县-郡-行省。
县是基础单位,一城管一地,很常规,没什么特别的;郡比宋元的州要大一些,一般管理十个左右的县;行省目前只设立了山东、河北、辽宁、蒙古、河淮(临时)、海外六个,以后再按需设置。
比较特殊的,是还有一个“京”的建制,面积与郡差不多,但级别等同于行省,类似于后世的直辖市。计划中,暂时只设两个京,一个是“东京”,由中央市、东海市和金口市这三个核心城市组成,众望所归名副其实,另一个就是“燕京”,也就是郑绍明等人现在来视察的地方了。
如果以人口、经济、工农业等来评判,当下的燕京比东京差得远,但如果以历史和政治地位来评判,前者则比后者远远超出。
如果将一副中国地形图摆在眼前,就会发现这大好河山几乎有大半全是山地,而山地之间勾勒出的平原就是人口繁衍的主舞台。西北山间的小块盆地是山西和关中,西南是四川,长江中游有湖广和江西……这些农耕区小而封闭,虽然自成一体,但也难在天下争夺中发出太大的声音。而往中东部放眼望去,就会发现以燕山为北界、太行山为西界、大别山和江南丘陵为南界,围出了一片呈三角形的巨大平原,齐齐整整连成一片,一旦势成便可横扫,这才是历史上华夏文明生存发展的主舞台!
这个三角形内几乎全部是平坦的平原,雨水不多不少,雨热同期,河流交纵,四季分明,农业发达,乃是世界上最好的农业区之一,能够供养大量的人口和灿烂的文明,也正是传统的华夏核心区域。
而在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又有三个相对封闭的区域:一是北部端点的燕地,二是西部的关中、洛阳,三是长江下游的江东地区。这三个区域,都有天险可以凭恃,同时又圈出了一片不小的平原区,可以供养基本盘,如果经营好了,退可固守割据自立,进可出山争霸天下。因此,它们也就成为了传统的“王霸之基”,区域之中的燕京、长安和建康三个核心城市也就成为了经久不息的定都地。
另一个特殊的位置是开封,差不多位于三个顶点连线的中央处。该城的地理形势本来称不上好,无险可守,且位于“四战之地”,四面八方的敌人都能来讨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利的地理形势也时刻鞭策统治者励精图治,只要自己的实力够强,那么就可以反过来从这个四战之地四面出击。唐末之后,五代轮替,最强大的几个中原政权就多半定都开封,最后赵匡胤代周而立,以中原为根基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至少在现在,开封的政治影响在世人心中是相当重的。
世上的强权,若想逐鹿天下,多半就要从这四城之一开始。反过来说,要想证明自己的实力称个帝什么的,也得至少占了这四座城之一才行。东海国虽然是个不按套路发展的异类,但想“国家升级”,还是得遵循这个道路才行。还好,他们现在不止有一个,已经将燕京和开封都纳入囊中,天下重镇取其半矣。
不久后,列车进入了燕京新城站。这火车站离真正的燕京新城其实还有两公里的距离,郑绍明、金盛司和随行的一干人等下了车,紧接着又转乘马车,往西北行去。
燕滦铁路到了燕京,又分成两道,一道向西北居庸关的方向修去,另一道向西南保定郡的方向修去。按计划,铁路将向南一直修到黄河北岸去,既是打通南北交通,将燕赵几处重镇连接起来,便利民间交流,又是便于太行山沿线的军事调动,随时应对元军的任何动作,掌握出击的主动权。过去一年多来,东海同盟军出动得不多,军费和兵力的相当一部分都用来修建铁路了。
这道道铁路的延伸,不仅彰显了国家强大的工业实力,也把国土牢牢地连接到了一起。华夏大地上,一种前所未有的统治网络正在沿着它们一点点地铺开,影响深远。
又过了一阵子,郑绍明等人抵达了燕京新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